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世事如棋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43更新时间:25/05/29 23:03:44
“夫人,世子爷可是小主子留在您身边尽孝的象征。他越是才华横溢,越能昭示出小主子的孝心。这既是小主子的福报,更是您的福气啊。”

“你说得没错,这确是我的福气。”穆国公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眼中带着一丝深沉的感慨,“若非有他,我这些年可怎么熬得下来。”

回忆涌上心头,她的长生自小便患有先天心疾,太医断言活不了多久,更形容他是“早夭之相”。可她偏不信命,带着儿子隐居在寺庙里,将所有希望托付给佛祖,祈求他能活下去。

然而,再多的祷告终究未能换来奇迹。长生还是在她的眼前撒手人寰。那一刻,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形如疯狂。她点亮上千盏长明灯,供奉无数祭品,试图向苍天挽回些什么。

那一夜,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冰白。她独坐佛前时,忽见远处一个小小的身影缓缓向她走近。那剪影之中,竟与她已故的长生有几分相似。她激动至极,几乎不辨天地,冲出去将那孩子一把抱住。

可那并不是她的长生,只是一个与之年龄相仿的孩子。眉眼之间,似有几分熟悉的影子。她执着地认定,这是长生托付给她的孩子,是他在另一个世界为她挑选的另一个“儿子”!

“世子爷是极好的,夫人,您该宽心些。”贴身侍女石娘见夫人神色微黯,语气中带着劝慰。

穆国公夫人用丝帕微微按了按潸然的眼角,努力掩下情绪,“我知道他是好的,整个雍京城,恐怕也找不出比他更出色的孩子了。谁都说我福气好,有这样一个世子。”她的语调轻缓下来,转而又带上了几分愁绪,“我只是怕他为了别人忧思太多,慧智太甚反而伤心伤神,终归让人不放心啊。”

叹息声渐渐消散,穆国公世子谢玉此时已经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烛火跃动间,青铜灯台上的烛光映亮了整间屋子,柔和的光与镜面光华交织,房间显得有些诡秘。谢玉静静地站着,手指勾起一件妖艳的红色吊带裙。灯光倒映在他深邃的瞳孔里,诡异的红光犹如从地狱渗出的恶鬼闪耀。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若有似无的淡香钻入鼻尖。他神情微动,将裙子凑近一些,在鼻下一嗅,随后竟将裙子团成一团,小心翼翼地收进怀中。那双阴冷幽深的眼眸,在触碰到柔软布料的一瞬间渐渐清澈起来,恢复如平静的湖面一般平和无波。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桌上的一幅画上,那是他前些日子精心绘制的竹林美人图。然而,这幅画本该是他的心意,却被那小骗子转手卖了出去!

谢玉冷笑了一声,带着几分莫测的意味。他摊开卷轴,取来画笔,蘸上墨汁后开始落笔挥洒。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图卷上竟多了一道人影。那是一名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手里紧握一条铁链,乖顺地蹲伏在红衣美人脚边。画中流露出的讽刺意味,简直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凝云脚步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倒在地。幸好秦氏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扶住,才避免了一场狼狈。

新月如钩,夜色如水。淡淡月光洒落在青石板路上,照得古朴的石板愈发沉稳,仿佛静诉着岁月的悠长。凝云一边扶着秦氏,一边想着今天实在又是忙活又是高兴,也许是真累了,不然怎么连走平路都差点摔个跟头?

秦氏拍了拍她的手,心疼地说道:“往后铺子的事用不着你多操心,有我和你爹在呢。”

秦氏泼辣能干,从前在陲城时就陪着傅荣卖豆腐,把这些琐碎事做得明明白白。傅荣更是力气大、脾气实,人称“好好干活大师傅”。夫妻俩相辅相成,家里的生意倒也有条不紊。凝云笑着点头同意,她乐得轻松一些,安心让父母操持家务。

回到家后,秦氏迫不及待地抱着钱匣子锁回屋中,把里面的银子一把倒出,整整齐齐铺满案桌,又认真地数了三遍。每数一遍,她眉宇间的笑意便更浓,最后乐得合不拢嘴,“所有的货都卖空了,干货都没剩,下单的人还不少!这一天就卖了三十多两银子,再加上那些定金,总共有近百两。天啊,发财了——京城里的人就是有钱!”

凝云看着秦氏一脸笑盈盈的模样,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能赚到钱,家里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了。她想着今日也是赶巧,一来因为铺子挂了“伯府豆腐”的招牌,正好吸引京城百姓的猎奇之心;二来大家图个新鲜感,兴冲冲地抢购。然而,若要维持生意长久下去,还得靠优质的物料和人脉。她暗自在心中盘算,明天去学堂问问看,听说谢玉常茹素,或许穆国公府正有合作的可能性。

世事总有其巧妙之处,你越想遇见一个人,偏偏他却完全不露面。凝云特地掐着时间,却始终没有见到谢玉的影子。但同时,恼人的宋华浓却阴魂不散。她在学堂中目光紧紧盯着凝云,神色中带着几分狠厉和嫉恨。如果不是顾忌凝云可能会当众反击,她恐怕早就闹出事端。

偏偏凝云依旧一派笑意盈盈,行过宋华浓身旁时,依旧装作无意间低低吐出三个字:“老实点。”

宋华浓听后脸色发白,心底猛然生出一丝恐惧,同时又是无法抑制的愤怒——傅凝云竟敢这样对她?

但凝云完全不把这些放在心上,她更多的心思全落在了学堂的排课上。当瑶琴课的授课夫子林清桥现身时,她倒是颇有些复杂的心情——失望中竟又夹杂了一丝隐隐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