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银钱开路,铺子到手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42更新时间:25/09/14 02:00:32
“无妨,不过是举手之劳,纵然他不允,于我亦无丝毫损失。”宁宴这般想着,便径直去寻张兴本。令她颇感意外的是,张兴本竟毫不迟疑,当即递给她五百两银票。“宁姑娘,你不来寻我,我亦正欲派人去请你。这点薄仪,是你此番劳碌的报酬。”
这突如其来的馈赠,让宁宴心中涌起一丝诧异。“日后还请宁姑娘在将军面前,为我多说几句好话。”
原来是为了此事。宁宴不再推辞,坦然收下了这笔钱。
“定当,定当。”宁宴躬身应允。
张兴本紧接着问道:“既已拿到身契,宁姑娘你一家人,日后有何打算?”
宁宴坦然相告:“我等打算开设一间小食铺。”
“小食铺……”张兴本若有所思,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倒是巧了,我恰好有一处闲置的铺面,前店后院,位置更是绝佳。柳占,你应是知晓那里的。”
柳占闻言,脸上顿时泛起难以置信的惊喜,他激动地看向张兴本:“老爷,您……您竟肯租给我们?”
“都是自家兄弟,何须如此客气。”张兴本爽朗一笑。
“那真是万分感谢了。”宁宴亦是笑语盈盈。
张兴本离开后,柳占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他凑近宁宴,低声问道:“阿宴,你莫不是用什么法子‘威胁’他了?否则,他怎会如此慷慨,主动送钱?”
“怎么会呢。”宁宴将沉甸甸的银票小心地收好,“现在无需纠结于缘由,既已得钱,我们便先收下。待日后真相大白,我们再行计较不迟。”
“嗯嗯,眼下最要紧的是找个合适的铺子。”柳叶雀跃地插话道,“你们说,爹娘和哥哥回来,看到我们已经开了铺子,会是什么表情?”
“还能是什么表情,自然是欢喜非常。”柳占笑呵呵地猜测。
“我倒觉得娘会激动得落泪,是喜极而泣的那种。”柳叶说着,亲昵地搂住宁宴,在她脸上连连亲了几口,“全都要靠我们阿宴了,我们现在可是自由人了!”
三人说笑着,便一同走上街头,准备开始他们的寻铺之旅。
街上人潮涌动,车水马龙,一派热闹景象。宁宴三人按照张兴本的指引,找到了那处他提到的铺子。这间铺面原是做布匹生意的,不久前才被张家收回,此刻正空置着。
他们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环顾四周的环境,一致认为这里地段绝佳,简直是无可挑剔。
“虽然后院面积不大,但也有三间屋子,足够我们一家人居住了。”柳叶兴奋地跑来跑去,她拉着宁宴的手,满心欢喜地说:“阿宴,我们两人可以住大房间,剩下的给爹娘和哥哥。”
宁宴被她那份纯粹的快乐所感染,也不由得跟着笑了起来。
“柳占。”一名张家的管事,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小跑着过来。“老爷让我把钥匙送过来。”
“还有这份租赁契约,待你签了字,这铺子便正式归你们了。”管事说完,话锋一转,看向宁宴,立刻躬身行礼,“宁小姐安好。”
宁宴微不可见地挑了挑眉。过去,张家的人可从未对她如此恭敬客气过。
“你们这是要开铺子啦?”一位挑着馒头的大婶停下脚步,笑容满面地与他们打招呼,“你们打算做什么营生?”
宁宴回道:“准备做些小食。”
“哦哦,那可真是好,真好。”大婶说着,顺手递了一个刚出笼的馒头给宁宴,“你尝尝我做的馒头,若是日后铺子里用得上,随时来找我。”她指了指身后,“我就住在后面的巷子里,姓马。”
宁宴笑着接过馒头,目光无意间扫过马大婶的右手。马大婶呵呵一笑,解释道:“年轻时跑船,小指不小心被夹断了。”
宁宴点点头,尝了一口馒头,由衷赞道:“这馒头真好吃。”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马大婶又问道。
“宁宴。”
马大婶正欲躬身挑起担子,听到这个名字,却又停了下来,她惊讶地看着宁宴:“你……你就是那位帮助金树,为他姐姐伸冤的宁姑娘?”
宁宴轻微地点了点头。
“牡丹那孩子,也是个可怜人,为人善良。”马大婶感叹道,“不过,能离开也好,对她来说,活着太过辛苦了。”
马大婶说着,身子有些颤巍地挑起担子,慢慢走远了。
宁宴将馒头分成三份,三人坐在铺子门口,一边吃着,一边商量着接下来的装修事宜。
“将军……回去了?”柳叶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宁宴也不清楚,更懒得去关心。
到了下午,他们便请人来开始着手修缮。事情并不算多,主要是添置些家具。柳叶已是迫不及待想要住进去了。
“我们的户籍。”柳占从县衙回来,脸上带着一丝喜悦,他举着刚办好的户籍,展示给宁宴和柳叶看,“这是我们全家人的!”
柳叶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柳占打趣道:“你认得几个字?还看得这么认真。”
“我当然认得,这是我的名字,这是你的。”柳叶说着,忽然想起什么,她转头看向宁宴,“阿宴,你什么时候学会认字的?”她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宁宴最近常常捧着书本阅读,甚至还托张兴本弄来了《大周律》研读。那是一本厚重的书,她曾偷偷翻看过,却一个字也认不得。
柳占也好奇地望着宁宴。他们三人,只有柳占小时候跟着二少爷去学堂时,勉强认得几十个字。
“我……我是跟着张小姐学的。”宁宴轻咳一声,试图掩饰那一瞬间的尴尬,她差点忘记了原主原本是不识字的。“读书识字,看得越多,认识的字自然就越多,关键是要多看,多读。”
柳叶和柳占听了,只是“哦”了一声,似乎并未完全理解,但也没有深究。
“下午我们就搬过去住,爹娘过两天就回来了。”柳占说着,招呼道,“走,我们回家收拾东西去。”
三人收拾好行李,便兴冲冲地搬到了铺子后面的院子里安顿下来。
柳叶依旧是那般兴奋,她拉着宁宴就往菜市场赶,说什么也要亲自下厨,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好好好,知道了,我去洗把脸。”宁宴被她缠得没办法,只得应下,“明天我们先把菜单定下来,问问姨妈擅长做什么,你又擅长做什么,想清楚了,再慢慢准备食材。”
柳叶掰着手指,开始数落自己拿手的小食,列举了一大堆精巧的糕点。
“这些都太复杂了,我们先挑一些做法简单,但又显得精贵的点心来做。”宁宴提议道。
“你说得有道理。至于早餐的辣汤、冰镇豆花,还有娘做的饼子,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宁宴颔首,她心中其实已经算过一笔账了。一家五口人,就靠着这样一个小小买卖,能否支撑起房租和日常开销,她还心存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