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叔,抱!
类别:
幻想言情
作者:
字数:1844更新时间:25/08/04 00:43:39
风中,团团儿的小手紧紧环绕着风里的脖颈,带着几分孩童特有的羞怯。
她偷偷瞥了一眼,发现洋洋在九云怀里安稳地睡着,像一团柔软的棉线,毫无顾忌的模样,反而让团团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团团儿,你看,”风里耐心地用手指点着周围的景色,向她介绍,“枕寒山共有三座主峰,我们现在攀登的是主峰,脚下这条路叫做穿云梯,是直通我们宗门大殿的必经之路。”
巍峨的山峰,静谧的森林,偶尔能看到几处黑瓦白墙的建筑,掩映在云雾缭绕的枝桠间,更显庄严肃穆的气氛。
“这一路,有览山亭可供休憩,也有训诫碑警醒世人。师祖他老人家则住在第三峰——观云峰。如果靠两条腿走,恐怕今天都到不了。不过,宗门各处设有传送法阵,所以——”风里滔滔不绝地说着,团团儿也听得津津有味。
走着走着,风里突然拐进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小路的尽头,隐约可见一座小巧的亭子,亭内闪烁着淡淡的金光。
风里笑着解释道:“所以我们要抄近路,从这里直接去观云峰。”
团团儿有些不相信地问道:“可是亭子后面什么也没有啊。”
“但是有法阵啊。”风里学着团团儿的语气,轻声说道。他抱着团团儿,走进了亭子里。
下一刻,眼前景象骤变,星移斗转。
他们二人已站在一条石板路上,路的尽头出现了一座宽敞的院落。
“哇!”团团儿忍不住发出惊叹。
紧随其后,九云和洋洋也出现在他们身后。
眼前的院门自动打开,风里与九云自觉地走了进去。
主厅之上,一位身着白色道袍、头戴玉冠的中年文士正静静地伫立着。他的衣着与发冠比风里和九云更为繁复精致,显得格外庄重。
这位文士便是清凌子,现任枕寒山掌门,风里和九云都要尊称他一声师祖。
清凌子面容端正,眉毛修长,鬓若刀裁,身姿清瘦挺拔,一缕胡须更增添了几分仙风道骨的气质。
风里在厅外将团团儿放下,洋洋也早已被放在院子里。
三人走进主厅,风里与九云率先恭敬行礼:“见过师祖。”
团团儿捏着自己的衣角,左右张望。她觉得如果不打招呼会显得很不礼貌,但又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眼前这位长者,于是小心翼翼地模仿着他们的语气说道:“伯伯好。”
清凌子看到这个小兔子般稚嫩可爱的娃娃,忍不住轻笑出声。
他温和地问道:“你叫团团儿吗?”
团团儿偷偷地瞥了他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嗯,我叫谢团圆,爹爹都叫我团团儿。伯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呀……是大哥哥告诉你的吗?”
“完蛋!”风里心中暗叫不妙,“忘了告诉小师叔,在师祖面前不能叫我大哥哥。目无尊长,我又要跪三清像了。”
果然,清凌子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但他并没有过多追究此事,而是走上前,慈祥地摸了摸团团儿的头:“不是伯伯,是师尊。来,团团儿,跟我走。”
团团儿是第一次见到清凌子,虽然心中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但毕竟还是陌生,难免有些害怕,不由回头看了一眼风里。
风里连忙点头示意。
团团儿便顺着清凌子轻轻的引导,乖巧地跟着他走了。
清凌子将团团儿带到供奉着三清神像的小殿内,亲自点燃三炷香,递给她:“来,团团儿先上前拜过。”
团团儿听话地接过香,跪在蒲团上,朝着面前庄严肃穆的神像磕头。
她走到供案前,却发现自己够不到香炉。清凌子见状,立即接过香,帮她插在了香炉里。
然后,清凌子温声问道:“团团儿可愿意拜我为师,跟着我学习道法自然,法术仙术?”
团团儿眨了眨眼睛,歪着头,心里嘀咕着:刚才这位伯伯明明都让我叫他师尊了……虽然我不太明白师尊是什么意思,但大概、可能、应该和师父差不多吧?他都让我叫了,怎么现在才问我愿不愿意当他的徒弟呀?
她疑惑地用小手指轻轻搓了搓鼻尖。
但想起谢知文让她认真学习技艺的嘱托,又因为觉得清凌子让她感到很亲切,团团儿决定不去纠结这些奇奇怪怪的大人想法。
她用力地点点头,清脆地回答道:“团团儿愿意。”
清凌子满意地轻“嗯”了一声,说道:“那团团儿给我磕个头,以后就是我的关门弟子了。”
“哦。”团团儿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声,乖乖地给清凌子磕了一个头,“见过师尊。”
清凌子心满意足地牵着团团儿走出了小殿。
风里和九云仍在厅里等候。
清凌子道:“辛苦你们了,早些休息吧。我带团团儿去看看她的新屋子。”
“是。”风里和九云恭敬地应道。
在他们离开前,团团儿依依不舍地向他们挥手告别。
“等明天有空再来看你。”风里用口型悄悄地对团团儿说道。
团团儿开心地点了点头。
清凌子牵着团团儿,向着院子的东厢方向走去。
突然,团团儿感觉有人在注视着她。她猛然回头,看到一棵柳树后面,躲着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正用充满恨意的眼神瞪着她。发现团团儿在看她时,她竟朝着团团儿吐了一口口水。
“呀……”团团儿不明所以,惊呼一声。
“怎么了?”清凌子听到团团儿小小的惊呼声,关切地问道。
那个女孩子却突然消失不见了,团团儿只能摇了摇头:“没什么……”
团团儿的新屋子很大,非常漂亮。
足有四丈宽、六丈长的房间里,摆放着柔软的床榻、崭新的书桌、衣柜、博古架等等,都涂着黑漆。床上堆满了粉色的软枕,四周悬挂着粉色与白色的帷幔,地上铺着柔软的地毯。桌子上摆放着崭新的文房四宝,架子上除了书籍和精美的瓷瓶外,还有一些精致的布老虎、风车和泥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