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巷陌风波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736更新时间:25/05/29 23:03:44
小门小户消息闭塞,远远比不上那些世家大族通晓宫廷动向。对于崇学院与宫内纷争,这些普通人只知皮毛,却已闲言纵横,火热谈论起来。凝云母女昨日入宫一事更是成了街头巷尾的好事之徒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人不嫌事大,竟厚着脸皮凑到凝云面前,诧异问道:“傅姑娘,你们昨日进宫,是不是被训斥了?”
凝云神色温和,似未察觉那些藏不住的兴奋与窥探,答道:“没有。”
显然这样的回答难以让人信服,众人追问不止,非要从她口中掏出个确切答案。然而,凝云只是淡淡一扫,语气依旧平静:“没有。”无意透露更多,其他的一字未提。
秦氏与太后昔日的交情凝云自然不会声张。虽已事过境迁,天下再无需要避讳之处,这等隐秘却也不宜四处张扬。况且太后对她们的赏赐,几无半分宫中恩宠的迹象——没有隆重昭告的绫罗绣品,更无满盘八宝点心,也未见圣旨宣恩。
这份低调本身已是态度:太后娘娘不欲让这段关系引起旁人非议,同时也在顾忌梁国公府的颜面——梁府的小姐被批评责罚,动手的反倒得了赏赐,这般传出去,但凡有点风骨者都会觉得不堪。
街巷里的议论声半信半疑,有人被傅家一时安然无恙的近况说服,但也有人不解梁国公府为何未动作,凭什么旧怨还能忍气吞声。
殊不知梁国公府昨夜内府彻底乱成了一团。宋夫人声称身体不适,避不见人,梁国公则心生犹疑,左右难决。至于宋华浓,已是哭闹癫狂,言谈举止堪比疯癫。世家风光外表之下,纷争藏于深处,旁人未必窥得端倪。而市井里的人,更愿意抓住小人物身边的轶事发酵。
“傅姑娘,咱听说你被崇学院赶出来了。”有人满脸好奇,探问出声。
凝云眯了眯眼,目光冷静直视对方,声音虽温柔却勾起隐隐寒意:“那些德院姑娘昨日来请我回去继续上学,你说我像是被赶出来的吗?”
这话说得针针见血,周围立刻响起几声倒吸凉气的声音,又惊又叹。低声议论随即在耳畔漫开:“这傅家姑娘好嚣张的口气。”然而,也有暗暗点头者,看那站姿端然、言辞自然的凝云,心底隐隐生出几分折服。
一旁胡三咧嘴一笑,追问道:“那你为何不回去?”
“因为我不想给她们脸面。”凝云答话果断,抬眸一扫人群,神情平静中透着毋庸置疑的威势。
有人窃窃私语,隐然觉得这话未必虚言。傅凝云本是姿容出众,更难得举手投足间自有几分从容,这份气度岂是普通人所能模仿?
她目光转向胡三,继续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世人以讹传讹,流言横行,那些未经验证的言语你却信以为真,你可知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胡三愣了愣,反问道:“是什么?”
凝云语调清晰:“是造谣。”
胡志安心中骤然一紧,生怕得罪了人,他急忙道起歉来。而凝云并未停下,只是语气微转:“读书便是为此,能够让人知晓事理,筛选善者而行,摒弃不善而改。也能够辨识是非,令心如明镜清透,不因浮言而随波逐流。”
胡三被她一番教训听得云里雾里,却只觉眼前的傅凝云非比寻常,连胡志安也是一脸敬佩。倒是傅小鱼懵懵懂懂地抬起头,不懂他姐姐在讲什么却要装作明白的模样。
凝云低头与他解释:“过些日子你也要去学堂上学,懂得自然会比胡三多。”话音未落,傅小鱼登时垮下脸。凝云笑着轻声补充:“所以你们都还年轻,不读书无妨,但年纪渐长还如此,当街吵闹便是痞子无赖,无人愿与为伍。但君子之道不同,可于学问中一较高下,彼此以理为据争辩交锋,这才是真正的学问之争。”
她话语音韵清朗,几乎带着鼓动一般,使傅小鱼振臂高呼:“我想好了!我要上学!”
胡三被他的气势感染,居然硬着头皮跟着喊道:“我也要上学!”
胡志安脸上一喜,心中感激凝云教诲有方解了难题。望着眼前娇俏容颜,却是越发不敢直视。他小心翼翼掩饰自己的局促,凝云则无所谓,唤过傅小鱼耐心给他擦拭脏乱的脸庞。
在这巷陌之间红衣墨发的少女牵着弟弟的手走远了,身后留下一群低声赞叹的目光:“傅家姑娘,这番话讲得像夫子啊!”
“是啊,这等学养,难怪崇学院的那些人会登门如约。”
“傅家,看着不简单哪。”
等傅家姐弟身影完全消失,那胡家兄弟也低头往回走。石板路留下些许湿润痕迹,巷子弥漫着市井的烟火气,仿若旧日画卷上斑驳光影。行人穿梭其间,有人成了画中景,只是无人能料那抹红衣身影会惊艳多少人的梦。
就在此时,傅小鱼又拉住凝云,声音带着几分兴奋:“姐你快看!那个男人长得比戚二公子还好看!”
傅凝云下意识转头,却恨不得自己当真瞎了。她原本不欲对迎面招摇的花孔雀——林清桥多提,却又看到谢玉正缓缓转身,背影潇洒如画。
傅小鱼喃喃低语:“姐,他真的是人吗?我第一次见到男人可以长得这么好看!”显然他已完全被谢玉的容貌吸引。尽管年纪尚幼,但此时的惊叹丝毫不显造作。
凝云被自家小孩那老成的口气气得笑骂一句:“少装蒜!”今日既已走到这步,再躲也无济于事。她干脆一反常态,罐子破摔般理了理心绪,大大方方地抬起头——好好欣赏眼前这副绝色美景,可赏总无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