第285章 钱!钱!钱!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56更新时间:25/05/29 23:03:42
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大臣们如同两军对垒,各执己见,争吵声几乎要掀翻了屋顶。唾沫横飞间,有人甚至撸起了袖子,一副要动手的架势。
高坐于龙椅之上的皇上,看着眼前这混乱的一幕,只觉得头疼欲裂。他召集众人前来,本是想集思广益,商讨应对之策,而不是看他们上演全武行。
最终,皇上不得不以乾纲独断的姿态,一锤定音:“朕曾亲眼目睹灵天师的惊世之能,诸位爱卿也都有所耳闻。她绝非泛泛之辈,更不可能无中生有。因此,朕深信灵天师的预言。”
户部尚书的脸色,此刻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从一开始,他就是坚定的反对派,此刻更是如坐针毡。
“陛下,”户部尚书语气沉重地说道,“下官并非对灵天师的本事有所质疑。只是,若那些预言当真应验,那么兴修水渠、大量囤积粮食和碳火等一系列工程,都需要耗费巨额的银两。”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近些年来,我大雍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税收确实有所增加。然而,要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恐怕也是捉襟见肘啊!若如此兴师动众,最终却未能预防灾害,那么这大笔的银子岂不就打了水漂?更何况,周围的小国一直对我大雍虎视眈眈,若在此期间他们突然发难,那么增加的军费又该从何而来?”
户部尚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语气恳切地说道:“皇上,并非臣不相信灵天师,而是对尚未确定的未来之事,就如此大动干戈地准备,恐怕会得不偿失啊!”
说白了,户部尚书的意思只有一个:要做这些准备可以,但国库空虚,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谁敢将国家的家底掏空,去进行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
那些原本就支持户部尚书的大臣们,见状也纷纷跪倒在地,恳请皇上三思而行。
就在这时,刚刚官复原职的一品丞相,王家外祖,缓缓站了出来。
他的内心,此刻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激动。
他突然想起了温妤对他说过的话:只要他能好好活着,继续为官,一心为民,就一定会遇到能做出流芳千世功绩的机会。
他太需要这份功绩了!只有拥有这份功绩,他才能在死后去阴间为官,才能告别无尽的轮回,与他的发妻永远厮守在一起。
他觉得,现在,就是他建立功绩的最佳时机!
他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步走到皇上面前,深深地鞠躬行礼:“皇上,老臣以为,我们应该听从灵天师的建议,相信她的预言,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他慷慨激昂地说道:“无论是在南方兴修能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水利工程,还是在北方大量囤积碳火,修建更多的窑厂,甚至是开发更多的矿脉,都不只是为了应对眼前的灾难,而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伟业,能够造福一代又一代的百姓。”
他继续说道:“往小了说,百姓们会因此心怀感激;往大了说,更有利于我大雍王朝的百年基业!”
王丞相的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皇上的眼中,露出了赞赏的光芒。果然,关键时刻,还得是老臣靠谱啊!
王丞相没有给其他大臣说话的机会,继续说道:“退一万步说,提前做好这些工程,除了财政支出困难外,几乎没有任何坏处。但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预言中的灾难真的降临,又该如何是好?”
他厉声质问道:“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受苦受难,无计可施吗?难道要在流民攻城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吗?到时候再后悔,还有什么用?到时候,今天这些反对的朝臣们,谁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整个朝堂,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人可以为今天的决定负责。
或者说,到时候,所有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
王丞相说完,神情肃穆地跪了下去,双手平放于胸前,对着皇上郑重承诺:“皇上,老臣愿意为所有预防天灾的工程负责!老臣一家,都愿意为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掷地有声地说道:“老臣一定会尽到督察的职责,管好从上到下的所有官员,尽量避免贪污腐败的事情发生,用最少的银钱,做好每一项工程。如若做不好,老臣全族上下,甘愿受罚!老臣全家,连棺材都已经准备好了,老臣不怕!”
“好!!”皇上爆发出一声怒吼般的赞赏。
他一锤定音:“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户部尚书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苦笑。他有一种预感,接下来,他可能会因为钱的事情,累死在这个岗位上。
然而,皇上接下来的话,却又让他看到了希望。
“朕身为皇上,更应以身作则!朕宣布,皇家所有正在修建的行宫、皇陵,全部停工!朕和后宫的开支减半!所节省下来的所有金银预算,全部用于各项工程的开支!”
皇上的声音,掷地有声,回荡在整个朝堂之上。
“同时,边疆几个重要的马市,从一年两度,开放成一月两度!恢复海上贸易,全力增加收入!所有收入,也全部用于各项工程!”
皇上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如若不够,朕会鼓励各个世家大族慷慨解囊,共同抵御本次危机!”
户部尚书在听到皇上说第一句话的时候,紧锁的眉头就慢慢舒展开来,嘴角也渐渐上扬,心情也开始由阴转晴。
要知道,皇室每年修建各种东西的开销,都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每个朝代最后的崩溃,都与皇室过度奢靡,占用了太多的社会公共资源脱不开干系。
现在,光是皇室节省下来的开支,都足够在南方的好几处地方,修建起能够抵抗百年洪水的坚固堤坝了。
更何况,还有后面的两项决定,更是让户部尚书喜出望外。
这样一来,钱的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