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春色撩人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273更新时间:25/08/04 00:41:53
骤然醒悟的宋芝瑶,白皙面颊瞬间飞上两朵红云,她慌乱地抬手,试图封缄自己不小心泄露的心声。
晚了。
顾齐烷那双深邃如潭的眸子,已经将她所有的窘迫与羞涩尽收眼底,该听的,不该听的,他都听得一清二楚。
宋芝瑶只觉得脸上热气腾腾,恨不得立刻遁地消失。
身上轻柔的衣衫已被褪去,仅剩一件绣着精致花纹的肚兜,遮掩着胸前那片诱人的风光,此刻的宋芝瑶羞愤难当。更让她无地自容的是,眼前这个罪魁祸首,竟然还装模作样地低声询问:
“瑶瑶,可以吗?”
想起之前自己明确拒绝时,他那霸道蛮横的姿态,宋芝瑶心中腹诽:现在才来装正人君子,真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尽管心中怒火中烧,但她还是如同蚊蚋般,轻轻点了点头。
下一刻,室内唯一的亮光——那根燃烧着的红烛,也被无情地吹灭。
宋芝瑶只觉得身子一轻,已被顾齐烷小心翼翼地抱起,轻轻放在柔软的床榻之上。紧接着,一个充满压迫感的身躯,便随之覆了上来。
在摇曳的床帐之中,宋芝瑶突然发出了一声细弱的低吟:“疼……”
黑暗中,顾齐烷的动作戛然而止,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哪里疼?”
“你……你压到我的伤口了。”她结结巴巴地解释道。
顾齐烷闻言,连忙翻身而起,重新点燃了红烛。
借着微弱的光芒,宋芝瑶肩膀上的伤口,依旧完好无损地存在着,没有受到丝毫的压迫和伤害。
经过这么一闹,原本暧昧旖旎的气氛,瞬间消散殆尽。顾齐烷也不敢轻举妄动,生怕真的碰到宋芝瑶的伤口。他只能隔着烛光,神色复杂地凝视着她。
而宋芝瑶则用被子紧紧地裹住自己,只露出一双狡黠的眼睛,仿佛在欣赏一出好戏。
原本打算放过她的顾齐烷,看着她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恶作剧般的念头。他俯身靠近,在她耳边低声轻唤:“瑶瑶……”
紧接着,他又用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说道:“你帮帮我,好不好?”
烛光下,男子原本白皙如玉的肌肤,此刻泛着一层淡淡的粉色,冲淡了他往日里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峻,平添了几分令人心动的魅惑。这是宋芝瑶第一次见到顾齐烷露出如此充满情欲的模样,她仿佛被摄去了心魂,迷迷糊糊地问道:
“怎么……怎么帮你?”
顾齐烷捉住她藏在被子里的手,用低沉沙哑的嗓音,在她耳边诱哄道:“我教你……”
……
不知过了多久,宋芝瑶疲惫地揉着自己酸痛的手腕,一句话也不想说。
而一旁的顾齐烷,则是一脸心满意足的模样,甚至还带着几分明知故问的意味:“怎么了?累了吗?”
简直是厚颜无耻!
宋芝瑶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然后翻过身去,干脆眼不见为净。
顾齐烷见状,喉咙里发出一阵低沉的轻笑,然后伸出手臂,将她紧紧地搂入怀中,顺势握住她那酸痛的手腕,轻轻地替她揉捏着。
“今夜,辛苦瑶瑶了。”他在她耳边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
宋芝瑶顿时羞愤欲死。
她慌忙捂住顾齐烷的嘴,试图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声音中带着一丝恼意:“好了,别说了,我很困,先睡觉吧。”
“好。”顾齐烷顺从地应道,然后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
第二天清晨,顾齐烷依旧如往常一般,在她醒来之前便离开了。宋芝瑶在三七的服侍下穿好衣服,简单梳洗过后,便咬着牙,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向周氏的院子走去。
或许是由于昨日发生的事情,周氏今日对她显得格外亲近,不再像以往那样,带着客气而疏离的态度。
考虑到宋芝瑶身上有伤,周氏也没有多留她,而是让她早些回去休息。
这几日她一直都在帮周氏打理府中的账目,突然闲下来,宋芝瑶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她现在的情况又不允许她随意出门,毕竟对于她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当顾齐烷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宋芝瑶正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唉声叹气。
她抬头看了顾齐烷一眼,又转头看向窗外,确认是白昼之后,有些诧异地问道:“大白天的,你怎么突然来了?是忙完了吗?”
顾齐烷走到她身边,温柔地揉了揉她的头发,轻声说道:“是的,都忙完了。”
“这些日子,朝中那些反对我父亲的大臣,要么选择了保持中立,要么已经离开了京城,现在总算可以稍微休息一段时间了。”
宋芝瑶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发现距离顾清桐离开京城,已经过去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
这也意味着,顾齐烷已经连续忙碌了一个半月。
宋芝瑶一瞬间生出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忍不住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
她想起之前,自己还满心期待着殿试能够早日到来。如今殿试已经结束,宋知书却依旧被关在牢房之中,错过了本该属于他的荣耀时刻。宋芝瑶觉得十分惋惜。
以宋知书的才华,如果没有这一出波折,他必定能够一举成名,飞黄腾达。
宋芝瑶问道:“那我爹娘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顾齐烷回答道:“快了。”
宋芝瑶并不知道顾齐烷口中的“快了”,究竟意味着多久。直到下次她再次听到自己父母的名字,不是从顾齐烷和周氏的口中,而是在大街小巷的百姓口中。
这是顾齐烷刻意安排的。
百姓们开始回忆起当初那位宋大人,是何等为民着想,为官清廉,纷纷称赞宋大人的功德。
宋芝瑶听到这些议论声,一时间有些恍惚。
也有不少人根据这段时间的风向,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想起了宋芝瑶这号人物,纷纷向镇国公府递了拜帖。
但宋芝瑶一个都没有回复。
由于宋芝瑶是女子,百姓们不好过多议论,所以话题很快便转移到了宋知书的身上。
“宋大人那么好的人,生下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做出那等伤天害理之事。”
“对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宋大人为人刚正不阿,宋公子自幼饱读诗书,必定是被人陷害的。”
……
“来来来,你们都过来,我有个亲戚在大理寺任职,他告诉了我这件事的内幕。”
茶馆内,众人纷纷围拢过来,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你们知道为什么宋公子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还一直被关在大牢里,迟迟没有进一步的惩罚吗?”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这件事疑点重重。据说啊,是有人找到了宋公子无辜的证据,这才没有进一步处置。”
“那为什么不把宋公子放出来呢?既然他是无罪的。”
“还不是因为当今圣上,对宋公子他爹心存芥蒂,所以不想让宋公子出来。手下的人又不忍心让这么好一个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黑暗中,这才一直把他关在大牢里。”
“真恶心啊。”
“是啊,这也太恶心了吧。”
众人纷纷散开,虽然爆料的那个人叮嘱过他们不要说出去,但其他人知道了这么一个大秘密,又怎么会轻易地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