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危局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70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刘善书骨子里还是个文人,即便怒火中烧,对张靖再怎么看不顺眼,也说不出什么粗俗的话来。
沈雯雯连忙起身,想替张靖说几句好话:“刘伯伯,张靖他现在挺好的。”
如今的张靖确实表现得不错,沈雯雯甚至开始庆幸他能浪子回头。
刘善书抬手按住沈雯雯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灵珺,你不用替他说话,每次你回来都说自己过得很好,但我们都看在眼里,你其实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他声音沉重,带着一丝责备:“你过得不好,还不是他害的!”
话锋一转,语气更加严厉:“现在你爸爸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却在这里逞强装能,简直就是个混账!”
张靖等刘善书说完,这才平静地开口:“刘伯伯,您能听我说两句吗?”
刘善书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好啊!说完就给我滚。”
很显然,刘善书根本不相信张靖能说出什么有价值的话,允许他开口,不过是出于长辈的涵养罢了。
张靖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我老丈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他想让大队承包制进一步分化。说得好听一点,那是个体承包;说得不好听一些,那就是土地私有化。”
仅仅一句话,就让刘善书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瞥了沈雯雯一眼,怀疑是她在背后教张靖说的。
不然,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怎么可能说出如此专业的话?
“进一步分化”、“个体承包”、“土地私有化”,这些词汇绝不是一个普通农民能轻易脱口而出的。
现在是1978年,小岗村还没有开始分田到户。
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不少村庄将承包责任落实到生产组,也就是从原本的村集体生产,转变为以生产组为单位进行集体生产。
但还没有人敢再进一步,将土地直接分给个人或家庭。
张靖继续说道:“这条路是对的!”
刘善书脸色微微一变,语气带着一丝愠怒:“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张靖神色严肃,毫不退让:“我说的是事实。陈校长去过几次农村?他在农村待了多久?”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他每次去农村,是真正看到了农村的实际情况,还是被下面的人蒙蔽,看到的只是些粉饰太平的面子工程?我是农村人,天天在农村生活,实际情况我比陈校长和刘伯伯更了解。”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不是集体制不行,而是执行的人不行!”
刘善书心里对张靖仍然没有什么好感,但也不再把他当成一无是处的“废物”看待:“你这几句话,思想就有问题。”
张靖毫不示弱,语气坚定:“说实话就是思想有问题?那我们都应该阿谀奉承,说些言不由衷的奉承话吗?”
刘善书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从反驳。
张靖趁势说道:“您帮我引荐一下陈校长,我去说服他。”
刘善书这次没有冷嘲热讽,只是语气带着一丝担忧:“张靖,虽然只是几句话,我也看出来了,你确实有些思想和眼光。但就凭你这点本事,恐怕没有办法说服陈校长。还有可能会让他恼羞成怒,把事情闹得更加复杂。”
一个人的观念,根深蒂固,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
张靖反问道:“刘伯伯,那您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我老丈人的立场非常明确,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学校的老师们也都知道,根本不可能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他语气肯定:“唯一的办法就是说服陈校长!”
刘善书再次无言以对,因为张靖说的是事实,他根本无法反驳!
张靖说道:“如果刘伯伯不肯帮忙引荐,那我们就只能去校长办公室堵人了!”
刘善书微微皱眉,深吸一口气,语气沉重地说道:“张靖,你要清楚,如果你没能说服陈校长,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让情况变得更糟。”
张靖沉吟片刻,语气带着一丝试探:“刘伯伯,您觉得如今国内的形势怎么样?您认为风是往哪个方向吹的?”
刘善书惊诧地看了看张靖,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如果说张靖对各种农业知识,还有一些过往形势的总结比较到位,这还可以理解为他对过去东西的总结,可以从书籍、报纸上了解。
但要说他对国内形势的看法,那就不是看看书,看看报纸就能了解的。
这中间牵扯到了太多的决策因素。
他们这些大学教授肯定要比普通人了解得多一些,但也不敢妄下定论。
毕竟这可是国家级的决策!
刘善书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告诫:“你说这些没有意义。”
张靖轻轻摇头,语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您错了,现在的形势其实已经非常明了。国内的情况其实非常不乐观。我们国内的经济体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继续这样走下去,肯定没有出路。”
就算是对这些事情不是很感兴趣的沈雯雯都听出来了,张靖这话实在太危险了,她赶忙提醒道:“别说了!”
张靖看着刘善书,继续说道:“从经济到工业,再到农业,其实都出现了问题。”
他开始分析国内的经济现状:“我国的工业,是以国营和集体为主,只有极少极少的私人企业,而且还是以集体的名义存在,规模也不大,这个规模可能不到千分之一。”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但国营企业也出现了问题,随便找一家国营厂,他们基本上都有很多存货,这些东西根本消耗不掉。”
他话锋一转,又谈到了农业:“还有农业,农村是什么样,我很清楚。”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大家都是在糊弄,谁都怕自己干多了,吃亏。”
他话语中带着一丝惋惜:“不是我们的模式不好,如果能够彻底贯彻执行,可能真的是目前人类能够想到的最好的模式。”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但人心让这种模式走不下去啊!”
他总结道:“工业和农业都出现了问题,经济肯定也好不了。”
他语气肯定:“这个道理,就算不是学经济的,应该也知道。”
他带着一丝忧虑:“如果强撑下去,能不能撑过十年,还真不好说。”
“……”
刘善书从一开始的惊诧到震惊,再到最后的轻叹一口气:“你说的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张靖反问道:“不能说?那就当鸵鸟吗?遇到危险就把头埋进沙里?”
他语气带着一丝质问:“陈校长负责着工宣团,根本没人敢跟他说这些。他走进死胡同了,还以为自己是对的。如果不能打破他这种想法,那我老丈人,肯定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