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蛋藏玄机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80更新时间:25/09/14 02:01:02
随着热气腾腾的蒸柜门缓缓开启,白芸仙小心翼翼地将那颗剔除了蛋黄的“无黄蛋”取出,晶莹剔透的蛋白如同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盛放在洁白的大瓷盘中央,显得格外诱人。
这道“花菇无黄蛋”的制作已然进入最后的关键环节。白芸仙动作麻利地架起炒锅,舀入一勺熟猪油,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便将事先准备好的花菇倒入锅中,翻炒煸香,紧接着,她又依次加入酱油、味精和精心熬制的高汤,随着锅内汤汁逐渐沸腾,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最后,她用湿淀粉勾芡,使汤汁变得浓稠,如同一层薄纱,轻柔地覆盖在“无黄蛋”之上。起锅前,再淋上几滴香气四溢的芝麻油,撒上少许胡椒粉,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怎么样,尝尝?”
白芸仙将这道色香味俱全的“花菇无黄蛋”端到万青道面前,一道菜品的最终价值,终究还是要通过食客的味蕾来评判。
“好嘞!”
事实上,万青道早已被这道菜的香气勾得垂涎三尺。从“无黄蛋”从蒸柜中取出的那一刻起,他便一直嗅着那股诱人的香味,此时此刻,终于可以一饱口福了。
“哎?雅婷和大壮呢?还有万叔、梁姨,万爷爷,把他们都叫来一起尝尝!”
白芸仙这次准备的食材分量充足,之所以要大家一同品尝,是希望能听取不同人的意见,集思广益,让这道菜的味道更加完美。
“好!我这就去叫他们。”
万青道赶紧起身,心里的小算盘却打得飞快,他本打算先偷吃一个“无黄蛋”过过瘾,再去通知其他人。
很快,众人便齐聚厨房。至于为什么没有将菜品端到大厅享用,或许是因为厨房里更加温馨热闹吧。更重要的是,在最终确定菜品是否完美之前,白芸仙并不想将其公之于众。
“质地滑嫩,味道鲜美,花菇的香味浓郁醇厚,你真是得了白老头的真传啊!”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厨师,万秦谦仅仅品尝了一口,便对这道菜的特点了如指掌,评价精准到位。
而万闵撞则词汇匮乏,除了“好吃”二字,便再也说不出其他形容词了。
万青道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吃到了这道“花菇无黄蛋”,然而,他却觉得老爷子万秦谦已经把所有想说的话都说完了,自己再多说什么都是多余。
“那下一场比赛,我就做这道菜,怎么样?”
白芸仙征询着大家的意见,尤其是想听听万秦谦的看法,毕竟他是最专业的。
“菜倒是没问题,只是高汤的事情该怎么解决?”
万秦谦一语中的,直指问题的关键。这道“花菇无黄蛋”的味道确实无可挑剔,但制作过程中必须用到高汤。
现在是在有道菜馆的厨房里,高汤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到了比赛现场,恐怕不允许自带高汤吧?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
姜还是老的辣,万秦谦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难点。
“实在不行,那就只能缩短炖煮的时间了。虽然这样熬出来的高汤味道可能没那么浓郁,但也只能这样了,最多到时候多加一些猪皮,可以加快高汤熬制的速度。”
通常情况下,熬制一锅高质量的高汤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比赛的总时长只有一个小时,根本不可能给白芸仙足够的时间从容地熬制高汤。
“我去问问关老板吧,看看能不能允许我们自带高汤进入赛场。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只能想办法在现场快速熬制一锅高汤了。”
万青道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关向文是否会同意这个请求,毕竟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等同于作弊了。
关于万明旭的事情,万青道暂时还没有告诉万秦谦和万靖玖等人。在事情没有最终确定之前,他不想让大家空欢喜一场。
不过,确实应该找个机会向万秦谦打听一下,看看外面是否还有其他亲戚。
“花菇无黄蛋”这道菜,万青道暂时只能放弃了。等什么时候能将鸡蛋上的孔洞控制在1.2厘米左右,再来向白芸仙学习吧。
试菜结束后,大家各自忙碌去了,万秦谦则独自一人来到大厅,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观看起了抗战剧。
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似乎永远都是老年人的最爱。反正自从万秦谦来到店里之后,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会打开电视观看抗战剧。无论主角是谁,故事发生在何地,只要打击的对象是侵略者,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爷爷,您为什么这么喜欢看抗战剧啊?”
万青道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只好先和万秦谦闲聊起来。
万秦谦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出生于五十年代,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战时期。
“恨!因为那些侵略者摧毁了我们的家园,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听我父亲说起他当年和家人失散的经历。”
还没等万青道开口询问,万秦谦自己就主动提起了往事。
“您之前不是说咱们家在外面没有亲戚了吗?”
万青道记得万秦谦说过没有亲戚啊,这又是怎么回事?
“是没了,我爸跟我说的,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弟弟为了躲避战乱而走散了。”
说完这句话,万秦谦陷入了沉默,似乎是在回忆当年的情景。
万秦谦的父亲小时候正值战乱时期,那时候每天都有人走散,每天都有人失去亲人。
而万秦谦的父亲就是在那个时候和自己的弟弟失散的。
当年他们都还年幼,万秦谦的父亲才十几岁,弟弟甚至还不到十岁。走散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
“后来我父亲也曾四处寻找过,但茫茫人海,想要找到一个人谈何容易?”
万秦谦继续说道,万秦谦出生后不久,等到局势稍微稳定下来,万秦谦的父亲便开始四处打听那个失散多年的弟弟的下落。
只是,弟弟失散时年纪尚小,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即便是一个成年人也很难生存下来,更何况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而且,除了名字之外,万秦谦的父亲甚至连他那个弟弟这么多年后的长相都无从得知。
万秦谦的父亲曾去过当年他们走散的地方,也向很多人打听过消息,但都一无所获。
后来,时间久了,也就慢慢放弃了,因为实在是太难找到了,简直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万秦谦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起当年逃难的艰辛,所以久而久之,也对那些破坏家园的侵略者充满了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