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暗流涌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97更新时间:25/07/08 16:34:58

“是,小姐,一切已安排妥当,请您放心。”秋月的声音轻柔而沉稳。
徐梦欣微微颔首,对秋月的办事能力,她向来是信任的。
“将那些书信都取来吧。”徐梦欣吩咐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遵命。”秋月应声退下,片刻后,便抱着一个雕花木箱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徐梦欣面前。
木箱沉甸甸的,里面装满了从山庄密室里搜出的书信和卷宗,每一件都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徐梦欣缓缓打开木箱,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她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书信,借着摇曳的烛光,仔细阅读起来。
信上的字迹铁画银钩,笔力遒劲,锋芒毕露,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野心勃勃的气息。
信中的内容更是令人不寒而栗,详细记录了所谓的“先生”与各地官员、将领之间的勾结,以及他们密谋颠覆朝廷的计划。
徐梦欣的脸色越来越凝重,她万万没有想到,“先生”的势力竟然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触手几乎伸到了朝廷的每一个角落。
“这些人…莫非都是‘先生’的同党?”秋月指着书信上的一连串名字,声音有些颤抖。
徐梦欣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十有八九是这样,这些人,我看着颇为眼熟,都是朝廷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先生’的势力,竟然已经渗透到朝堂之中了吗!”秋月惊呼一声,面色惨白。
秋月脸色大变:“那……那小姐岂不是很危险?”
徐梦欣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震惊和不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秋月,莫慌。”徐梦欣的声音虽然轻柔,却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只要我们能查出‘先生’的真实身份,揭露他的阴谋,就能阻止这场浩劫。”
徐梦欣沉吟片刻,目光如炬:“要找到‘先生’,或许可以从这些书信入手,抽丝剥茧,定能有所斩获。”
“‘先生’与这些人勾结,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我们足够细心,一定可以找到他的破绽。”

摇曳的烛光,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映衬着徐梦欣那张清丽却显得有些疲惫的脸庞。
她的面前,堆积如山的卷宗,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盐税、军备、煽动叛乱……”徐梦欣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她的指尖在泛黄的书信上缓缓划过,“这‘先生’的野心,还真是大的惊人,欲壑难填。”
秋月站在一旁,神情肃穆,目光中带着一丝忧虑:“小姐,这些书信,每一封都足以在江南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动摇国之根本。”
徐梦欣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一封与其他书信不同的信笺上。
这封信的字迹娟秀,用词也格外隐晦,透着一股小心谨慎的味道。
“‘玄武’……”徐梦欣轻声念出这个名字,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此人在书信中出现的频率极高,而且,每次提到他,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和忌惮之情。”
“小姐,您是说,这个‘玄武’,很有可能是‘先生’的心腹,甚至是……‘先生’本人?”秋月大胆猜测道。
徐梦欣摇了摇头,神情冷静:“现在还不能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玄武’,绝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如果我们想要找到‘先生’,或许可以从这个‘玄武’身上打开缺口。”
“小姐,杨总管醒了。”门外,传来护卫恭敬的禀报声。
徐梦欣闻言,立刻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快,带我过去看看。”
杨桃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原本孔武有力的左臂,此刻却缠满了厚厚的绷带,显然是受了重伤。
他看到徐梦欣走进来,立刻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
“杨总管,您不必多礼,好好养伤才是要紧事!”徐梦欣连忙上前,扶住他,不让他乱动。
“你安心养伤,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徐梦欣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她转过身,对秋月吩咐道:“秋月,立刻安排人手,对这些书信进行地毯式的搜查和分析,务必找出‘玄武’的真实身份,以及‘先生’的蛛丝马迹,绝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
“遵命,小姐。”秋月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接下来的几日,整个江南货站都笼罩在一片紧张而肃杀的气氛之中。
李涛带领着一众精明强干的手下,日夜不休地翻阅着如山的书信,进行分类整理,试图从这浩如烟海的文字中,寻找到“先生”的蛛丝马迹,揭开他的真实面目。
然而,线索实在是太过零散,指向也模糊不清,调查的进展异常缓慢,几乎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僵局。
“小姐,这些书信,我们已经翻来覆去地看了无数遍,几乎要倒背如流了,还是没有找到关于‘先生’的任何直接线索。”李涛一脸疲惫地向徐梦欣汇报,声音中带着一丝挫败感。
“‘玄武’这个人,也仿佛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了无踪迹,根本无从查起。”
徐梦欣并没有责怪他,她心里清楚,这件事情的难度有多大,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隐藏极深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李涛,你们辛苦了,先下去好好休息吧。”徐梦欣语气温和地说道。
“是,小姐。”李涛等人如释重负,纷纷退下。
徐梦欣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再次拿起那些书信,一封一封地仔细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细节。
她不相信,“先生”会如此谨慎,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破绽,她坚信,只要足够用心,就一定能够找到突破口。
突然,徐梦欣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封看似普通的书信上。
这封信的用词平淡,与其他书信并无太大差异,但徐梦欣却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有一些词语,似乎带着某种特殊的含义,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徐梦欣喃喃地念出书信中的一句话,眉头紧锁,“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先生’会突然提到这句话?”
她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总觉得其中蕴含着某种深意,却又一时无法参透。
“秋月!立刻去查一下,这句话出自哪里?有什么典故?”徐梦欣突然提高了声音,急切地喊道。
“是,小姐。”秋月不敢怠慢,立刻转身去查。
不大一会儿,秋月便匆匆赶回,禀报道:“小姐,奴婢查到了,这句话出自《韩非子·喻老》,意思是说,任何大的变故,都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
徐梦欣点了点头,这句话的含义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先生”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他究竟想要暗示什么?
“秋月,你再去查一查,最近江南一带,有没有发生什么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却影响深远的事情?”徐梦欣再次吩咐道,她的心中隐隐有种预感,或许,答案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
“是,小姐。”秋月再次领命而去。
徐梦欣继续翻阅着书信,她发现,除了这句话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词语,也显得十分突兀,与整封信的风格格格不入。
徐梦欣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她相信,这些词语绝不是随意使用的,它们一定隐藏着某种重要的信息,只是她现在还没有找到解开谜团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