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孽缘起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612更新时间:25/07/08 16:33:35
“她与你祖母乃是堂姐妹,早年远嫁西南蔡华一族,可惜红颜薄命,蔡华一族本就日渐式微,又遭逢战火摧残,几近覆灭。”
晋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低沉,清晰地传入苏妙筠的耳中。见她神色专注,并无打断之意,他才继续缓缓道来:“文老太太带着两个女儿和几名仆从,一路风尘仆仆逃往京城,本想投奔已嫁入宁华辰府的文老夫人。
不料途中遭遇山匪,蔡华与文老太太、小女儿在慌乱中失散。所幸蔡华还记得临行前母亲的叮嘱,牢记要前往京城投靠堂姑母。
说来也算她运气好,途中遇到了返回京城的商队,便一路跟随进了京城。凭借着身上的信物,她顺利进入宁华辰府,投奔到了文老夫人的膝下。
文老夫人此后也曾多次派人四处打探堂妹的消息,可惜最终都无功而返。无奈之下,蔡华便在宁华辰府住了下来,之后的事情,想必你也已经有所耳闻。”
晋王语气略显不悦,但仍旧耐心向苏妙筠讲述着事情的来龙去脉。“至于文老太太那边,带着小女儿虽吃了不少苦头,但好在损失不大。
后来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晋商,两人情投意合,彼此倾心。那晋商家境殷实,但毕竟是商户人家,又是个鳏夫,因此对文老太太并未过多挑剔,很自然地带着她和她的小女儿回到了晋中。
你也知道,此前瑞王曾前往西南一段时间,恰好与蔡华的外甥女看对了眼。
彼时瑞王正为银钱亏空所困,而蔡华的这位外甥女家中颇有资财,再加上她一心想要攀附权贵,便带着大量的金银,进入瑞王府做了侧妃。”
这位蔡侧妃的运势当真令人称奇,入府不仅缓解了瑞王府的经济危机,不久之后,竟然还怀上了身孕。
要知道,薛贵妃和她所生的两个皇子虽然备受恩宠,甚至一度有传言说,皇帝迟迟不立太子,就是为了寻找机会扶持瑞王上位。
为此,薛贵妃一党在朝堂上也不止一次地提起立储之事,但最终最大的阻碍,却是瑞王膝下无子的困境。
瑞王成婚多年,府内除了正妃和一位侧妃外,还有不少姬妾,但令人扼腕的是,竟没有一人能够怀上他的子嗣。
以至于后来,京城中甚至流传出瑞王身患隐疾、注定绝后的恶毒流言。
这消息一出,薛贵妃哭天抢地,肝肠寸断,皇帝也为此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此事!
然而,流言蜚语这东西,就算上面三令五申,明令禁止,可若是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单凭强硬打压,只会让流言传播得更加隐秘,也更加离谱。
为了打破这个传言,薛贵妃几乎用尽了所有方法,可多年过去,瑞王后院依旧一片寂静。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瑞王可能真的不行了,薛贵妃或许要将精力转移到宁王身上的时候,这位刚入府不久的蔡侧妃,竟然有孕了!
这以前顶着隐疾之名,尚且能在京城横着走的瑞王,如今终于有了证明自己无比正常的铁证,自然是拨云见日,扬眉吐气,觉得自己又行了!
若是什么都不做,岂不是辜负了自己?!
于是,他目光一扫,很自然地就落到了薛贵妃的死对头,皇后一脉的头上。
当然,瑞王会想着在这个时候对付晋王,不仅仅是因为精力过剩想找个出气筒,更重要的是,晋王与镇国公府在西北大捷中,可谓是风光无限。
即便皇帝有意压制西北的战报功绩,可朝中那些人难道真的看不出来吗?
不过是藏在平静水面之下的暗流涌动罢了。
而瑞王会想到插手宁华辰府的事情,其实还要从上次苏妙筠进宫说起。
若不是因为苏妙筠被封为长乐郡主,薛贵妃她们恐怕还真不会注意到苏妙筠,自然也不会注意到京城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宁华辰府。
可一旦注意到了,有些事情自然也就瞒不住了。
这其中既有蔡华曾经的所作所为,也有那位蔡华与蔡侧妃之间的微妙关系。
说起蔡侧妃,她的身世也颇为复杂。
她的母亲当年随着改嫁的外祖母一起,跟随那位晋商生活。虽然外祖母后来又为那位晋商生下了两个孩子,但那位晋商前妻还留下了一个已经成年并开始掌管家业的长子,比起那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自然更有竞争力。
按照常理,这一家人之后必定会争执不断,甚至最后可能剑拔弩张,不死不休。
可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蔡侧妃的母亲,竟然和这位继兄看对了眼。
虽然说两人并无血缘关系,却是礼法上的兄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起!
可有时候,人的逆反心理一旦上来,那是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住的。
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反而变得更为微妙,以至于最后,最要命的事情发生了——蔡侧妃的母亲竟然怀上了身孕。
这年头,女子未婚先孕,那可是天大的丑事,在一些古板讲究的人家,是要被拖出去浸猪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