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宫闱风云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675更新时间:25/05/29 23:03:44
大殿内,金光流动,尽显繁华与奢侈。然而这一对衣衫旧染母女的到来,如雨滴落入沁亮的琥珀,显得格外突兀。傅家的秦氏与凝云母女明显没有刻意整理自己,衣上的泥屑甚至还未掸净,仍能让人依稀看出她们之前遭受的狼狈情境。与此时富丽堂皇的大殿内众人的光鲜衣装形成了鲜明对比。
宫中气氛略显紧张,宋二夫人一脸端庄地站立,眼中的微光却频闪不停。她已然胸有成竹,傅家这般旁门末节的妇人,今日定要在这一殿中讨不到半分好处。“太后娘娘!”她沉声开口,略带哀戚,“臣妇千百不敢想,堂堂伯夫人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毫无顾忌地殴打我侄女一位手无寸铁的年轻姑娘!可怜华浓只是好心去劝傅姑娘重返学院,却遭此横祸!如今不仅满身伤痕,恐怕身心都难以痊愈!”
她顿了顿,又掀起衣袖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继续说道:“臣妇只是想上门问个究竟,讨个公道。谁料她不仅拒绝承认,还在地上撒泼打滚,毫无礼节。臣妇此刻实在无地自容,只能仰仗太后娘娘的明察秋毫。”
于是,傅家的秦氏母女竟真的站在大庭广众之下,成了一场毫不公平的谴责对象。宋二夫人察觉到刘太后目光扫过那一身满含尘土的狼狈模样,信心愈发足了。
秦氏本该畏惧,但奇异的是,她却显得异常冷静。似乎在跨入宫门的瞬间,她心底那种俱惧被未知的力量消融,换来的,是一个赴死者的冷然坦然。
她低头行礼,用一种似倔强又无可奈何的声音道:“太后娘娘,臣妇自知此事是臣妇冲动,但也有母亲护女的不得已!臣妇的女儿明明琴艺精湛,那宋家姑娘却满口污蔑,四下言语挑拨,联合旁人处处针对臣妇的女儿。可怜臣妇的女儿承受不住逼迫,被迫退学,还日日家门遭砸。若非忍无可忍,臣妇也不会动手!臣妇认罪,但祸根实非臣妇单方面可定!”
刘太后眉头微蹙,她静静审视着跪伏的秦氏,目光深如海浪。
宋二夫人听罢拭泪悲叹,毫不落后地抢声说道:“太后娘娘明鉴!傅夫人的话全然无中生有,我侄女宋华浓自小教养严谨,是以品德为尚的好姑娘,怎会做出那般无礼之事?臣妇不敢造次,但却难平侄女遭此毒手的无辜,唯求太后娘娘还我宋家清白!”
眼看母亲们之间的唇枪舌剑愈演愈烈,刘太后却未再插言,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凝云。此刻,众人目光随之凝聚,那年轻女子身披红衣,素净如斯,眉宇间透着平淡的冷静,她像一株高山雪梅,迎着寒风站定。
“你来说吧,当事之人你最清楚真相。”刘太后声音淡如清水,却充满了压倒一切的威严。
凝云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起身行礼,从容不迫地开始诉说。她的话语流畅,言辞中丝毫没有多余的控诉或糊涂的情绪,她不仅理清了整个事件的脉络,更摆出了一个温文尔雅但理智果决的姿态。这一表现,让宋二夫人的脸色渐渐僵硬,也让刘太后的神情变得更为专注。
刘太后听后,微微颔首,甚至嘴角缓缓牵起一抹几不可见的满意笑意。“你看得通透,”她开口道,“说得也极有道理。许多小姑娘都不如你,些许风霜便激起无尽怨怼,殊不知大事要重小事要轻,闹闹腾腾抡拳舞脚,竟然不懂何为大局。”
她话锋一转,对宋二夫人严厉道:“些许拌嘴争执,竟也想把宫门当法堂去争个你是我非,把日子闹得不可开交吗?梁国公府的教养,难道就是如此?”
话音一落,宋二夫人连磕头请罪,面色苍白如纸。此刻她心中不仅淌过恐惧,还喃喃埋怨起自己侄女与夫家的不知轻重,竟让她此刻成了场上的孤狼。
而秦氏则是一脸简直不敢相信的茫然,她怎么也没料到,讨伐的气势在凝云简单几句却言之有据的陈述中,竟轻而易举地扭转局面。更没有料到,刘太后转向她时,目光竟似带着温和的笑意。这份柔和,是前所未见的。
她尚在震惊中,便听到刘太后的轻唤:“多宝,是你吗?”
她猛然抬头,那熟悉的小名从太后的唇间溢出,仿佛她多年孤寂的回忆被瞬间唤醒。“您、您说什么?”她声音终于有了颤抖,“您叫臣妇多宝?”
刘太后已从高高的座椅站起,朝她走来,步伐平稳却充满深情。她将秦氏仔细打量,从圆胖的脸庞到满是泥尘的衣衫,越看眼眶越湿润,噙着欣喜笑容道:“多宝啊,是你!真没想到还能见到你!”
此刻,秦氏如遭雷击,她哪里还能站得稳。这一声称呼,竟唤醒了她年少时的记忆,而那个记忆中的“芳姨”。她吁声惊叹:“太后娘娘,您是芳姨?”
“岂可冒犯!”太后身边的老太监严厉说到。然而刘太后却摆摆手,亲自扶起她道:“不妨事!这是我的多宝,老朋友了。”她盯着秦氏,满脸追忆,好似她并非皇宫中万人敬仰的权力核心,而只是个忆旧的寻常妇人。
凝云在一旁,也目瞪口呆。书本里从未提及这样的隐秘往事,而这些片段,竟让母女二人的命运悄然发生某种巨大的转折。谁能想到,当年宫中种种权势倾轧下,刘太后竟走入她们家门,而她身畔之人,则是如今高高在上的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