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妖道自曝身世惑!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38更新时间:25/09/14 02:00:32

玉真道人咳出一颗破碎的牙齿,面色因痛苦而扭曲,他盯着宁宴,声音嘶哑:“看在你的面子上,贫道今日便不与你们计较了。”

宁宴闻言,发出一声轻蔑的嗤笑,反问道:“你想如何计较?莫非是想再去杀几个人,来平息你心中的这口恶气?”

玉真道人只是冷笑一声,并未作答。

宁宴仔细打量着眼前之人,方才已仔细检查过,确认其并未易容。此人实际年纪并不算大,目测约莫四十几岁。他身着一袭黑色的长袍,身量中等,身形清瘦,但那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透露出几分精明与狡黠。

“该杀之人,贫道早已杀尽,再杀已无任何乐趣。”玉真道人随意地擦拭着脸颊上的血迹,目光悠悠地望向宁宴,“只是没想到,今日原本还能与你再玩一场大的,你这小捕头倒是颇为机灵,竟然将我给擒住了。”

他表现得毫不慌乱,言语间带着一丝嬉笑,整个人显得极其放松。

“谬赞了,若真如你所言那般聪明,我便该早些将你捉拿归案。”宁宴开门见山地问道,“说吧,你究竟为何要杀害那三个人?”

玉真道人耸了耸肩,漫不经心地回答:“你不是已经查到了吗?他们偶然闯入了贫道的私有矿洞,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贫道早就想将他们灭口,只是手中事务繁多,一直抽不开身罢了。”

“还有什么想问的?为何今日要假扮太子,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表那罪己诏?”

宁宴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想追问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但玉真道人转瞬之间便将话题岔开,显然不愿深入谈论此事。对此,宁宴并不急切。毕竟人已被她掌控在手中,有的是时间和办法让他开口。

“贫道所言非虚,那太子和他那个不学无术的父皇,当真是毫无作为。贫道今日行此举,实乃大善之举,是帮他们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反省。”

“同时,也是让天下百姓都能清楚地认清,这两个只会贪图享乐、毫无建树的酒囊饭袋。”

宁宴与身旁的裴延交换了一个眼神。裴延紧接着问道:“你身为一个杀人如麻的凶手,竟然还口口声声说着家国大义,忧心天下苍生?”

一旁的余道林更是啐了一口,斥责道:“虚伪!”

玉真道人闻言,发出一阵狂笑:“当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贫道身为出家人,心中自然装着天下百姓,这一点并无任何奇怪之处。”

裴延不愿再听他这番歪理邪说。他深知,今日他以太子的身份闹出这么一出戏,后续的麻烦恐怕会接踵而至。极有可能,京城的百姓会因此而引发一场暴乱。毕竟,被称作“太子”的他,今日可是说出了许多绝对不能让天下人知晓的秘密。

这些秘密一旦通过百姓们的口耳相传,必将酿成大祸。

因此,他已无暇再与玉真道人在此闲扯,必须赶在事情发生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所以,那三名受害者,在你的矿洞中究竟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以至于你不得不放下手头所有的事务,亲自追杀他们千里而来?”裴延继续追问道。

玉真道人闻言,再次笑了起来,笑得前仰后合,浑然不顾形象。

“此事说来话长,不知各位是否愿意倾听?又是否敢于倾听!”

余道林见状,大声呵斥道:“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不敢听的,尽管说来!”

“那请各位移步入座,贫道便将此事慢慢道来。”

众人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不免犯嘀咕,不知道玉真道人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沈思行挑了挑眉,猜测道:“难道此事与您肩头的那个‘烈焰’标志有关?”

这正是他们必须要查明玉真道人身份的重要原因之一。宁宴肩头的那个神秘标志至今未曾解决,时刻都伴随着潜在的危险,而当初他们查到的最后一条线索,似乎就与玉真道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哈哈。”玉真道人看向宁宴,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宁捕头,你是否感到十分害怕?时时刻刻都担心自己会突然自燃,然后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

宁宴毫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回击道:“我只希望今天能够平安无事,只要我能安然度过今日,我便有一百种方法让你在我死之前,先行一步。”

玉真道人闻言,只是笑了笑。

“宁捕头,何必总是动不动就提‘杀人’二字呢?毕竟,你与贫道之间,早有渊源。听完接下来的故事,你便不会舍得杀我了。”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宁宴,然后不经意地点了点自己的肩头,“你肩头上的那个标志,正是贫道亲手刻上去的。”玉真道人语气中充满了得意,“那是在你四岁的时候,你应当已经记不得了吧?”

宁宴闻言,不禁皱紧了眉头,她着实没想到玉真道人会如此直截了当地道出此事。

“不然,你以为你为何会被你的姨母接走?那也是贫道通知她的。”

“你认识我?”宁宴眉头紧锁,心中的疑惑更深。

“当然认识。你是贫道看着长大的。”玉真道人比划了一下,“你这么大点的时候,还在襁褓之中,贫道就已经认识你了。”

“这是什么意思?你认识我们大小姐,那你还敢在她身上刻下‘烈焰’标志?”金树怒火中烧,大声质问道,“你说话给我说清楚!”

玉真道人倚靠在墙壁上,微微喘着气,继续说道:“十几年前,宁王起兵造反之事,你们都是知道的吧?那时候,马屿县的县令有两位千金。”

“大女儿出事后便音讯全无,而二女儿……”他看向宁宴,继续说道,“也就是宁捕头的母亲,在逃难途中被人所救,并且为其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便是宁宴。”

“很巧,贫道恰好认识这个人,也就是你的父亲。”玉真道人语出惊人,“你的父亲,也与此案,甚至与眼前的一切,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宁宴闻言,心中暗自震惊。她从未料到,玉真道人竟然会知晓如此多的秘密。

当年,周玉清在与姐姐周玉露失散时,便已身受重伤。随后,她被人所救,半年之后,她与那位救命恩人情投意合,并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便是如今的宁宴。而周玉清,正是宁宴的亲生母亲。

众人听着玉真道人讲述宁宴的身世,非但没有感到丝毫的兴奋与高兴,反而随着他的叙述,心情越发沉重。就连一向敦厚老实的金树,也不禁联想到了某种可怕的可能。

“宁宴,宁王……那个老不死的驴,你说的这个救命恩人,该不会就是宁王吧?”

玉真道人看着金树脸上那错愕的表情,发出一阵意味深长的笑声,“你这小胖子,平时看着笨头笨脑的,没想到,脑子倒也不算太笨嘛。”

金树猛地站起身来,脱口而出:“你!”他又转向宁宴,急切地问道:“大小姐,你相信他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