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爹爹威武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915更新时间:25/09/08 22:43:23


书房

林云沐推门而入,就见林念双一脸愁容,她心下纳闷。

“爹,您找我?”林云沐问道。

听到林云沐声音,林念双抬头朝她看过去,面色凝重。

“你那个面食作坊如今如何了?”林念双问道。

没想到林念双居然问这个,林云沐道:“从账上看,作坊运行正常,如今又扩大了一倍,供应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林念双叹了口气道:“边关将士的粮食不能断,但今年天灾,国库的粮食也已经耗尽,但今年的粮食还有几个月才能收获,届时,大部分地区经历天灾,或许今年粮食并不多。”

“那面食能够大大节约大米消耗,也能让人吃饱,微之,若是将这配方技术交给百姓,你觉得如何?”林念双问道。

这个是林云沐自己想出来的,如今靠着这个,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就这么平白让出去,恐怕是个人都觉得心里不舒服。

但朝廷有朝廷的考量,与其朝廷无限救济,不如让他们自己学会,当然,好吃懒做之人,不在考虑范围。

“爹,我没意见。”林云沐想都没想便同意了,这回,落到林念双诧异,原本以为,她会舍不得。

“你不考虑考虑?虽然我是你父亲,但我也尊重你的意愿。”林念双说道。

“不用考虑,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过爹,边关将士的供应必须得是我的面食工坊出去,这一点,可要跟皇上说清楚啊。”林云沐强调道。

林念双道:“放心,这个不会变,从前如何,今后还是一样。”

【那就行了呗,反正底层百姓学会,是为了填饱肚子,也不影响我赚有钱人的钱啊,大夏有钱的,怎么会来学,大不了就是以后有点竞争了而已。】

【就像在现代,这些东西可都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想学美食的,都有机会学习与尝试,不然怎么会有美食学院呢,对了,学院。】突然,林云沐灵光一现,想到学院一事。

“对了爹,我有个想法。”林云沐说道。

林念双看向她,以为她想要反悔,“什么想法?”

“爹,您觉得,如今的学院如何?”林云沐问道。

林念双想了想,觉得没什么问题,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并且科举制度在大夏已经逐渐完善。

“你想说什么?”林念双问道。

林云沐神秘一笑,“爹,现在的学院,太过单一,而且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奔着入仕而去的,多少人名落孙山,从此郁郁寡欢的。”

林云沐这么一说,林念双也点头,但自古读书,不就是为了入仕,尤其是普通百姓,读书才有出头之日。

“爹,我觉得,可以开设各种学堂,其实有不少人,读书不是为了入仕,对当官也没有兴趣,不过是如今的社会如此,大部分人只能随大流。”林云沐说道。

林念双没有打断她说的话,而是静听她接下来所言。

林云沐接着道:“不止启蒙,学四书五经,还可以开设其他学科,例如工匠,食品,纺织,刺绣等等。”

林云沐举了几个例子,当然,还有很多门学科,可以在后期慢慢增设,随着林云沐侃侃而谈,林念双由震惊变得逐渐平静。

等她说完,林念双才道:“你可知你说的这些,大都不被世人所接受,就拿你所说的工匠。”

“这是手艺人,他们是不会轻易把手艺传出,都是代代相传,或者收徒弟,像这般广开学堂教授,他们会觉得被抢了饭碗,如何肯传授出来。”林念双解释道。

林云沐也知道,想要增设其他学科,难于登天,可难,并不代表不能做。

“爹,可以在京城先行试验,至于教授的先生,工匠可从工部调人,但在京城学出去的学子,必须为朝廷所开设的学堂任职满三年后,才能自行选择是离开自己去开店铺,还是继续留下任职。”林云沐说道。

只要有了种子,她相信,星火总会燎原,只要能够坚持。

“此事,你写个折子……”林念双说道。

“那什么,爹,我还有事,折子的事就劳烦您了,我先走啦。”一听写折子,林云沐噌地一下从位置上站起来,没等林念双说完话呢,转身就跑了。

看到她这么怕写奏折,林念双无奈地摇头,但还是命人研磨,他得把这样的想法写下来,呈上去。

林云沐说得没错,只有百姓多几种谋生的手段,遇上天灾时,也能想到更多的法子,而不是坐地等死,只能等朝廷救援。

毕竟天灾何时降临,谁也无法预料,山高路远,朝廷的救援也不能及时赶到。

在朝廷救援赶到之前,需要的,是他们能够自救,不过想到林云沐那些大胆的想法,恐怕没有几十上百年的沉淀,难以看到成效。

但不管怎么说,有的事,就要有人开那个头去做,才能知道,此事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翌日

林云沐让林念双给她请了假,与吕承志带着人前往试验种植杂交水稻的良田。

坐了半天的马车,才抵达目的地。

“这个村叫木溪河,也是距离京城最大的一个村子,那边划了一亩良田出来,种植杂交水稻,有专门的人看护,如今已长成幼苗播种下去。”吕承志介绍道。

他们没有进村,而是直接在路边下了马车,从这里走过去是田埂小路,马车过不去。

吕承志指着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为她讲解,两人也一边往那个方向走。

林云沐大概扫了一眼,微微蹙眉,“吕尚书,这秧苗种得太密了吧。”

他们已经走到正中间,有正在除草的百姓听到她的话,立刻反驳。

“大人有所不知,原本粮产收获不丰,若是不种密一点,那就会少很多的粮食,这样一来,收获得就更少了,自然是种得密一点,结出来的粮食多一穗,那就多一穗的粮食。”那人说道。

这是人固有思维,总以为,两根秧苗结的果会比一根秧苗结的果多一倍,实际上,真的如此?

林云沐摇头道:“此言差矣。”

所有人都看向林云沐,只听她道:“若是种得太密,会导致括叶片相互遮光,田间通风受阻,授粉机率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水分失调,病虫害加重等问题。”

“大人,您种过地吗?”那人不服气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