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重生中的劣局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68更新时间:25/05/29 23:03:44
“顾姑娘可真是难得的好人啊,”傅凝云故作感慨,声音带着不明意味的柔和,“何事都愿亲力亲为,为旁人操心操肠,难免让人敬佩。只不过我倒有些心疼你了。人世真苦,轮回莫测。佛家常说因果报应,或许你上辈子做了些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这辈子才得如此劳心费力,还真是叫人惋惜。”她说到最后,竟发出一声颇具真情实感的叹息。
这番话说得云淡风轻,却字字带刺。傅凝云的目光从始至终都钉在顾芷露身上,毫不闪躲,自然将对方在听到“前世”二字时微妙变化的神情尽收眼底。分明是话语中的某些隐秘刺中了她心底最敏感的地方,让她瞳孔微微紧缩。
果然如此。傅凝云在脑海里冷冷一笑。原来她另有所藏,这下可就有趣了。
---
顾芷露有一个深埋心底、绝不容透露的秘密——她是一个重生者。
前一世,她苦苦爱恋谢玉,不惜一切,只想着嫁入穆国公府,成为国公夫人。然而,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谢玉因心疾早早离世,还没等她踏入穆府,她便成了一个未亡人的局外人,留下的唯有对男子的痴心和心碎的念想。
至于戚堂,前世的她根本未曾正眼看过他。尽管他被称为“昭院三杰”之一,才华横溢,但终究只是个侯府的庶子,没资格走进她的眼中。若不是戚堂对她情根深种,百般掏心,最后展露锋芒,她又怎会勉强答应那场婚事?婚后,他将她视若珍宝、事事迁就,她一直以为,哪怕心中不可自拔地牵挂着谢玉,他也能甘之如饴地容纳她的一切。
雍京里的闺阁千金们欣羡她慧眼识人,讨得戚堂的真心。可她终究看错了戚堂,看错了这段情。
直到一次偶然,她在丈夫的暗格中发现了一块桂花糕——年深日久的糕点早已干硬发黑,散发古怪气味,却被戚堂细细封存,犹如珍宝。那一刻,她才猛然惊觉,原来戚堂心底埋藏着的深情并非为她,而是为别人。
前世的婚姻早已触目惊心,这一世,她绝不会再步入曾经历的牢笼。
彼时,傅凝云正是她眼中不堪入目的角色。前世此女痴缠戚堂辗转反侧,却始终被她嗤之以鼻,不曾放在心上。而今重来一回,她才意识到傅凝云竟是个如此难缠之人。
“我好心提醒傅姑娘,与梁国公府能消灾解怨化干戈为玉帛,不料傅姑娘竟误解我的意思,还大放厥词谈什么前世今生。”顾芷露冷眉一挑,语气锋利,“不过话虽如此,我顾某自认问心无愧。至于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我说什么了?我不过是赞顾姑娘人好心善罢了。”傅凝云展露一脸无辜的茫然,语气轻柔,暗藏机锋,“顾姑娘为何要觉得我心存恶意?”
“时日久了,自会见人真心。”顾芷露嗓音微凉。
“可能是我太迟钝了吧,顾姑娘的言辞这般深奥,倒是越发让人无法理解了。不过,我可没觉得自己有错。”
这番对峙暗藏杀机。傅凝云不过是一个在书中注定早亡、不起波澜的小人物,却不知为何顾芷露始终对她针锋相对。傅凝云低头细想,莫不是因为戚堂?若是因戚堂,两人争执倒情理之中。但让她费解的是,自己一个小配角何至于受到如此针对,让顾芷露不惜对她冷嘲热讽?
此时,戚堂正隐匿在人群之中,目光胶着于红衣女孩的身影。旁边有同窗对她交口称赞,也有小声感激。而人群中的议论声如浪潮般涌来,有人唤她名字,有人提起谢世子。有的仰慕,有的猜测,但无人能定是非。
戚堂不知为何竟感到一股酸涩漫上心头。那原本全心全意爱慕着他的人,眼下似乎已经彻底消失了。
隔着喧闹的人群,傅凝云的视线已经捕捉到他。那出色的长相与自具忧郁的气质,在拥挤嘈杂间仍鹤立鸡群,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并不否认,哪怕以旁观者的视角来看,戚堂也的确是世间少有的俊朗公子。
“你们瞧她那个姿态,怕是还想着戚二公子。她无非是个乡下人,竟敢朝三暮四!”某些低声议论传入傅凝云耳中,里头满是刻薄与嘲笑,“一边欲拒还迎勾戚二公子,一边又攀附谢世子,真够厚脸皮的。”
“无知之辈最无顾忌,她大概以为所有世家公子都只看中那点浮于表面的东西——不过是胸前有些些料,脑子里的却尽是草。”
傅凝云低头,目光复杂。她无法否认自己的确“有料”,却并不甘心成为某些人的笑柄。
顾芷露立于一侧,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冷笑连连。今生的她,不愿重蹈覆辙,更不屑多管闲事。反正有情人终成眷属,她乐得促成他们的美满姻缘,且看没有了她的帮助,戚堂是否还能继任侯府恩宠。
“傅姑娘记得回头探望宋姑娘啊。若是不熟梁国公府的路,就劳烦戚二公子指点一二。”顾芷露故作关切,却环环相扣,藏着无尽讥讽。
“我倒是忘了,侯府的路傅姑娘熟悉得很,想来也不至于迷路。”这话刚出口,周围便有些好事者忍不住窃笑。其中的恶意即使不明言,也昭然若揭。
然而,他们可不要忘了,凝云已非籍籍无名的小角色。她如今顶着曾相国弟子的名号,上面还有两位世道尊师护着她。
柳夫子与赵熹还未发声,屋内的气氛夏寒冬凉。然而柳夫子仅皱眉轻责,便瞬间震住众人:
“你们这些学院的学子,还不懂尊师重道这一学问吗?”
听此一句,围观者皆惧,低头不敢回应。
柳夫子虽退朝为靖人,却仍承皇恩太傅之职。他话不多,气势却如山压心,使众人顷刻安静。他进一步解释:“凝云乃赵山长之师妹,论辈分你们皆当尊她一声‘小师姑’。”
“小师姑!”那无异于晴天霹雳,而众人仍回不过神。
屋中林清桥最先开口,随即有人跟随附和,“小师姑,长醉在此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