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惊鸿一瞥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448更新时间:25/05/29 23:03:44
凝云刚坐下吃饭,周围便响起断断续续的窃笑声。虽说大郦风气开放,可女子终究以端庄娴雅为美,即便普通人家的姑娘,也少有像她这般随性豪放的。一顿饭吃多碗?简直像个异类。几道偷偷打量的目光与耳语从近处飘来,带着探讨与嘲弄的意味。
一旁,有好事者还不肯罢休,执意追问:“傅姑娘,可否告知我们此曲是何人所作?”
凝云的眉头微微蹙起,清秀的小脸染上一层冷意。此时风起云涌,空气中弥漫着大雨将至的压迫感。一袭红衣随风抖动,衬得她整个人愈发神秘动人,那飞扬的发带在昏沉天色中犹如一道艳丽霞光。她拢紧手袖,试图往人群外走。然而,许多人显然不愿轻易放她离开。
眼看围堵不休,有人甚至心生猜疑——凝云没回答,莫非是她别有心机,私下想据此曲为己有?又有人步步紧逼:“傅姑娘,此曲的作者究竟是谁?”
凝云终于开口,声音清冷:“是我师父,寺中之人。师父早已仙去,诸位,请问够了吗?”
此话一出,人群稍稍安静。然而短暂的停顿中,又有某些人不甘,提出更无理的要求:“既然如此,何不再为我们弹奏一曲其他的作品?”
这样的建议立刻引发声浪,众人纷纷附和。他们看似好奇凝云的才情,但这行为却充满轻佻与低俗。堂堂贵女,当街弹琴?无论她是否答应,这场闹剧都会让她陷入风言风语的泥沼。
正进退两难之际,一道朗润而悠长的男声从远处传来——“各位若想品曲,左拐两条巷子里的花街自有琴瑟之声,为何偏要为难良家姑娘?”
短短几句话,轻描淡写却字字锋利。那些油滑之人听到“花街”二字,无不面色一僵,原先跃跃欲试的态度顿时变得拘谨。有几人甚至慌忙低下头,退让开来。
凝云未回头,却也听得清清楚楚。围观的人群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来者的步伐轻缓,却仿佛每一步都踩在她心上,压得凝云无处躲藏。
忽然间,人群像潮水般散开。那些刚刚还在凝云面前刁难的人,转眼竟像被捉到现行的犯人般噤若寒蝉。原来,出言替凝云解围的人竟是穆国公府的世子——谢玉。
穆国公府无疑是雍京的顶级权贵,而谢玉更是以无双才学享誉天下,被誉为“崇学院之光”。那张雪白如玉的面庞配上清隽的气度,使得许多人不自觉地生出敬畏之心。他一身皎洁长袍缓缓走来,仿佛连脚下的尘土都蒙了几分贵气。
谢玉气度从容,对每位向他行礼的人都一一回礼。然而,哪怕他礼贤下士温润如玉,围观者们依旧没胆量招惹他。他的目光扫过人群,镜湖般平静,却足以让自诩风流的文士读书人羞愧难当。
短短片刻,人群悉数散去。喧闹的街道顿时清冷,书画轩门前,只剩凝云与谢玉。
凝云抬眸望去,只觉眼前男子白衣墨发,无懈可击的容颜宛如能入画入梦。记忆与现实忽然交织,她脑海中飞驰而过一句莫名的话:“半是疯魔半是佛。”这句破碎的念头,她无法捉摸,却令人愈发恍惚。
天色阴沉,光线昏暗。凝云低垂的眉眼间,分不清眼前人是真实还是幻梦。她深吸一口气,勉强平复复杂的心绪,轻声道:“多谢世子出面解围。”
谢玉笑意浅浅,话音温和:“举手之劳,不足挂齿。雨要下了,姑娘快些回去,伯爷和伯夫人应当在家等着。”话音落下,他递过一把纸伞,白底红梅,伞柄细腻如玉。
凝云怔怔地接过伞,那修长的手指几乎投下一道深影。刚才街道上的污浊之气仿佛随着伞柄的触碰瞬间烟消云散。可她的内心却依旧无法平静,似有某种无形的意志拉扯着她的梦境。
梦里出现的疯魔赤眉、残酷杀戮,她哪怕清醒也无法否认其真实感。凝云暗暗凛然,她终于意识到这是一场无法挣脱的宿命纠葛——无论一个死,两个死,抑或同归于尽,那人仍会出现在她梦中。
孽缘缠绕,仿佛生死都无法磨灭。
街道沉寂,四目交汇。谢玉虽是一身光华璀璨,却莫名让人联想起梦中那疯狂赤眉的黑衣男子。两者之间,凝云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幻境。她唇微启,却只吐出几句细若游丝的话。
“何苦试探?”她问。
谢玉神色如画,无波无澜:“不必。”
凝云垂眸,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她的指尖轻轻颤抖,尽管杀戮与被杀的梦境无痛,可那种冷冽与恐惧却蚀骨而深。她默默地将伞撑开,与谢玉擦肩而过,消失在即将落雨的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