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婚事疑云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30更新时间:25/05/29 23:03:44
凝云原以为,傅小鱼纠结怎么称呼胡三,只是小孩子之间玩闹的把戏。她随口道:“叫名字就行了,没必要称兄道弟。”

傅小鱼听罢,乐得一蹦三尺高,飞快把碗里的豆腐脑吃得只剩点儿残渣。

天刚亮,傅荣便赶去了铺子忙活。秦氏在家料理家务,过后也得过去帮忙。近几日铺子里人手紧缺,府里抽调了些下人,但依旧忙不过来,秦氏心生聘几个帮工的念头。她与凝云商议了一番,却没想到凝云一口否决。

“还是买几个人合适。”凝云斟酌着说道。

秦氏愣了愣,“娘是想着帮衬那些街坊邻里,让他们赚点零花钱。”

“娘的好意是好的,但这里是京城,牵一发而动全身。京城中人际错综复杂,谁和谁攀上亲戚都说不准。尤其姑姑如今在宫中受宠,咱们家被盯着的眼睛少不了。与其惹麻烦,莫如干脆买人,用起来更安心。”凝云语气平静,却字字如刀剖析入理。

秦氏一听,顿时心生惭愧。她万幸自己提前请教了女儿,否则只怕再好的心意也有可能酿成大错。

秦氏忍不住感慨道:“娘的脑袋是越来越糊涂了,以前小心谨慎的性子都没了。还是云云你看得通透,要不然,我和你爹只怕会连累你姑姑招来祸事。”

凝云笑道:“虽说未必一定会出事,但防范未然总没错。”

“这话有理。”秦氏赞叹道,“我闺女果然聪慧,真有我年轻时候的风采!”

她一面感慨凝云机灵通透,一面神神秘秘地将凝云拉到一边,耳语说道:“娘另有一件事想告诉你。我打听过了,那胡家大郎是真不错。街坊邻里个个都夸他,稳重懂事又孝顺。年纪轻轻便中了秀才,家境殷实,还说今年要参加府试,许多人都断定他能中举。”

凝云一怔,原来傅小鱼先前纠结怎么称呼胡三,竟是因为这个缘故。

她对胡志安并无反感。以往见过几次,胡志安腼腆守礼,谈吐间颇具读书人的儒雅风度。然而,一想到母亲突然提及婚姻大事,凝云的心中难免有些怔愣。

秦氏见凝云不语,又补充道:“娘心中有分寸,可没一口答应胡夫人。咱们是姑娘家,该矜持些。哪怕心里愿意,也不能让人看出端倪,免得失了体面。更何况,嫁人的是你自己,得你点头,娘才能替你操办。若是你不中意胡家大郎,此事就算了。”

秦氏的观念虽未完全转过弯,但在她眼中,胡家这样的门户已是打着灯笼都难寻的好人家。从普通百姓视角来看,胡家背景深厚,胡志安又才学过人,确实是理想人选。

“胡家大郎若中举,将来可是要入官务会衙署任职。他的父亲胡主事近日也听说快升官了。云云啊,这事情你得认真考虑。”秦氏语气温和,却透出几分殷切的期待。

凝云敷衍般“嗯嗯”应着。待她离开伯府,目光一抬便瞧见胡志安已在府外等候许久。

胡志安身形修长,长相中规中矩,并不突出,却胜在读书人气质,温文儒雅之态自眉间流露。见到凝云,他一脸忐忑,动作拘谨地上前递上一包点心:“傅姑娘,我想着你上课会饿,这点心给你…”

话未说完,点心已到了凝云手中,而胡志安则转身跑得飞快,连头都不敢回。

凝云唇角微扬,心里暗叹:“果然有些害羞得可爱。”目光落在点心上,那份分量确实颇足,显然胡志安用心了。

她登上马车,将点心放在身旁,一路上认真思量着胡志安和婚事。虽伯府看似风光,但论底蕴和根基,确实难与胡家匹敌。胡志安人品端正,才学过人,是难得的良配。然而,成亲这件事暂时还不在她的考虑范围里。

突然间,她脑海里有一道莫名熟悉的画面浮现——梦境中,她穿着红喜服,与那疯子喝交杯酒、同床共枕。这情景竟逼真到如此荒唐,仿佛她早已在梦中完成了人生中的婚嫁大礼。细想下来,那人虽是个胆寒的疯子,但凝云却察觉到了一丝奇妙的和善。也许疯子亦有羞怯的一面?昨晚梦里,那疯子竟也克制节制,没有乱来,这似乎也证明对方并非放荡之辈。

凝云轻轻叹了口气,心底想着:如此一来,再和对方在梦中再见,倒也不必过于惧怕了。

马车停在离学院不远处,她一屁股下车后没走几步,就听到上官荑在后面喊她。上官荑也从马车上下来了,随她一同步行。

上官荑一眼就瞧见她手里的点心,立刻八卦性质大发:“云云,这点心谁给的啊?”

凝云随口应道:“点心是别人送我的。”

上官荑愈发兴奋:“谁送的啊?快说快说!有何讲头?”说着声音里已经透出几分调笑意味。

凝云觉得不对劲,低头仔细端详手中的点心。这点心包着常见的油纸,外表系着一根红绳,纸上的桃花印格外显眼。

上官荑眼尖,立刻洞悉了玄机:“哎呀,云云你别看了!这是喜缘斋的桃花糕,但俗称定缘糕。”

凝云闻言一怔——定缘糕,传情信物?!怎么还牵扯上这个?

原来,大郦民风开放,在婚姻大事上,虽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两家议亲前,小辈们的意愿也极为重要。当两家互通消息,彼此都有结亲的意愿后,双方子女则用定缘糕表达心意。

手里的桃花糕顿时让她气息一滞。由此看来,胡志安的父母和她爹娘早已通过气,彼此都有意向。只要双方本人对彼此满意,这亲事便算敲定了。

凝云捏紧了点心袋,心里越发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