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妖气现

类别:幻想言情 作者:字数:2352更新时间:25/08/04 00:43:39

李必缓缓自那象征至高权力的龙椅上起身,亲自捧起那精致的木盒,盒中盛放着熠熠生辉的东海珍珠,他面带慈祥的笑容,缓步走向陆星帆与那粉雕玉琢的团团儿。

他将木盒轻轻递到团团儿面前,语气温和道:“朕的鲁元公主啊,最是喜欢这些亮晶晶的小玩意儿,总是缠着朕要上一盒去把玩,今日也赠予团团儿一盒,可好?”

团团儿乌黑的眼珠好奇地盯着那木盒,虽然还未曾亲眼见过盒中之物,但她也隐约知道,这珍珠定然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她的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脆生生道:“多谢陛下厚爱,只是团团儿并不缺少玩物,如此贵重之物,团团儿不能收。”

李必并未强求,只是面含微笑地举着那木盒,静静等待着团团儿改变主意,并未多言一句。

片刻的僵持之后,团团儿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那璀璨光芒的诱惑,伸出肉嘟嘟的小手,轻轻接过了那木盒,小声道:“谢谢。”

木盒入手,沉甸甸的,比团团儿想象中要重上许多,她的小身板微微一晃,险些没有拿稳,不由自主地惊呼了一声。

李必见状,心中更是喜爱,只觉得这小女娃当真乖巧懂事,与自己那刁蛮任性的鲁元公主截然不同,令人忍不住想要多加偏爱。他不由自主地抬起手,轻柔地抚摸着团团儿柔软的发顶。

团团儿收下了李必的礼物,再加上他方才一直对团团儿颇为照顾,陆星帆紧绷的面容也稍稍缓和,眉宇间的冷意消散了些许。

李必这才缓缓开口道:“朕的母后常年虔心礼佛,对灵山寺的众僧侣信任有加。然而,去年灵山寺的老方丈不幸圆寂,寺中换了新的主持,朕观其言行,总觉得此人在攀附权贵、钻营算计上的心思,远胜于对佛法的钻研。对于他极力举荐的这位所谓的大师,朕实在难以信任。还请各位仙师能够出手相助,替朕仔细甄别一番。”

陆星帆略作思忖,低下头,轻声询问团团儿:“团团儿,你可还想去齐王府?”

“……想。”虽然心中对李适已经产生了一丝不喜,但团团儿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能够亲眼看一看那座本应属于自己的家——齐王府,她的心中还怀揣着一丝渺茫的希望。

或许,李适只是暂时还没有认出自己呢?

说不定,在齐王府的某个角落里,还残留着一些属于娘亲的痕迹呢?

“既然如此,我们便勉为其难地去走上一遭。”陆星帆语气淡淡地说道。

李必闻言,面露喜色,笑着说道:“多谢小仙师。”

他转过身,看向一旁的高沧海,吩咐道:“高沧海,你去取一块刻有‘如朕亲临’的金牌,带着几位小仙师前往齐王府,一切事务皆听从几位小仙师的安排,绝不允许齐王再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

高沧海恭敬地领命道:“是,陛下。”

待高沧海将他们领到齐王府时,王府内正是一片喧嚣热闹的景象。

他们还未真正踏入王府的大门,便看到那朱红色的厚重木门大敞四开,一股浓烈而刺鼻的白色烟雾,正肆无忌惮地从府邸内部弥漫而出,缓缓升腾至半空之中,将府中的下人们呛得四处奔逃,咳嗽声此起彼伏,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齐王府突发了火灾。

