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救民于水火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444更新时间:25/05/29 23:03:57
顾半柏深深吐出一口气,抬头望向已露出晴光的天空,眼底的疲惫渐而化作一片释然:“总算可以回去了。”

春城,因水患而元气大伤,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忆起初来时的情景,那山河遍地哀嚎的模样,顾半柏仍感到胸口沉闷。所幸朝廷迅速调拨了赈灾钱粮,才让这片土地逐步重获生机。

彼时,灾民们衣不蔽体,居无定所,饿得眼神涣散。顾半柏一边带兵平乱,一边施粥散食,纵然心力耗尽,却也离不开对那一幕幕惨状的回忆。

想到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那些以权谋私的贪官污吏,顾半柏心中的愤慨愈发浓烈。他对那种身居高位却罔顾民情的官僚一腔厌恶,这些蛀虫只知榨取百姓血肉,如跗骨之蛆,令人作呕。

正恍惚间,一名侍从匆匆进来禀报:“王爷,春城百姓们得知您今日启程回京,都聚集在府外,说是想要当面向您道谢。”

顾半柏一怔,眉头微蹙,心底不觉泛起疑惑:“道谢?本王所做的,不过是分内之事,有何须谢?”略迟疑片刻,他还是点了点头,与随侍青烟一道出了府门。

多年的征战沙场,见过各种离乱的局面,但今日的一幕仍让他一阵心潮涌动。府邸外的街巷,已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填满。他们有的花甲迟暮,有的垂髫稚嫩,皆聚在门前,目光热切。一见他出来,便齐齐跪下,眼神中满是虔诚和感恩。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快起来!”顾半柏连忙迈步下台阶,将跪在最前头的一位耄耋老叟扶起。

青年随侍和侍从们急忙走向人群,纷纷劝说众人起身。

然而那白发老叟却握紧顾半柏的袖子,双眸涌出晶莹的泪光,声音沙哑却满怀真诚:“王爷是我们春城十七万八千六百五十七户的救命恩人哪!”

顾半柏闻言微叹,一边作揖一边道:“身为皇子,自当以百姓疾苦为念,本王不过是尽了分内之职,诸位父老乡亲不必如此厚礼。”

老叟轻轻拭去泪水,从身后年轻人手中将一本厚厚的册子双手奉上:“王爷今日启程,春城百姓无以为报,便集结署名写下这册万民感恩录,以表谢意。还请王爷莫要嫌弃。”

顾半柏愣了愣,望着那一本书册,未接未推,脸上流露出几分挣扎之色:“这等礼物,本王实在受之有愧。”

老叟似看穿他的惭愧心思,语气更显坚定:“王爷救民于水火,这是我们春城百姓最深的感激之心。这册子虽不抵金银厚礼,却凝聚着十七万多户人家的感恩。王爷若不愿收下,便是辜负我们的心意!”

说罢,老叟缓缓跪下,他身旁的百姓见状也纷纷跪地,声声呼吁:“王爷一心为民吾辈感激不尽,还请王爷不要推辞!”

最终,顾半柏未能抵过这真情涌动的一腔民意,只得满怀感慨地接过了那册子。他喟叹长叹:“百姓最是不求回报,却愿以心相待。如此情谊,本王亦不配辜负。”

——

回京的日子早已定下,车轮滚滚之间,顾半柏的车队提前了半日抵达京宁城。

同一时间,王府书房里,南映霜正倚着贵妃榻熟睡。昨夜因灵心说庭院里蛐蛐声吵人,她兴起带着丫鬟不绝捉了大半夜的蛐蛐,斗得尽兴,直至凌晨才沉沉睡去。

早膳后,她拿起账册本欲研究管家事务,却疏懒地窝在榻上沉入梦乡。元富总管几次来唤,均无功而返,只得摇头叹气,领着一众王府下人去迎顾半柏的车驾。

顾半柏快步入府,没有见到南映霜,神色自然不悦。不等群臣行完礼,便径直入内。元富见状,赶忙跟上陪笑解释:“王妃近些日子都在书房里钻研管事之道,十分用功。恐是昨夜熬得太晚,身子乏了。”

元富虽知顾半柏向来冷漠,但却懂得他在意什么,心底不禁为这位随性的王妃捏了把冷汗。顾半柏步伐一顿,元富见已到含娇殿前,识趣地止住话头,转身去安排晚宴。

庭院内,整修一新的景致迎面而来。穿过修葺工整的甬道,顾半柏迈进书房。

南映霜闭目熟睡,脸颊因酣甜微微透红,肌肤瓷白如玉。数月未见,她的调养显然十分得当,让整个人都显得柔软温润。顾半柏原本涌来的几分怒气,竟在这一幕中化作一片温暖。他的目光停滞片刻,心头似融化了几分。

他俯身拾起落在地上的账册,随手翻开,只看了几页便愣住——竟然真的全是管家事务。瞧着细密的记录,他不禁苦笑,想不到她竟然是真的在用心学习。

这一次的归来,勾勒出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