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娇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316更新时间:25/07/08 16:33:41

白霎听罢,欲言又止,朱唇轻启,最终还是咽下了满腹疑虑。

“……”

若果真如项晔所言,将国都迁至此地,实乃一步险棋。

她黛眉微蹙,试图婉言劝阻:“殿下,此地地势特殊,海洋气候变幻莫测,各类自然灾害更是难以预测。您对这一切尚不熟悉,贸然迁都,万一遭遇海上龙卷风、滔天海啸,后果不堪设想,绝非儿戏。”

“困难面前,总有解决之道。何况你在此已安居许久,朕相信自己的气运不会太差。”项晔听着她的劝说,迁都之意反而愈发坚定,宛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白霎见他如此执拗,一时语塞,无奈地翻了个白眼。这人怎么如此油盐不进?

罢了,还是少说为妙,若再劝下去,说不定他真的一意孤行,将国都搬到这偏远海岛来了。

殊不知,项晔心中早已打定主意,非迁不可。

“随便你吧,与我无关。”白霎语气中带着一丝赌气,实则在项晔的软磨硬泡下,内心防线已然崩塌,只是不愿轻易示弱。

不然,当初在他身上吃的那些苦,岂不都白费了?

“好。”项晔嘴角噙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睡在襁褓中的儿子的脸颊,那肉嘟嘟的小脸,像极了一个白嫩的包子。

倘若白霎知道当初她是如何从久不受孕,到后来意外怀上的,或许会更加恼怒。

那时,他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唯有将他的真心掏出来,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她的面前,任她亲自鉴证,方能弥补往日的亏欠。

屋外,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空。

张能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地回到小院,却在看到伫立在屋门外的赵诚时,心中猛地一惊,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咯噔一声,让他们有些喘不过气。

暗自叫苦:哎呦,这下完蛋了!

这些年来,在海岛上无拘无束的日子过得太快活,几乎让他们忘记了自己是项岚安插在此的眼线。

如今才猛然惊醒,如芒在背。

若是事后白霎追问起来,他们该如何作答?

一家三口忐忑不安地走到赵诚身边,小心翼翼地打探道:“赵爷,里面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们……是不是暴露了?”

“嗯,爷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出卖你们,以此来换取夫人的信任。”赵诚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语气戏谑,仿佛在看一场好戏。

他可是深知项晔的性子,这男人外表看似温和,实则蔫坏得很。

张能一家三口闻言,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绝望,随即默默走到屋檐下,肩并肩地坐下,仿佛三只被遗弃的小兽,瑟瑟发抖。

张能率先放弃了挣扎,颓丧地叹了口气:“算了,不挣扎了,暴露就暴露了吧。反正我们行得正坐得端,阿娮肯定不会怪我们的。”

张大嫂也挺直了腰板,强装镇定地说道:“就是,我们跟她之间的感情,可比爷跟她之间的感情亲多了。”

张方欲言又止,最终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跟着他爹娘一同摆烂了。

漫长的等待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直到夜幕降临,项晔才小心翼翼地抱着熟睡的包包从屋里走了出来,白霎紧随其后,轻声叮嘱他将孩子抱进哪个房间。

项晔眼角余光瞥见了站在屋檐下的张能一家三口,却并未理会,在他眼中,此刻儿子的睡眠才是最重要的。

白霎在看到张能一家三口时,心头也随之一跳,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没想到到头来,他们竟然都是项晔的人。

不过这些年来,他们对她也算不错,倒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如果没有张家七人的帮助,她恐怕都无法活到今天。

她向来拎得很清,自然不会无理取闹,自寻烦恼。

等到傍晚时分,一家人简单地用过晚饭后,白霎便准备如往常一样,出门摆摊。

项晔早已换上了寻常百姓的粗布衣裳,执意要跟着白霎一同前往,体验她每日的生活。

无论是今天,还是以后,他都想参与其中,与她一同经历风雨,共享生活的点滴。

白霎深知他的脾性,越是对他说不,他便越是步步紧逼,反倒是不理他,他才会自己拿捏分寸,适可而止。

忽然间,她觉得项晔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让人无奈又心疼。

常来光顾的客人们看到摊位前多了一个陌生的面孔,而且那人眉眼间与包包颇为相似,略一思索,便心领神会。

白霎的男人回来了。

先前岛主疯狂追求白霎的事情,大家可是有目共睹,心知肚明。

白霎的男人在这种时候突然出现,怕不是担心自己的媳妇孩子被人抢走了,这才急匆匆地赶回来宣示主权。

真是太好笑了。

今晚,大家就着这桩八卦趣事,吃得格外津津有味,连带着烤肉的香气都更加浓郁了。

收摊回家后,白霎感觉今晚格外疲惫,或许是因为要分心提防项晔的缘故,总是觉得浑身不自在。

唉,心累。

男人只会影响她工作的效率!

项晔倒是十分自觉,在张能的帮助下,在小院的角落里简单收拾了一下,便住了下来,拥有了属于他的一角别致小院。

白霎不想管了,随他去吧。

殊不知,她这看似随意的态度,却让项晔更加肆无忌惮,已与赵诚秘密商议起了迁都之事。

赵诚哪里懂得这些政事?他除了打架杀人,便一窍不通。爷找他聊这种事情,他感觉自己都要长脑子了,头皮发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还得挠挠头,抓耳挠腮。

赵诚听不明白没关系,他只要在一旁听着项晔说了些什么就好。

之后,项晔连夜写了几封书信,让赵诚安排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迁都的事情,他已有了初步的计划,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付诸行动。

京城那边暂时由项蔺代理着,只要给他银子,他就乐意卖力。

以后京城那边恐怕还得让他继续坐镇,正好适合让他一同迁都到这座海岛上来。

至于这座岛屿的名字,项晔觉得不够响亮,以后还得改一个霸气威风的名字,让那些海寇闻风丧胆,望而却步。

书信快马加鞭走了三个月才送到京城,可见路途有多么遥远。

项蔺早料到项晔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已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

可当他看完信上的内容后,整个人瞬间破防,怒火中烧。

闹呢!

这都说迁就迁,问过他这个监国同意了吗?

问过城中那些安居乐业的老百姓同意了吗?

可看信里的语气,项晔迁都之意已决,如同离弦之箭,无法挽回。怎的就偏偏是白霎呢?

说好过去接人回家,结果把自己搭进去就算了,连都城都给搭进去了!

这要他该怎么说项晔才好?

项蔺要是经历过现代社会,肯定明白,项晔如今是纯纯的恋爱脑,为了美人,江山都可抛。

项晔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不过是想把媳妇哄回来罢了。

迁都之事,他也是经过反复考虑过后,才下的决定,虽然只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

等项蔺看完他信上的全部内容后,感觉迁都到那个海岛上,确实也蛮不错的。

往后他也能出海远洋,看看大海的另一边,都住着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