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针锋相对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543更新时间:25/07/08 16:34:39

“荣妹妹,请留步。”孙子敬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伸出手便要去拉容思的皓腕。

容思不悦地蹙眉,淡淡的目光扫过他的脸,孙子敬触及她清冷的眼神,像是被冰水浇头,顿时醒悟过来,尴尬地收回了手。

“还有事?”容思声音清冷,不带一丝温度。

她满心想着救治孙老夫人,却没想到被人如此误解,此刻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孙子敬刚想解释,却听见孙大人骤然发出一声惊呼。众人闻声望去,只见孙大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床前,老泪纵横,声嘶力竭地喊着,而床上的老夫人,此刻正僵直着身子,脖颈青筋暴起,双眼翻白,一副命悬一线的模样。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众人脸上都浮现出惊愕之色,尤其是孙夫人,更是哭得肝肠寸断,几欲昏厥。

“子敬,子敬,快去请秦太医!快去啊!”孙夫人哭喊着,一把抓住孙子敬的衣袖。

“祖母……”孙子敬脸上浮现出一丝挣扎,他怔怔地望着床上气息奄奄的老夫人,心中既害怕这一去不复返,又焦急着寻找救命稻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旁的容思眼疾手快地推开了孙子敬,口中低声嘟囔了一句,似乎带着几分无奈:“罢了罢了,就当今日积德行善了。”

话音未落,她已然闪身到了孙老夫人的床前。孙大人只觉得眼前一花,还没来得及开口,容思便冷冷地说道:“孙大人,我敬佩您的孝心。可如今老夫人性命攸关,您却执意阻拦,若因此延误了救治时机,让老夫人一命呜呼,您难道不会抱憾终身吗?”

孙大人本想怒斥对方乌鸦嘴,可看到孙老夫人愈发危急的状况,到嘴边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若老夫人真的因他而逝,他岂不成了千古罪人,百年之后,又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卫国公夫人一直冷眼旁观,此刻也按捺下心中的惊异,上前劝道:“孙大人,救人如救火!荣丫头的话我相信,她不是信口开河之人,不如让她一试吧。”

见孙大人还在犹豫不决,卫国公夫人在心中暗骂一声老顽固,嘴上却不忘添一把火:“难道您要眼睁睁地看着老夫人在此等死吗?”

或许是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孙大人心中的顾虑,他终于不再阻拦容思。

只是眼底依旧带着几分怀疑,他站起身,直接吩咐孙子敬:“你立刻快马加鞭,赶去皇宫,务必将秦太医请来!”

孙子敬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病榻上的孙老夫人,目光又落在老夫人床前那道瘦弱的身影上,竟觉得她此刻是那般的高大,仿佛寄托着所有的希望。孙子敬强迫自己转身,急匆匆地离开了房间。

与此同时,容思神情严肃,头也不回地对身边的侍女吩咐道:“你过来,将老夫人身上的衣物和腰带都松开。”

今天是老夫人的寿辰,为了显得隆重和正式,她身上穿戴了许多繁复的衣物。若是不慎压迫到胸腔,导致呼吸不畅,后果不堪设想。

“啊?”丫鬟显然有些惊讶。容思考虑到古代男女大防,即便老夫人年事已高,也不能全然忽略。她环视四周,见周围并无其他男子,除了孙大人和李太医,便将床上的半边帘帐放了下来,说道:“你先将腰带和外衣松开,里面的不用动。”

说完,她转过身,对李太医说道:“李太医,借您的银针一用。”

“啊?”李太医愣了一下,随即立刻走到桌前,从药箱里取出一排插在布上的银针。方才容思处理的细节,已经让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姑娘临危不乱,的确是个懂医之人。

只见容思将银针铺开,众人还没看清她做了什么,便见她手中银光闪烁,须臾之间,老夫人的手和脖颈上便已插满了银针。孙大人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心疼不已,却又不敢上前阻止,毕竟事已至此,也只能让容思继续施救了。

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却没想到片刻之后,老夫人竟然奇迹般地安静了下来,不再口吐白沫,也不再抽搐颤抖。

“好了。”容思直起身子,用干净的帕子擦了擦手,然后将老夫人身上的银针一一拔了下来。

“好了?我娘她……”孙大人激动得语无伦次,连官腔都忘了说。

容思点了点头,说道:“孙老夫人暂时没有大碍了。这应该是老夫人第一次发病,情况不算严重,以后要注意,尽量避免让老夫人受到刺激。”

“是是是……”眼看容思竟然真的让老夫人平静了下来,孙大人简直如坠梦中,再次看向容思的目光,与之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充满了感激和欣赏。

“荣家侄女,要不要开些药方?”

容思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暂时稳住了老夫人的病情,日后调理,还是要仰仗秦太医。”

她所用的不过是些应急之法,与真正精通癫痫之症的太医相比,还是有所差距。开药调理,显然还是秦太医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