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疑案追踪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075更新时间:25/09/14 02:00:32

“总算是挣脱了那该死的绳索,贫道才得以脱身。”张四海一脸愤懑,猛灌了半壶茶水,才稍稍平息了胸中的怒火。

余道林狐疑地望着他,疑惑道:“你究竟是如何出来的?我检查过藏书塔,外面的门明明是锁着的。”

“没锁啊,我从里面一拉就开了。”张四海脸上露出古怪的神情,“我说的是实话,绝无虚言。”

余道林自然不信,怀疑的目光如影随形,牢牢锁定了张四海。

“宁镖头,您总该相信贫道吧?”张四海脸色苍白,带着恳求,“我难道还会主动请您来调查自己不成?”

一旁的清心道人连忙安抚他:“师兄,不必如此焦急。凶手已经抓到了,是无为道人。两位镖头和你是在开玩笑罢了。”

听到这话,张四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后又将满腔的怒火倾泻到无为道人身上,詈骂声不绝于耳。

宁宴将那颗闪耀着柔和光芒的夜明珠递还给他,“这是你的夜明珠,好生保管。”

失而复得的珍宝让张四海激动不已,他几乎热泪盈眶,连声致谢,随即小心翼翼地将其送回塔内,妥善锁好。

待他回到公堂之时,宁宴和裴延等人早已先行离开。他带着满腹不解,询问清心道人:“他们……他们没留下什么话吗?”

清心道人茫然地摇了摇头:“他们说,待到衙门升堂审理此案时,再行告知。”

“真是奇怪。”张四海挠了挠头,不解地嘀咕道,“连酬劳也不拿了吗?”

“回房休息吧,我给你烧些热水,你好好洗个澡,睡一觉。”清心道人含笑说道,“案件自有衙门审理,我们不必再操心了,总会有个说法的。”

张四海觉得师弟说得有理,便不再纠结。

这一等待,便是足足半个月的光景。张四海怎么也未曾料到,这半个月的等待,竟然如此漫长。

终于,县衙送来了升堂的通知,要求清风观所有道士到场。

张四海和清心道人带着两名年轻道童,还有一条忠诚的看门狗,一同前往县衙。他们到达时,衙门口的百姓尚不算多。然而,短短一刻钟的时间,此处便被熙攘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张四海不无惊讶地嘟囔道。

他活了半辈子,从未见过衙门审案会吸引如此众多的百姓前来围观,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庆典。

“因为这是宁宴的案子。”有人在外围听到了他的疑问,于是顺势解答道:“上次宁宴在公堂上辨析案情,听着实在太过瘾了。”

张四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在众人的闲谈声中,王县令带领着县衙的捕快们,鱼贯走上了公堂。

无为道人被押上了公堂。半个月的时间,他消瘦了不少,但身上却并未留下太多明显的伤痕。这并非因为秦三未曾对其用刑,而是裴延特意打了招呼,不许动用酷刑。

王县令拿出卷宗,逐字逐句地宣读了一遍,然后目光锐利地逼视着无为道人,询问他是否认罪。

“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凶器至今未曾找到,你们也查不清我的作案动机,贫道自然不会认罪。”无为道人端坐好身子,开始盘腿打坐。

“即便前面两桩命案的凶器未曾找到,可赤阳子和纯阳子这两位道友的死,你难道还要抵赖吗?”王县令厉声质问,“当时余道林跟踪在你身后,虽说跟丢了,但那片林子里只有你和那两位死者,除了你,还能有谁?”

面对县令的质问,无为道人沉默了。

公堂之外,百姓们也开始窃窃私语:“没有凶器,又没有查明动机,可见证据不足。这样定罪,确实有些说不通。”

“衙门办事向来如此,抓大放小,总也抓不住重点。”

王县令听到外面的议论,冲着人群大声喝道:“都给我安静!”

就在此时,人群中有人兴奋地喊道:“宁宴来了!宁镖头来了!”

紧接着,宁宴的身影从分开的人群中悠然走出,踏入了公堂。有人迫不及待地朝着她喊道:“宁镖头,快说说案子吧,我们都好奇极了!”

“是啊,一下子死了四个道士,听说还都是道央山的土匪!”

宁宴朝着众人拱了拱手,表示问候。

乔路的目光愤愤地落在宁宴的脸上。这个案子明明是他付出了更多的心力,可如今,所有人的目光似乎都只聚焦在宁宴身上。

“她在这起案子里究竟做了什么?连张四海失踪的事情,她都没能找到,张四海不也是自己回来的吗?”乔路心中充满了不忿,暗自腹诽道,“她分明就是来骗钱的。听说还狮子大开口要价五十两,也只有张四海这种傻乎乎的道士才会给她钱。不如直接报官,我们办案肯定比她漂亮得多。”

“大人。”宁宴看向王县令,又拱了拱手,“关于此案,在下有些话想说。”

王县令此刻不敢对宁宴有丝毫怠慢,上次的板子之痛,他至今记忆犹新,旧伤似乎还在隐隐作痛。他点了点头,问道:“您当初打了招呼要求延后升堂,不知是为何缘故?”

张四海这才得知,原来这半个月的漫长等待,竟然是宁宴的主意。

“延后升堂的目的,是为了确认一些关键信息。如今,这起案件背后所牵涉的层面,早已远超过那四位死去的道士本身的重要性。”

王县令闻言一怔,不解地追问道:“什么层面?”

宁宴缓缓取出一张纸,纸上赫然画着一颗夜明珠的图案。“此案,应当从清风观丢失的那颗珍贵夜明珠开始说起。”

她开始向众人详细介绍夜明珠的来历以及它所蕴含的重要意义。

“夜明珠,实则有两颗。一颗珍藏在清风观,另一颗,则在裴将军的手中。”

王县令听得微微一愣,而在场的众人也并未完全理解。

“这半个月的等待,便是为了等候裴将军那颗夜明珠的下落。他已派人回京确认他的夜明珠是否还在,而那个人,昨天才刚刚抵达子宁县,经过确认,裴将军的夜明珠……也不翼而飞了。”

公堂内外,所有人都不由得陷入了困惑之中。王县令更是急切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两颗夜明珠,都被人盗走了?”

宁宴缓缓点了点头。

“这……这究竟是为何?夜明珠虽然珍贵,但终究也只是一颗珠子罢了。”

“因为,有人企图利用这两颗夜明珠,栽赃陷害裴将军通敌叛国,从而要他的性命!”宁宴的声音陡然拔高,掷地有声。

王县令闻言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竟有此事?!”

就在此时,裴延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公堂,在他人的引领下落座。

王县令迫不及待地转向裴延,急切地向他确认:“将军,此事……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