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葱头的胜利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92更新时间:25/05/29 23:03:44
这世上,有些事夫妻彼此不能干涉,因为一旦越界,可能引发感情裂痕,难以修复。然而,换一个人出面处理,事情反倒会更顺畅。特别是家里的长辈或晚辈,往往比当事人更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我已经把掌家权力交出去了,府里的大小事务,从今往后我一概不再插手。”谢夫人语气平静,但话里那份坚决,不容置疑。

言下之意,凝云如今已独揽整个府邸的权柄,所有事务都由她一手处理。

“林嬷嬷那一肚子弯弯绕,不是省油的灯。奴婢只担心少夫人吃亏啊。”石娘一脸忧心忡忡,毕竟少夫人再聪明绝顶、武艺高强,也难防那林氏的阴招暗算。

谁料谢夫子闻言,竟轻轻一笑,语气透着几分不以为然:“你真觉得她是能吃亏的主儿?”

石娘一愣,随即迟疑道:“少夫人到底还是年轻……”

“没错,她是年轻。但也别忘了,她可是个不好惹的。”谢夫子话锋一转,眼中带着几分高深莫测,“你没听说吗,有人散布她被气得一路哭着去找公子的消息。你猜,这流言怎么传出来的?”

石娘猛然一怔,旋即恍然大悟。这种计谋……除了少夫人自己,还能有谁?

谢夫子笑意更浓。“乞丐们看似微不足道,但贴近民间,话传得最快。至于凝云,显然清楚得很。”

京城中,若论消息流通得最广,除了市井妇人,还有另一股不起眼却无处不在的力量——乞丐。他们形散而神聚,街头巷尾皆有身影。凝云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故意让他们传出自己“委屈受气”的消息。

她的目的无非一个——张家人该出手了,可惜她的身份不便指责。既然如此,何不用旁敲侧击的方式逼其现真身?这一点,林氏又怎会毫无察觉?

---

“老奴从小侍候着老夫人,自问忠心耿耿。这些年来,公爷看老奴孝顺又守本分,体恤我们得以脱离贱籍。”林氏语带哽咽,神情中满是“委屈”,“现在好端端地,少夫人一句话便指责我们二心。这样的辱骂,老奴实在无法容忍!今日非要夫人主持公道!”

来往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议论声此起彼伏。而穆国公府的大门,却始终坚闭无人动静,仿佛对外面的动静充耳不闻。

望着那紧闭的门,林氏心里越发得意——看吧,夫人显然对自己有所顾忌!少夫人以为接了掌家权就能任意而为?她有没有那个本事,还得走着瞧!

就在这时,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一脸憔悴、双眼青肿的身影走了出来——是凝云。

霎时间,所有视线都聚焦在她身上。许是哭得太过,她连手中帕子都掩面不住,不时还啜泣两声,那红肿的眼眶显得煞是可怜。

当然,这效果颇为惊人,全归功于那事先用葱头水打湿的帕子。

“林嬷嬷,”凝云含着哽咽,嘴唇发颤,“我年轻、不懂事也没错,可你们明明做了未经主子允许的事,难道我问一句都不该吗?”

这一开口,围观的人群又起哄般议论起来。有人支持凝云,认为下人自作主张是大忌;也有人觉得,这种事儿或许就是穆国公暗中授意的,少夫人根本没权过问。

林氏眼珠转了转,随即跪地悲呼:“老奴的儿子年年往边关送棉布,此事公爷自然知道!”简短一句话,立刻引导出人们更广泛的猜测。

凝云咬了咬牙,轻轻吸了吸鼻子,双目含泪道:“父亲是边关的守将,多年来和将士同吃同用,直言不讳,光明磊落。他若要捐物,又怎么可能沾百姓的便宜?分明是你们为私欲而罔顾主家声誉,坏我穆家清名!”

林氏此刻显出惊慌样,声声否认:“不不不,少夫人,这绝对是误会!公爷不知内情,百姓却都是出于尊敬心甘情愿献上绵力,怎能变成盘剥?这不是存心要毁公爷的名声吗!”

看似言辞恳切,实则步步为营。而这样的口才,确实足以让稍显稚嫩的少夫人一时难以招架。

可凝云显然不会轻易甘拜下风。

“若论大方,我们傅家甘愿将魏国公的万贯家财捐给朝廷,我又岂会为这点小钱吝啬?林嬷嬷,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此事?”凝云声音不疾不徐,却仿佛掌控了全场的节奏。

此言一出,原先尚有些偏向林氏的人群,瞬间把风向倒向凝云。傅家当初的那场义举,简直轰动整个雍京,傅家的豪迈不用多言。

林氏一时语塞,却终究依仗厚实的心理防线,冷静下来继续狡辩:“是,是老奴糊涂一时,差点弄巧成拙。既然少夫人不喜欢,那这事以后我一概不管了。还恳请少夫人大人有大量,看我们忠心一家的分上,就此作罢。”

这一番话,将刚才的局势重新推向了微妙的边缘。若凝云继续追究,容易落人口舌,反倒显得自己小气苛刻;可若轻轻揭过,难免会给对方一些喘息再起的机会。

凝云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我一向宽容,既然林嬷嬷知道错了,也知改了,那我自愿饶过此事。不过这世间公道自在人心,我仍会修书一封,将实情禀告父亲。”

林氏暗笑,公爷向来信任自己,这封信只会让她更显委屈。嘴上却小心翼翼地连连感激,一副柔弱模样演得滴水不漏。

围观的众人渐渐散去,大多数人都以为,这场风波也到此终止了——少夫人似乎没占到多少便宜,而林嬷嬷表面认错,实则仍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