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南境风云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711更新时间:25/07/08 16:33:35
前些年,晋王眼见着自家兄弟在北境战场上风光无限,屡立战功,朝堂之上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便也心生了效仿之意,嚷嚷着要去边关历练一番。
圣上拗不过,便将他安排到了相对平静的西宁。
谁知那西宁虽说情势稍缓,却也暗藏危机。即便有皇上的亲信暗中照拂,晋王最终还是差点儿被敌军生擒活捉!
若非平西侯及时出手相救,恐怕西边早已烽烟四起,生灵涂炭。
也正是因为那次险象环生的经历,皇上才终于打消了让两位皇子领兵出征的念头。
对于晋王而言,这未尝不是一次因祸得福。
谢皇后心中思绪万千,面上却始终带着疏离与防备。自晋王踏入长秋宫的那一刻起,她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
此刻,她再开口时,语气中便带上了几分毫不掩饰的讥讽:“晋王殿下北境一行归来,怎么说话反倒变得如此拐弯抹角,酸溜溜的?你我母子相处多年,彼此性情早已心知肚明,实在不必如此惺惺作态。有什么话,还是直说的好。”
谢皇后的性子向来耿直,即便身处这深宫之中,历经多年风雨,也依旧无法掩饰她对那些阴谋诡计的厌恶。
所以,晋王这次反常的举动,让谢皇后更多升起的,是一种对他改变的反感与戒备。
往日的晋王虽然与她并不亲近,但对她这个嫡母,还是存着几分敬重的。他深知她的喜好,所以每次来长秋宫,都是直来直往,干脆利落。
如今,他竟然也学会了这套虚与委蛇的把戏!
他究竟想做什么?!
“待外祖母的寿辰过后,儿臣便要启程前往南边整顿军务了。此去经年,最早也要等到年底才能回京。所以,儿臣想在临行之前,将一些事情与母后说清楚,也好让母后安心。”
晋王微微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谢皇后的双眸,语气平静而干脆。
他的这番坦诚,显然让谢皇后有些意外。但更让她意外的,还是晋王口中说出的那个消息。
“你要去南边整顿军务?!”这个消息,完全出乎了谢皇后的意料。
按照皇上一直以来的安排,都是希望晋王能够坐镇北境的。怎么现在突然改变了计划,让他去南边了呢?!
“儿臣方才去向父皇禀报北境的军务,听父皇提到了南边的事情。最近一直有奏报传来,说是南边边境上,有几个部落之间起了纷争,局势动荡不安。父皇希望有人能够前去整顿一番,以防南边生乱。儿臣想着最近京中也没有什么大事,便主动请缨,毛遂自荐了。”
晋王倒也没有隐瞒,很干脆地将他前往南边的前因后果,都对谢皇后和盘托出。
他不这样说还好,一说谢皇后整个人就更不解了:“你,你不是应该去北境整顿军务的吗?怎么想着去南边了?南边对你来说,可是人生地不熟,从未接触过的!”
震惊之余,谢皇后更多的还是担心。南边的防务,一直都是由镇南侯一族世代镇守,多年来也算相安无事。只是五年前,镇南侯突发重病离世,世子如今尚且年幼,难以服众,南边的军务便也因此有些镇不住了。
这也是近两年南边事故频发的原因。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皇上会想着派人去南边,也在情理之中。
“北境有外祖父和舅舅们镇守,固若金汤,儿臣去与不去,都无关紧要。反倒是南境那边,若是不派人前去处理,恐怕真的会出大事。原本父皇是想让三皇兄走一趟的。只是母后您也知道,有了之前西边军务的前车之鉴,朝堂之上自然是反对之声一片;再加上南边多丛林山地,瘴气弥漫,实在是太过危险。父皇又怎么舍得让三皇兄去冒险?”
晋王倒是十分坦诚地将现在的情况,对谢皇后分析了一遍,语气里多少带上了几分无奈。
听着晋王如此说,谢皇后多少也有几分同病相怜的动容。皇上的心里,从来就只有那母子三人,这宫里其他的人,在他眼里,无论是谁,都不过是可以拿来为这天下牺牲的棋子罢了。
“你父皇也同意了?”
谢皇后的语气放缓了几分,却也自然而然地透露出了几分关心之意。不管她与晋王这对所谓的母子之间关系如何,在外人眼中,她们就已经是撕扯不开的同一阵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晋王此番举动,皇上的态度如何,就显得尤为重要。
“父皇同意了。”
晋王笑了笑,回答得十分平静:“他甚至还很高兴,只觉得这个麻烦终于得到了解决,高兴得很。”至于他去了南边会不会水土不服,会不会遇到危险,那都不重要!他根本就不担心。
“你什么时候出发?”
谢皇后之前也曾跟随父兄上过战场,虽然没有去过南境,但也知道这样的行程,前期的准备尤为重要。几乎是下意识的,她便已经开始考虑,晋王这一趟出发,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了。
“等外祖母寿辰一过就出发。”
晋王回答得很快,没有半点犹豫:“最迟也就下月初吧。”
“这时间也太赶了,南边人生地不熟的,你一个人这样仓促地过去,安危如何能够保证?”
谢皇后叹了口气,有些头疼地抬手揉了揉眉心,考虑了好一会儿才道:“你一会儿出宫之后,去一趟镇国公府,将你要去南边整顿军务的事情,与你外祖母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