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燃眉急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17更新时间:25/09/14 02:00:58
“我的老天爷,真是火烧眉毛了!这流程一卡,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韩启明在车间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声音里都带着哭腔。
一行人随着韩启明走进车间,他迫不及待地指着地上的铸件,介绍这次焊接遇到的难题。
动力厂将小型转轮扩散到他们厂生产,上游厂家只负责把上冠、下环和叶片铸件运过来,后续的机械加工和焊接,全压在了他们厂的肩上。
车间里,堆满了等待加工的铸件。这些小转轮直径足有一米八,由一个厚重的上冠、一个单薄的下环,以及十五片叶片组成。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部件精准地焊接在一起。
韩启明指着一个铸件,焦头烂额地说:“现在我们遇到了两个大麻烦。第一个是铸件本身就有缺陷,需要先去除缺陷,再进行堆焊。可问题就出在这堆焊上,这铸件邪门得很,焊着焊着就裂开了,你说这糟不糟糕?”
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背心也湿了一大片,显然是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够呛。
“那第二个问题呢?”肖涌志沉声问道。
“第二个问题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好不容易焊好的转轮,在退火的时候,竟然莫名其妙地发生了变形!唉!” 韩启明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上次来指导的老师傅是怎么处理的?” 齐希烛蹲下身,仔细地观察着铸件。
“上次那位老师傅教了我们一个办法,说是在有缺陷的地方开止裂孔,这样就能防止挖开缺陷时裂纹扩大。他当时示范的几个件,确实没有出现边焊边裂的情况。可谁知道,老师傅一走,我们这边的工人按照他教的方法,一模一样地做,可还是照裂不误!非得把工件裂穿才肯罢休似的!” 韩启明跺着脚,懊恼不已。
肖涌志也蹲了下来,和齐希烛凑在一起,低声交流着。很快,两人便商量出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调整工艺参数,降低热输入。
肖涌志站起身,对韩启明说道:“帮我找一套工作服来,我亲自示范一下堆焊接手法,这种手法可以有效避免应力过大。”
齐希烛也补充道:“我的建议是,在挖开止裂孔后,增加一道580°C的退火工艺,用来消除应力,然后再进行堆焊。把这两个方案结合起来,应该就能解决问题。”
韩启明听了,眼睛里立刻闪出了希望的光芒。这两个年轻人给出的方案,和他们之前的方法截然不同,说不定真的能行!
他不敢怠慢,立刻组织人手,全力配合肖涌志。
行家一出手,便知深浅。韩启明这才明白,郭旭茗为什么会派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过来。
肖涌志表现得沉稳冷静,颇有大将之风。他的手稳如磐石,下手的每一个位置都精准无比,节奏均匀得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对于转轮变形的问题,肖涌志和齐希烛也共同给出了解决方案:降低焊接速度,采用多个叶片同时、对称焊接的方法。
齐希烛还补充了一点,建议在转轮退火时,使用特殊的支撑胎具,以避免退火变形。
接下来的三天,韩启明一直密切地关注着这批铸件的加工情况。奇迹发生了,这批铸件竟然再也没有出现之前的问题!困扰他多时的难题,真的迎刃而解了!他喜出望外,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笑得合不拢嘴。
他热情地拉着肖涌志和齐希烛上了他的奥迪车,亲自陪同他们游览昆山,并在当地最大的酒店设宴,为他们庆功。
肖涌志和齐希烛推辞不过,只好听从韩启明的安排。一路上,韩启明兴致勃勃地向他们介绍着昆山的悠久历史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我们昆山前几年刚从县升成了市,发展得更快了,离上海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就相当于上海的后花园。现在来这里建厂的人越来越多了,你们看看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一家挨着一家,只要开工就能赚钱,你们那边不行吧?”
肖涌志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情况确实和家乡那边大相径庭。H市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老机器,虽然规模庞大,动力十足,但却显得陈旧迟缓。
动力厂的工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地按部就班地工作,墨守成规地生活,大家都习惯了这种节奏,虽然偶尔会有小烦恼,但总体来说还是安逸知足。
而昆山则完全不同,街道上随处可见新建的高楼大厦,机器轰鸣的工厂,就连路上的行人,走路的步伐都要更快一些。
韩启明请这顿饭,除了真心感谢他们解决了大问题,还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之前那批活儿停工一天,就要损失上万块,还会影响到两家公司后续的合作。这两个年轻人帮他解决了大麻烦,他心里感激不尽。
酒店的装修金碧辉煌,服务人员的服务专业周到,菜肴更是精致美味,让肖涌志和齐希烛大开眼界。他俩一个刚出校园,一个只是烧烤店的临时工,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韩启明得知肖涌志的师傅是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更是动力厂的宝贝级人物,不由得连连感叹:“难怪难怪,你一出手问题就解决了。真是一个人顶一个连啊!来来来,喝酒喝酒。”
后来,他又得知肖涌志竟然还拥有国际焊接师证,更是惊得合不拢嘴。“了不得了不得了,才二十二岁就这么厉害了,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而齐希烛的出身,则让他更加吃惊,再也不敢小瞧这个外表纤细斯文的小姑娘。“H工业大学焊接专业,那可是全国焊接专业的领头羊啊!真是失敬失敬!”
齐希烛没有谦虚,H工大的焊接专业,在全国的确是首屈一指,她不能替学校谦虚。
“要说我们昆山哪里不如你们东北呢?要我说,只有一点,那就是人才。我们真的是望尘莫及。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基础好,底子厚,最关键的是有人才。你们的工人都是从技校上来的,进了厂有老师傅手把手地教,而且见多识广,什么活儿都见过、干过。我们就不行了。我们这里没有工业基础,招工特别难,招上来现教现学,干个一两年都算是老师傅了。”
韩启明今天心情好,喝得有些多了,话也多了起来,“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个,工人又脏又累,他们宁愿去饭店端盘子,去商场卖货,也不愿意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