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重生后的清晨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92更新时间:25/05/29 23:03:44
凝云猛然从噩梦中惊醒,整个人像是从水中捞出来的一样,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她抬手一摸额头,又冷又湿,枕头和被褥都湿得贴在身上,令人浑身不适。

略加清理后,她换上了干净的衣裳,却觉得再也无心入眠。

晨曦微露,凝云下意识接过傅荣手中舀豆子的木勺,低声说了句:“我来吧。”语气虽轻,却透着不容拒绝的坚定。石磨在她的推动下发出沉闷的吱呀声,旋转间磨碎一颗颗饱满的豆子,就像凝云胸中翻滚的复杂心绪被一点点碾压。

灯火在她清澈明亮的瞳中微微跳动,那双眼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定有神,与以前的呆滞目光已然判若两人。还是一模一样的面容,但却透出了截然不同的风采。

傅荣抬头,望着眼前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女儿,心中五味杂陈:“我家云云真是大变样了啊!不仅清醒了,还知道帮爹干活了。”他感慨着,语气里满是欣慰与不可置信。

无论是以前的学堂夫子,还是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谁都对凝云这个生得好看却不够聪明的女孩儿多加顾虑。更别提傅家人,为了防止她落入有心人的算计,更是日夜操心。可眼下,凝云醒过来了,不仅神智清明,还懂得分担家务,这是何等的喜事!

“你等下还要上学呢,快去补一会儿觉吧。”傅荣停下手里的活,关切地叮嘱道。

凝云却摇了摇头,眼中掠过一抹复杂:“我不敢睡了。”

她怎么可能敢睡?那些一再纠缠的梦境,真切得仿佛一幕幕发生过一般,让她的内心阴霾难散。一次梦也就算了,可接连两次呢?是她心里阴暗,还是命运作弄?

赶紧将豆子磨完吧,凝云暗想着。这磨刀似的日子,世间三苦她全都领教过,但撑船是淬力,打铁是淬筋,而磨豆腐,却似淬心。

在父女俩的默契合作下,一桶豆子不消半个时辰就被磨得干干净净。浓醇的豆汁被过滤、煮沸,再点卤凝固,最后压制成型,每一步都精准有序。做完这些,东方天色已然微亮。

早饭是刚出锅的嫩豆花,配上热气腾腾的葱花饼,味道浓香扑鼻。一家人吃得畅快满足,而后便各自忙碌起来。傅荣去卖豆腐,凝云则收拾好后赶往崇学院。

崇学院校门外,清晨最是热闹非凡。各家马车挤得水泄不通,隐隐有一种不成文的规矩——谁家门第高贵,谁就能优先入内。傅家这种普通门第,自然没资格去挤高位。见状,凝云干脆利落地下了马车,对车夫和贴身丫鬟小葱交代道:“先回去吧,我一个人步行就行。”

脚步轻快的她刚走了一段路,身后忽然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唤:“傅姑娘!”

凝云的脚步一顿,困倦的神色立刻散去。但随即,她的心中升起隐隐的不安。有林清桥的地方,大概率会有谢玉。而谢玉——让她又怕见又惹不起的人——正是梦中的那个疯癫之影。

她下意识不想与谢玉碰面,反而越走越快。宽袖红衣随风翻飞,头上的红色发带也扬起一道道弧线,心急如焚的凝云,直接摆出了生人勿近的架势。

她的逃避虽快,但身后林清桥的声音依旧清晰传来:“奇怪,她没听见吗?还是说,我得罪她了?”

凝云暗暗在心中道了声抱歉,却没有停下脚步。

“傅姑娘今日这是怎么回事?”林清桥心中莫名有些失落,自言自语道,“难不成是我太热情,吓退了人吗?寄文,你怎么看?”

谢玉侧头,答案简单直接:“不知。”

“你这人,果然一点都不开窍。”林清桥懒懒摇了摇头,刚刚打趣的语气中,透着几分无奈。然而,他眼角的余光捕捉到另一侧马车里缓缓走出一位女子,瞬间眸色微敛,扇子一收,转向那人。

“顾姑娘。”他上前几步,微微颔首。

那女子正是顾芷露,顾家嫡女。她施施然走近,优雅起身对谢玉问候:“世子,近来看您气色不太好,是不是最近身体不适?凡尘琐事虽扰,世子还是当心身体为要。”

这番话听起来十分体贴,但落在林清桥耳中却不是那么回事。他挑眉一笑,略带讥讽道:“顾姑娘,这话听着怎么像是祝寄文活不过今日呢?你若改口,提醒他该及时行乐,倒也符合逻辑。”

顾芷露脸色微僵,连忙解释自己的绝无恶意。

然而林清桥却一笑置之:“顾姑娘不必紧张,我这人就是随性惯了。倒是没必要因我的言语多思多虑。”说着扭头对谢玉道:“寄文,你倒是说说看,她是不是还是更适合与那些学院里的文弱书生探讨琴棋书画?”

谢玉微微一顿,却未多言。顾芷露见场面一时有些尴尬,含羞行礼告退,转身上车离去。

两人没有再看马车一眼,转而坚定向崇学院方向行去。

走到一侧偏路时,林清桥斜睨着谢玉,随口问起:“你最近气色不佳,该不会是又回去读佛经吧?”

谢玉却低声回道:“无事。”

林清桥挑起一侧眉梢:“不会吧?你竟也有思凡之念?”

谢玉沉默了片刻,低声道:“做了个梦罢了。”

“哦?什么梦!”林清桥闻言顿时精神大振,一脸八卦地凑了过去,满眼期待。

谢玉却淡淡吐出四个字:“一个奇怪的人。”

林清桥瞬间泄了气,连声道:“没劲。”他背手向前几步,却没有注意到谢玉眼中暗涌的波澜——那片平静如镜的湖面下,似有困兽躁动,悄然酝酿出惊天的风暴……

……

因为凝云昨日出风头过猛,这一天的课堂上,她成了被“睁眼无视”的对象。花艺夫子似乎有意避开她,点名与提问都刻意绕过。凝云不禁苦笑,原来,不光是同行会相互探讨经验,夫子们也一样会从人情冷暖中获取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