在这令人窒息的烟雾缭绕之中,有几个身穿僧袍的和尚,却显得格外自在。

为首的那人,身披一件光彩夺目的七宝袈裟,手中捻着一串圆润饱满的玛瑙佛珠,生得一副肥头大耳的模样,说得好听些是颇具福相,说得难听些,简直就像一头臃肿的肥猪。

他紧闭着双眼,口中念念有词,不停地诵念着经文。

这肥头大耳的和尚,正是灵山寺主持极力向太后举荐的那位云游四方的大师,法号慧明。其余几个年轻的和尚,都是他的弟子。

罗金宝紧紧依偎在齐王李适的身旁,如同小鸟依人一般,手中紧紧捏着一方精致的帕子,捂着口鼻,娇声对李适说道:“殿下,这烟雾实在太呛人了。若是长时间待在这里,会不会对殿下的身体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不如我们先到外面避一避吧,将这位大师留在此地做法便是。”

李适看着她那张被烟雾呛得惨白的小脸,却依旧关心着自己,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感动之情,柔声说道:“宝儿的身体也同样经不起这烟雾的侵扰,我们还是先到外面去吧。”

就在他们二人正准备悄悄溜走的时候,一直闭着眼睛的慧明突然缓缓睁开了双眼,语气不容置疑地说道:“还请齐王与王妃留在此处,切勿随意走动。这府中弥漫的烟雾,都是自佛前借来的香火,只会滋养人,绝不会伤害人。至于呛人的感觉嘛,还请二位贵人稍稍忍耐片刻,毕竟这次事件的苦主是您二位,那崔氏生前对您二位纠缠不休,死后依旧不肯放过。若是二位贵人避开了这香火的熏陶,导致驱鬼失败,贫僧也实在不好向太后娘娘交代。”

他称呼罗金宝为王妃,刻意隐去了那个让她一直耿耿于怀的“侧”字,将罗金宝哄得心情舒畅了许多。

她勉强压制住自己想要微微上翘的嘴角,再次依偎在李适的耳边,语气轻柔而充满期盼地说道:“既然大师都这样说了,为了殿下,妾身可以忍耐,也请殿下为了自己的身体,稍微忍耐一下,好不好?”

李适自然是百依百顺,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好,为了宝儿,我陪宝儿一起忍耐。”

就在这个时候,高沧海一只脚迈进了院子,脸上堆满了笑容,说道:“哟,齐王殿下,罗侧妃,府中这是在做什么呢?奴婢奉了陛下的命令,带着枕寒山的几位小……”

他的话还未说完,慧明突然双目圆睁,怒声呵斥道:“快将你的脚收回去,莫要踏入这院中,破坏了贫僧精心布置的法阵!”

高沧海的身体顿时僵在了原地。

“收回去!”李适狠狠地瞪了高沧海一眼,恼怒地说道。

高沧海无奈,只好默默地将自己的脚收了回去,站在抄手游廊里。

李适顺着高沧海的身后望去,便看到陆星帆正神色冰冷地注视着自己,手中牵着一个正四处张望的孩童,正是团团儿,团团儿的身旁紧紧地依偎着洋洋,九云则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一般,静静地守护在他们的身后。

李适冷哼一声,语气不善地说道:“高公公带着这群小娃娃来本王的府上做什么?若是想踏青游玩,应该去京郊才是。”

高沧海继续赔笑着说道:“齐王殿下,毕竟陛下和您是同胞兄弟,手足情深,即使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口角,陛下心里还是放心不下您,特意命奴婢将枕寒山的几位小仙师带来,看看您府上的鬼怪驱除得如何了。”

虽然嘴上说着好听的话,但齐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倔驴,高沧海的心里可是清清楚楚的。

为了不被他像一头受惊的野驴一样尥蹶子踹,高沧海一边好声好气地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展示出了手中的那块金制令牌。

看到那块金光闪闪的令牌,李适虽然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忍气吞声地将他们放了进来,但语气依旧充满着怒意:“既然来了,那就好好看着,不过就是一个崔氏而已,她活着的时候都没能搅乱齐王府,死了还想凭借一己之力,将我的王府闹得鸡犬不宁吗?哼,不出半个时辰,大师定会让她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