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刨食儿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11更新时间:25/05/29 23:03:50
小娃娃略带怯意,紧紧依偎着他的娘亲。接过娘亲递来的馒头,他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那原本就散发着淡淡奶香的馒头,瞬间被撕开一道口子,一股诱人的馅料香味扑鼻而来,引得一旁的妇人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她也尝了一口,那甜而不腻的味道在口腔中蔓延开来,让她惊呼道:“这,这,这,真的是太美味了!”
“这究竟是什么馒头?怎么会如此好吃?”妇人好奇地问道。
阿雪与裴绮秀早已品尝过这奶黄流心包的滋味,深知其美味。见妇人也如此喜爱,他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若是大家都觉得好吃,那他们的生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是奶黄流心包,”季慕歌笑着解释道,“里面包裹的是鸡蛋黄油,口感香甜软糯,最受孩子们喜爱。”
听到季慕歌的介绍,众人纷纷围拢过来。
“这是灌汤小笼包,还有蟹黄烧麦。”季慕歌一边说着,一边用小刀轻轻切开烧麦和小笼包。刹那间,饱满的肉汁随着热气升腾而起,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令人垂涎三尺。
那蟹黄烧麦晶莹剔透,表皮下包裹着软糯的糯米,与鲜美的蟹黄交织在一起,色泽诱人,令人食指大动。
一位资深食客早已按捺不住,高声吆喝道:“快给我来一碟!”
“好嘞!”季慕歌动作麻利地将烧麦夹入碟中,阿雪则引导客人入座。清晨的菜市口热闹非凡,来此务工的工人们最多,闻着那诱人的香味,看着那厚实的肉馅,就知道这烧麦分量十足。一小碟下肚,不少人又忍不住再来一碟。
“味道如何?”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那人顾不上回答,举着筷子,含糊不清地说道:“简直是说不出的美味!吃就对了!那肉鲜嫩弹牙,再配上这特制的醋和辣酱,够味!”
“我也要一碟!”
“也给我来一份!”
阿雪负责端菜,阿辞则负责擦桌子、收拾碗筷,两个孩子忙得热火朝天。季慕歌这边也是应接不暇。
“这下面盖着的又是什么?”有人好奇地问道。
季慕歌笑着答道:“这是鲜虾玉米馄饨,现煮现吃。”她一边说着,一边将馅料展示给大家看,“完整的鲜虾仁,每个馄饨里都包裹着一整只大虾,再搭配玉米肉馅,清爽解腻,配上我特制的酱料,谁吃谁知道!”
不一会儿,两张桌子便已座无虚席。有些人找不到座位,便干脆捧着碗,蹲在路边的空地上吃。甚至还有人从家里带来了碗筷,让季慕歌哭笑不得。
果然,无论古今,美食的诱惑都无法抵挡。
那些原本等着看季慕歌今天坐冷板凳的人,此刻都傻眼了。这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怎么会如此之多的美食做法?那煎饼果子难道不卖了吗?
而且,生意竟然比昨天还要红火!
比起那些眼红的小贩,最恼火的莫过于那个卖煎饼果子的人了。他是听了醉仙居的怂恿才来到这里的,观察了两天,发现季慕歌做的饼子做法简单,没什么难度,今天才来叫板,可是生意刚有起色,便立刻没了下文。
眼看着苍蝇都往他脸上扑,小贩也急了。他径直走到季慕歌的队伍中,试图拉拢客人。
“客官,要不要尝尝我的煎饼果子?我这比她便宜!”
他公然拉客的行为,让阿雪早已习以为常。后娘做的东西如此美味,花样又多,这些人根本不可能被他拉走!
果然,那些排队的人被他问烦了,直接吐槽道:“你那煎饼果子放的鸡蛋都是蛋液,看起来就不新鲜,那果子也不脆,酱料抹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好意思跟人家季小娘子的比?一边去!”
“就是,就这手艺还是回去卖你的面条去吧!”
小贩灰溜溜地收拾东西离开了。手艺差,就算卖的是同样的东西,也抢不走任何生意。
他这边刚走,立刻有人将情况汇报给了池昌海。
池昌海正在账房里吃着瓜果,两个掌柜正在向他汇报这个月的收益。闻言,他那双绿豆眼眯了起来,“去把章八两给我找来!连一个女人都搞不定,还敢拿我的钱?”
“是。那现在怎么办?眼看着那小娘子要卖到大正午了,对我们的生意可不利啊。”
“这还不好办?吩咐下去……”池昌海低声嘱咐了几句,再看向窗外那排成长队的街口,脸上露出了阴冷的笑容。
在这地界上,他还没遇到过什么难缠的人。不过是一个女人罢了,早晚得上门哭着来求他。
今天的生意比季慕歌预想的还要好。裴绮秀洗碗的速度都快赶不上了。好在有些客人自己从家里带来了碗筷,吃完后自己收拾回去,还询问她明天是否还来卖,几点来,晚上是否也来摆摊。
甚至有人担心自己来晚了,见不到季家娘子,干脆掏出钱,“我先给钱,给我占个位置!”
“那我也给!”
季慕歌倒也不怕记不住,转头对裴绮秀说道:“去车厢里拿纸笔,写个字据给他们,明日凭着这个来。”
裴绮秀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做生意的,万一他们拿了字据却不来了怎么办?
可见季慕歌的东西是真的好吃到这个地步了。
等到收摊的时候,季慕歌的小钱袋都快装不下了。阿雪不放心,清点清楚后还是交给了季慕歌,她直接将钱存进了空间里。
一家三口收拾好东西,季慕歌干脆就在原地开始采买明日的食材。
这里本就在菜市口,加上之前卖山货的经历,季慕歌其实跟这些摊贩也算是同行,平时也互相照顾生意。
哪知道她刚蹲下身子挑选,那小贩立刻将东西抢了回去,尴尬地说道:“不卖了,我要回家去了。”
季慕歌觉得有些奇怪,又去了另一边,结果另外的人也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