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钱途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52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我打算找几个人代为持股,每人占百分之十的股份,其中有六七个人必须是自己信得过的人。”张靖缓缓吐出这番话,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这并非什么高深的手段,但却简单实用,直击要害。
沈祁听着张靖这番计划,心中暗自感慨,脸上也浮现出赞赏的神色:“张靖,以前确实是我小看你了。”
“以你的这份聪明才智,做出一番事业并非难事。”沈祁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但你也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能走上歪路。”
“从你提出的这些主意就能看出来,你这人容易剑走偏锋,以前沉迷赌博也是如此。”沈祁语重心长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这个性格上的弱点,张靖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即使上一世在沈雯雯遭遇不幸后,他痛定思痛,幡然醒悟,但这个缺点依然如影随形,难以摆脱。只要事情发展到极端境地,他就容易铤而走险,走上偏激的道路。
当然,这些事还不至于触犯法律的底线,但确实容易让人误入歧途。不过,这一世的他,凭借着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先知”,能够更清晰地辨别哪些“偏锋”可以尝试,哪些“偏锋”绝对不能触碰。
张靖听后,神色认真地说道:“爸,您放心吧,这些事情我心里都有数。”
“我觉得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将会涌现出无数的机遇。走走偏锋在所难免,但我会考虑到灵珺,那些会让自己深陷泥潭的事情,我绝不会去做。”张靖的语气坚定而充满责任感。
“再说了,我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能让灵珺过上好日子就行。”张靖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他并没有提及自己“财务自由”的梦想。这算是他对自己的最基本要求。哪怕将来他和沈雯雯不再工作,手里的钱也足够他们挥霍一辈子。说白了,就是在不触犯法律、不沾染任何“坏习惯”的前提下,他的钱可以任由自己支配,尽情挥霍。
在当下,这种想法听起来确实有些天方夜谭,毕竟,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沈祁听了张靖这番话,心中愈发满意,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能这么想,那就再好不过了。”
“陈校长那边,你就先答应下来吧。如果这事真的能成,对你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沈祁继续说道,“到时候,你那边也可以开展几个相关的课题研究,我和老刘手里都有一些课题,可以放到你那边去。”
“这样一来,让你们村子赚点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沈祁希望张靖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如果他真的能够成功,沈祁可以找机会帮助张靖进入学术界发展。
以张靖现在的知识储备,进入学术界是没有问题的,他所欠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契机。
张靖心中也有着同样的想法,他笑着说道:“有爸和刘伯伯的支持,那我们肯定能行。”
在厨房里忙碌的沈雯雯隐约听到了张靖和沈祁之间的对话,心里也大大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张靖便前往拜访了陈圭。
陈圭看到张靖的到来,热情地给他倒了一杯茶水,关切地问道:“家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了?都解决了吗?”
张靖并不想把自己家里的事情向陈圭过多解释,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没事了,我老丈人对我有些误解,现在已经说清楚了。”
陈圭也没有深究,而是转入了正题:“那就好,关于我们合作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虽然张靖早已下定了决心,但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故作犹豫地说道:“陈校长,这个事情我这两天一直在认真考虑。”
“这里面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我冒昧地问一句,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陈圭听后,笑着说道:“当然不是让你来负责。”
“如果只是小问题,我们肯定有能力摆平。但要是出了什么大事,你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陈圭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会跟市里面的农业部门打招呼,以市里的名义来建设试验村。”
“省里也会有人给予支持。不过这些上面的事情你不用管,你只要把县里和公社的关系处理好就行。”
“即使我们把整体关系都捋顺了,也难免会有下面的人挑刺,制造麻烦。”陈圭补充道。
张靖听后,点了点头,说道:“那村里还需要资金投入吗?如果要建设试验村,我们不可能继续种植小麦和水稻。”
陈圭有些疑惑地问道:“那你打算种植什么呢?”
“萝卜、白菜!”张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陈圭听后,微微皱起了眉头:“你全部种植萝卜白菜,一点水稻和小麦都不种吗?”
张靖解释说道:“既然我们都成立了集体企业,如果还继续种植水稻和小麦,那就太浪费资源了。”
陈圭提醒张靖:“虽然是试验村,但你们该缴纳的粮食,一分也不能少。”
“而且,你们种植出来的这么多萝卜和白菜,我们是不可能帮你们找销路的,只能你们自己想办法。”陈圭严肃地说道。
张靖听后,自信地说道:“这方面不用陈校长操心。”
陈圭见张靖如此自信,心里反而有些不安心,他追问道:“你跟我说一下你的具体打算。”
“还有,如果这个事情真的做成了,你的管理模式、生产计划,都必须提前写成报告给我们。”陈圭强调道,“我们需要审核通过以后,你才能开始实施。”
“如果你不按照计划报告来执行,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叫停。”陈圭补充道。
张靖听后,爽快地说道:“这个没问题!”
“我们会把萝卜和白菜制作成酸菜、腌菜出售。”张靖继续说道,“不过这个制作过程,我们还需要仔细考虑,是村里自己进行加工制作,还是找一家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
陈圭听后,顿时皱起了眉头:“那你们还需要销售渠道。就算你们能打通供销社的关系,能不能全部销售完还是个未知数。”
张靖听后,笑着说道:“一个村子的产量,供销社肯定是能够吃下的。”
事实上,张靖压根就没打算走供销社的渠道。而且,酸菜、腌菜的利润并不高。
张靖并没有指望前期能够赚到多少钱,他真正想要抓住的,是几年后出口的红利。
棒子和樱花那边,对酸菜、腌菜的需求量非常大。只要能够顺利出口,利润绝对能够翻倍。
虽然张靖对这两个国家并没有什么好感,但在八九十年代,和他们做生意,利润确实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