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泪千行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309更新时间:25/09/14 02:00:58
方才那一幕,齐百汶看得真真切切,女儿眼角的泪光,刺痛了他的心。整个晚上,女儿表现得无懈可击,举止大方得体,态度不卑不亢,既没有过分的亲热,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即使是在前往饭店的路上,途径那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沪上繁华街区,她的脸上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羡慕与渴望。置身于这高档奢华的饭店之中,她亦显得从容淡定,没有丝毫的局促不安。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不飘忽,不游离,更不会被周遭奢靡的环境所影响。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女儿的内心是多么的强大与独立。然而,当自己不经意间提及她童年往事的时候,她那坚强的伪装瞬间崩塌。这一点,简直和她的母亲如出一辙,总是那么的善良心软。不过,这或许也算不上是什么缺点,至少对自己而言,是这样的。
齐百汶似乎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女儿内心深处的那一丝柔软,他隐隐约约地明白了,女儿真正渴望的究竟是什么。
当齐希烛从洗手间回到包间时,美味佳肴已如流水般端上了餐桌。一道色泽诱人的糖醋小排,一道刀工精细的扣三丝,还有那油光锃亮的八宝鸭,以及晶莹剔透的水晶虾仁,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垂涎欲滴的画面。
齐百汶热情地招呼女儿动筷,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快尝尝,舟车劳顿,一定是饿坏了吧。”说着,他便贴心地为女儿夹了一块排骨,柔声道:“阿竹,多吃点肉,补充补充营养。”
听到父亲再次提起小时候那句“无肉令人瘦,阿竹要吃肉”的玩笑话,齐希烛不禁有些羞涩地笑了。她拿起筷子,轻轻地品尝起来。的确,她是真的饿了,这一天下来,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消耗巨大。
饭菜的香味如同具有魔力一般,瞬间唤醒了她沉睡的味蕾,刺激着她的食欲。她细嚼慢咽,吃得津津有味,脸上也逐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此时此刻,她与父亲之间那若有若无的生疏感,正在一点一滴地消融。眼前这位父亲,不再仅仅是汇款单上、书信中的一个模糊的符号,而是真真切切地站在了她的面前,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情感。
“本帮菜讲究的就是浓油赤酱,甜咸适中,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惯?”齐百汶关切地问道。
齐希烛轻轻地点了点头,将口中的食物咽下,这才轻声回答道:“排骨确实有点甜,鸭子也稍微有点油腻,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吃食堂大锅饭的人来说,这些都已经算是难得的美味佳肴了。”
听到女儿这样说,齐百汶顿时心疼不已。他不停地将菜肴往女儿面前推了又推,生怕她吃得不够:“多吃点,多吃点,后面还有好几道菜呢。哎哟哟,小姑娘家家的,不好好吃饭怎么行?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啊!”
紧接着,他便顺势问起了女儿在动力厂的工作情况,比如动力厂主要生产哪些产品,最近出货量最多的是哪些,有没有生产什么扩散件,与上海这边的哪些厂家有合作关系,女儿都参与了哪些具体的工作,甚至连工资待遇和宿舍住宿情况都一一问了个清楚。
起初,齐希烛只是简单地应付着。但随着父亲的问题越来越深入,她的心中不免产生了一丝好奇。然而,她还是努力地将心中的疑问压了下去,始终没有主动开口询问。
对于父亲的事情,她几乎一无所知。如果他愿意主动告诉自己,那她就静静地听着。如果他不愿意说,那她也打算绝口不提。
毕竟,父亲有他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而自己,或许仅仅是他生命中一段短暂的插曲,唱完也就结束了。
或许这顿饭之后,大家就会像两条平行线一样,各走各的路,不会再有任何交集。往后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许会发一条问候的信息,仅此而已。
看到女儿只是默默地回答,却没有任何提问的意思,齐百汶心中暗暗称赞,这真是一个懂事识大体的女孩。于是,他更加热情地为女儿夹菜,柔声道:“多吃点,多吃点。这个春笋烧肉,在你们东北可是吃不到的,味道好得很。还有这个鳝鱼,也是江南一带特有的食材,对身体很有好处。”
齐希烛吃得并不是很习惯,但盛情难却,她还是勉强地将父亲夹到碗里的菜都一一吃掉了。
“爸爸还没有好好跟你讲讲我自己的事情呢。”齐百汶轻轻地用拳头捶了捶额头,略带感慨地说道,“这些年,我过得不算如意,但也总要向前看嘛。现在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小有成就了吧。”
饭店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仿佛与齐希烛身处的世界完全隔绝。她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父亲的讲述,这二十年的空白,让她对父亲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她很想知道,这些年来,父亲究竟是怎么度过的。
齐百汶有详有略地讲述了自己这二十年来的经历。
当年他返回上海后,先是在工业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继续深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机械局工作。
他工作认真努力,不仅文笔好,而且精通专业技术。再加上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备受重视,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提拔。
自从齐希烛的妈妈带着她回到东北老家后,齐百汶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后来,身边的同事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便热心地给他介绍了赫煊的妈妈。经过几年的相处,他们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此时,距离他离开东北,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结婚三年后,赫煊出生了。赫煊从小就特别淘气,这让他非常头疼。赫煊的妈妈身体一直不好,他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常常感到焦头烂额,身心俱疲。
在赫煊六岁那年,赫煊的妈妈因病去世。从此以后,齐百汶既当爹又当妈,独自一人拉扯着儿子长大。幸运的是,赫煊的大姑妈家里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事情,所以经常过来帮忙照顾赫煊,这才让他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上。
“我前几年从局里辞职出来了,”齐百汶感慨万千地说道,“说实话,我对以前的工作还是很有感情的,但是工资实在太低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又那么多,所以只好自己另谋出路。”
齐希烛默默地为父亲的杯子里续满了茶。这些年来,父亲一直按时给她寄抚养费,从来没有拖欠过,对此她一直心存感激。
“我现在开的厂子就在昆山,离你前几天去的启明机械厂不远,我们的产品和启明机械厂差不多。当然,跟你们动力厂的规模是远远无法相比的,但是在昆山这一带,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你明天要不要跟爸爸去厂里看看?”说着,他用手扶了扶额头,脸上露出了疲惫的神色。
“我平时都住在厂里,没办法,厂里的事情太多了,我身为负责人,生产销售都要管,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啊。”
齐希烛一直以为父亲从事的是文职工作,因为他的外貌气质并不像一个工程师,反而更像是一个大学教授,或者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者。没想到,他竟然也是半个同行。难怪他刚才问得那么详细。
不知不觉中,齐希烛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