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沪漂梦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150更新时间:25/09/14 02:00:58
知青返城政策颁布后,农场里许多已婚的知青,都陆续地抛下妻儿,独自一人返回了城市。
然而,文白并没有这样做。我早就知道,我没有看错他,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人。
那天,他办完了回城手续,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一把将女儿阿竹高高地举了起来,在她粉嫩的小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逗得阿竹咯咯地笑个不停。
他眉飞色舞地对我说:“老婆,我要带你和阿竹回家!”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上海,是他的家;而北大荒,是我的家。两地相隔三千公里,遥远而漫长。
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我嫁给了他,无论他去哪里,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跟随。
爹妈得知我们要离开的消息,既感到欣慰,又感到难过。
老妈忙前忙后地为我们准备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衣服鞋袜,吃的用的,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过来。
文白笑着对老妈说:“妈,您什么都不用准备,只要她们人去了就好。大上海物资丰富,应有尽有,缺什么少什么,到时候我直接给她们娘俩儿买就是了。”
老妈却摇摇头,语重心长地说:“穷家富路,能备上的还是备上好。”
文白不以为然地笑道:“不过三天的路程,很快就到了。”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在老妈的心里,女儿一旦离开了家,就永远在路上了。哪怕是身在婆家,身处繁华的大上海,也依然是在路上。
只有在她身边,才是真正地回到了家。
马车、汽车、火车,再转汽车,三天的路程,简直让人脱了一层皮。
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见识到车窗外截然不同的风景,第一次完全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第一次见到路上有那么多汽车,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一套房子里竟然可以住那么多人。
尽管文白早就给我打过预防针,说上海和北大荒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作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那里寸土寸金,即使是巴掌大的地方,都显得极其珍贵。
但当我亲眼目睹的时候,才明白他的话绝非夸张,而是有所保留,甚至是美化了的。
我们到达齐家的时候,正值傍晚时分。狭窄的弄堂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孩子们在其中穿梭嬉戏,大人们则忙着洗衣做饭,整个弄堂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
我不小心用手里的行李碰到了一个女人的腿,立刻引来她一阵叽里呱啦的怒吼。
我尴尬地向她道歉,换来的却只是一个不屑的白眼。
当我们一家三口大包小裹,狼狈不堪地走进齐家的时候,正在吃晚饭的齐家人全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而我也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得目瞪口呆。
一个不大的房间里,竟然挤着大大小小十口人!桌子旁根本坐不下,几个孩子只能围着两张板凳,蹲在地上吃饭。
我们三口人进屋之后,整个房间就变得更加拥挤了,仿佛置身于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老三!”婆婆哭着扑了过来,紧紧地抱住文白,左看右看,双手不停地在他身上拍打着,生怕他再次离开。
文白也紧紧地抱着母亲,呜呜地哭了起来:“妈,我回来了!”插队六年,他曾经以为自己要永远留在北大荒了,没想到竟然还能有回到家乡的这一天。
接下来,是一阵感人至深的亲人重逢的场面。他们用我听不懂的上海话,七嘴八舌地说着,语调又高又尖,我只知道他们一群人在问,文白一个人在回答,具体说了些什么,我完全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