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夜自习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72更新时间:25/09/14 02:00:58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结束了一天的喧嚣,201室的住户们各自忙碌着。洗刷的声响渐渐停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饭菜香。方程和肖涌志这对好兄弟,却并未像往常一样加入到饭后的闲聊中,而是默默地开始了他们的“厨房夜校”。

肖涌志小心翼翼地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纸箱,里面装着他视为珍宝的“教材”——那是齐希烛借给他的几本焊接专业书籍。为了避免油污沾染,他特意找来两张旧报纸,仔细地铺在餐桌上,这才如获至宝般地将书本取出,一字排开:《焊接原理》、《焊接工艺》、《焊接结构学》,书页泛黄,带着岁月的痕迹,却被保存得异常完好,没有一丝褶皱,各种颜色的笔迹在上面跳跃,标注着重点,密密麻麻的笔记更是记录着学习的心得。

“啧啧,齐工真是个爱书之人啊!”肖涌志一边赞叹,一边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凭借着学生时代扎实的基础,以及这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他竟然渐渐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深秋的夜晚,寒意渐浓。201室是栋老旧的筒子楼,木质窗框早已不再严丝合缝,丝丝寒风见缝插针地往里钻。白天做饭时,热气尚能驱散寒意,但此时却让人感到阵阵凉意。方程和肖涌志戴上帽子,穿上厚厚的棉拖鞋,一边认真研读,一边低声交流,探讨着书中的奥秘。

屋内的其他人,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学习的热情,自觉地放低了说话的声音,就连电视的音量也调小了许多,生怕打扰到他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章路默默地为他们添置了一盏台灯,柔和的光芒驱散了厨房的昏暗。王琴孜更是找出一张旧褥子,缝上挂绳,挂在窗户上,聊以抵挡凛冽的寒风。

每当小天天入睡后,章路都会轻声呼唤方程回屋。小家伙睡觉有个怪癖,必须在绝对黑暗的环境中听着睡前故事才能安然入睡。哪怕有一丝光亮,他都会睁着大眼睛,毫无睡意。这也就成了方程被迫“流放”到厨房苦读的原因。

渐渐地,肖盈盈也加入了他们的“夜自习”。她在二哥身边挤出一小块空地,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书籍。《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她一会儿看得眉开眼笑,一会儿又偷偷抹眼泪,但始终保持着安静,生怕影响到哥哥的学习。

有志者,事竟成。在分厂组织的技能培训选拔中,肖涌志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力压群雄,夺得桂冠。他的理论和实操成绩都遥遥领先,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分厂的领导们更是喜出望外,他们一直知道肖涌志技术过硬,却没想到他的理论水平也如此出色。试卷上的基础题自然不在话下,就连几道难度颇高的拓展题,他也答得头头是道。

苏福华得知肖涌志的成绩后,更是得意忘形,比自己得了奖还高兴。他昂首阔步,翘着胡子,逢人便夸耀自己的得意门生,全然不顾肖涌志是否会感到难为情。

选拔结果公布后,肖涌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齐希烛借给他的书,用牛皮纸仔仔细细地包好,装进一个干净的塑料袋里。思忖片刻,他又跑到附近的小卖部,精心挑选了一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一并放进袋子里,准备一大早就还给齐希烛。

清晨,阳光洒在车间的窗台上。肖涌志找到正在工作的齐希烛,将手中的袋子递了过去,真诚地向她表达感谢和祝贺。

“齐工,谢谢你借给我的书,这次能取得好成绩,多亏了你的帮助。”

齐希烛也替肖涌志感到高兴,由衷地为他祝贺。事实证明,她没有看错人,这个年轻人不仅聪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她并没有急着收回书,而是将袋子推了回去,温和地说:“不用急着还,你先看着吧。你不是说要准备成人高考吗?这些书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肖涌志的手僵在半空中,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那……我……”他有些语无伦次,“我还不知道成人高考都要考什么呢。”

齐希烛立刻自告奋勇地说:“这个包在我身上,我帮你找资料。”

“那怎么好意思……可真是太好了!”一向能说会道、伶牙俐齿的肖涌志,此时却变得像个笨嘴拙舌的小学生,涨红着脸说,“又得麻烦你了!”

“小事情,不麻烦。”齐希烛真心觉得能帮上忙是件开心的事,毕竟在车间里,难得遇到一个能聊得来的人。

肖涌志感到有些紧张,他握紧拳头,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从袋子里拿出巧克力,递给齐希烛:“这个送给你,我就是想谢谢你,没别的意思,你别多想,真的。”

齐希烛下意识地想要推辞,肖涌志却不容她拒绝,将巧克力塞进她的怀里,急切地说:“你快收起来,别让人看见,不好。”

齐希烛白皙的脸颊上飞起两朵红云,她轻轻地“嗯”了一声,抱着巧克力,快步走向自己的工具箱,一颗心怦怦直跳。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想多了。

光阴荏苒,转眼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201室的住户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擦窗户、扫地板、清洗厨房……大家齐心协力,要把家里打扫得焕然一新,迎接新年的到来。

章路把家里的灶台桌柜擦拭得一尘不染,锅碗瓢盆也闪耀着光泽。虽然家里有个黏人的小家伙,但她始终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整洁有序。

方程家住在邻市,平时周末都会回老丈人家,过年更是早早地带着妻儿回老家团聚。

就连平时爱唠叨的杜梅,骂人的声音都小了许多。过年前,她找了个“站床子”的活儿,给人家卖内衣,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才得空回家。

这段时间,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落在了李彩英的肩上。她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准备年货,忙得不可开交。

“床子”是东北地区对摊位的俗称。“站床子”就是在摊位上卖货,通常需要从早站到晚,很少有休息的时间。

过年了,人们都喜欢换身新内衣,寓意着辞旧迎新,所以卖内衣的生意也格外红火。

杜梅这个月收入颇丰,心情也随之大好,拿出不少钱来置办年货。

肖家自然是最忙碌的。不仅因为家里人口众多,事情繁杂,还因为今年要在家里招待亲家一家人。

李讯纺的父母托肖宏毅带话给肖家老两口,说过年要来拜年。

王琴孜听了这话,心里明白,亲家是想借着过年的机会,商量结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想谈婚房的问题。

为了给亲家留下一个好印象,王琴孜带领着全家人,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暂时用不上的杂物,一律扔掉;能收进柜子、床底下、厨房的物品,全部收拾起来。双人床上铺的里侧,也被整理得平整有序。床单、沙发套也都换成了浅色,只为了让家里显得更加宽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