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风中撕书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548更新时间:25/05/29 23:03:44
崇学院的历史厚重而悠远。自太宁帝开国元年亲笔赐书,学院便以“昭行天下,以德服人”作为立院之训。世人谈及崇学院,毫不吝啬对“昭德”二字的推崇,高声颂扬。然而,一句平凡至极的话语,却把隐藏在这光鲜表面下的矛盾暴露得淋漓尽致。
“人生来有贵贱之分,可是,置身学堂,理应人人平等。”这是凝云初入德院时抱有的憧憬。而随后,她在学院所感受到的,却只有令人窒息的“傲慢与偏见”。
那声音里夹杂着咽呜与低泣,伴随有人蹲下身子,号啕大哭。戚堂攥紧拳头,指节泛白,脸色早已憋得通红。“傲慢与偏见。”正是这四个字,直刺命门,将学院的阶层尊卑一针见血地揭开。实际上,凝云的一句话已触及所有人隐忍已久的痛楚。
在一片抽泣与骚动中,凝云猛然夺过劝退书,狠狠撕碎。那纸片如雨般洒落,她抬手将其抛向空中,冷冷开口:“若是这学院里竟容不下学子安心求知,只一味的权谋算计,那还求什么学?这书不上了!”
院风骤起,纸片飞散四方。其间,红衣少女长发飞扬,脚步决绝如石,背影孤傲而坚定。
随着凝云逐渐远去,还有人呜呜咽咽地哭诉:“傅姑娘说得太好了!”
更有人激动地感慨:“她不仅让我们吃了饱饭,还抚慰了我们这颗寒冷的心。从今往后,谁还敢诋毁她?我跟谁理论到底!”
才华与胆识让凝云在众人心中树立了不可撼动的威信。一声声议论随风传来,带着对她的钦羡与哀惋,飘入耳中。凝云对此却毫不在意,越走越远。待她跨出学院大门的刹那,心中竟涌起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这清爽的心情,与傅荣沉重的神色截然相反。他一路低声自语,眼眶始终微红:“不上了,这学咱们不上了!都怪我没本事,没用……”那一刻,他多么想带着老小回到遥远的陲城,躲开所有的嘲讽与挤兑。可惜,再怎么逃,都摆脱不了那份屈辱。
母女俩回到伯府时,远远便能看到秦氏站在门外,手挡着额头向巷口眺望。她圆润的脸上满是焦急,嘴里不知道念叨着什么。见到傅荣红肿的眼眶,她当即冲了上前。
“这又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秦氏瞪圆了眼睛,声如洪钟。
傅荣不吭声,只别过头吸一口鼻子。秦氏却一眼认出了丈夫心中的委屈。她素来将傅荣视为如山般稳固的丈夫,如今却在自己面前这般憋屈,她顿时爆发:“敢欺负你们,敢欺负我闺女,我跟他们拼命去!”
凝云连忙拉住激动的母亲,不停安抚:“娘,没事呢!我们真没事。”
傅荣揉了揉凝云的肩膀,低声安慰:“是大好了!咱闺女厉害得很,一出手,那些人都乖了!”
等秦氏听完全程,不禁喜笑颜开地拍了拍凝云,道:“还是我家姑娘有能耐!待咱回了陲城,得好好烧一炉香油钱,感谢老天爷!”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让傅荣的眼眶再次湿润。并非因为哀伤,而是想到凝云一声“娘没事”的坚韧,让他有了些许安慰。
为了宽傅荣的心,秦氏扎围裙,烧了一桌子好菜。满满一桌子美味摆在眼前,犹如过年般热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取代了所有的窘迫与不堪,仿佛不快从未发生。没人再提学院,气氛因此显得更加温馨。
然而夜幕降临,沉寂换来另一股隐约的焦灼。傅荣独自站在宫门外守候,希望能等到转机。秦氏则留在屋里,气愤地扎小人,恨不得将那些天之骄子全扎个千疮百孔。
宫门一夜未传任何消息。清晨薄雾尚未散尽,傅荣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门,却被门口的一片白影吓得顿住脚步——那是德院的女学子,竟还穿着学院的院服。
傅荣定睛一看,为首者竟是顾芷露,端庄而冷静。她轻轻开口:“伯爷,我们是来请傅姑娘回学院的。”话音不带波澜,却显得莫名刺耳。
傅荣脸色泛青。对这些姑娘,他无法大声斥责;但作为一位父亲,他也无法和这些难为女儿的贵族闺秀心平气和。没有任何回应,他直接转身进屋,关上了门。
听到动静,秦氏早已爆发怒火。她抄起门边的大扫帚冲到院外,怒气冲天:“欺负我姑娘还敢堵上门?你们就欺人欺到我头上了!就算搁在陲城,也没人这么欺负人的!狼心狗肺,不配读书!”
天已大亮,人群逐渐聚集。五味巷向来安静,今日却人数流动如市集,街上挤满围观的男女老少。
“你看!她们是德院的学生,这一群女孩还真是气度不凡。”
“你们瞧那个领头的顾家姑娘,旁边还有梁国公府的貌美女子,一个个真是灵秀非凡!”
“傅家的姑娘不是也在德院读书吗?看这阵仗,她们堵门的是怎么回事?”
秦氏一扫眼便锁定了站在最前的顾芷露。虽不知具体身份,她却莫名感到格外厌恶。恼怒之下,抡起扫帚朝着对方狠狠甩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