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飞来横财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65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年底的工分咱们肯定是有的,而且秋收时节村里还需要人手,再忙活一阵子,置办年货是没问题的。”沈老爹吧嗒着旱烟,语气里带着一丝安慰。
其实沈祁心里清楚,自己靠翻译勉强攒下的那点钱,早就七七八八花的差不多了。
“对了,这张靖到底是怎么赚到钱的?”沈祁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在沈祁眼里,虽然张靖在农业方面的知识储备堪称一流,但他深知,在这个特殊的年代,知识想要转化为实际的金钱,简直难如登天!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途径!
少数能够变现的渠道,几乎都被官方牢牢把控着,一旦和“上面”扯上关系,各种规章制度就如同天罗地网一般,让人望而却步,普通人根本没机会染指。
张靖笑了笑,解释道:“我的英语还算过得去,就帮县里翻译了一些国外的农业文献。”
“虽然县里对这方面的需求量不大,但勉强也能糊口,今年再接一些活儿,过个好年应该不成问题。”
沈祁听了,心中更是惊讶:“你的英语水平这么好?”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国内学习英语的人可谓凤毛麟角。那时,国内与欧美国家的关系并不融洽,留学的首选地往往是苏联老大哥。
因此,大多数人选择的外语是俄语,只有极少数人学习英语。
直到六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破裂后,国内学习英语的人才逐渐增多,但翻译人才依旧远远供不应求。
尤其是像农业方面这种专业性极强的翻译人才,更是稀缺。
就算英语口语流利,也未必能胜任专业文献的翻译工作,因为里面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人根本无法理解。
“还行吧!都是自学的。”张靖谦虚地笑了笑,“我在语言方面似乎有点天赋,现在还在自学德语和日语。”
实际上,德语和日语他早已掌握得炉火纯青,只是为了避免太过惊世骇俗,他决定慢慢展现自己的实力,先给自己铺垫一下,过个一年半载,再透露自己对德语和日语也有一定的研究,这样才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沈祁听罢,立马转身,从书桌上翻出一份打印好的资料,递给张靖:“你看看这个,能不能翻译一下?”
张靖接过资料,仔细地浏览起来。这是一份五年前的国外研究资料,全部是英文的,其中一部分已经被翻译过了,但翻译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错误百出:“没问题,这个我能翻译。”
沈祁有些怀疑:“你现在能不能给我翻译一段试试?”
张靖一边翻阅文献,一边自信地说道:“可以,这份文献我之前看过。”
“你看过?”沈祁更加吃惊了,“这可是从国外偷偷带回来的,你在哪儿看到的?”
这份文献上的研究成果,放在后世,不过是大学本科生都要学习的入门知识,根本算不上什么高深的技术。
可如今,竟然需要偷偷摸摸地从国外带回来,这让张靖不禁感慨时代的变化。
张靖只能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之前帮县里翻译文献的时候,偶尔看到过一些内容和这份资料很相似,具体是从哪里来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而且,前面翻译的部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样吧,给我一个小时,我保证把整篇文献都翻译出来。”
沈祁听了,立刻找来纸笔,递给张靖:“好!那你现在就开始翻译。如果真能翻译完成,我保证帮你找一份好工作。现在很多农业大学都需要翻译文献,但老一辈的教授大多是学俄语出身的,看不懂英文。”
张靖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大学需要的文献数量肯定很大,翻译任务也绝不是一个小县城能比的。
如果能给大学翻译文献,那赚钱岂不是易如反掌?
一个月不说多,几百块钱的收入,完全不是问题啊!
“好嘞!我现在就开工!”张靖说着,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埋头开始翻译起来。
沈雯雯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把行李拿到门外,开始收拾。
而沈祁则站在张靖的身后,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翻译。
当张靖把前面翻译错误的地方一一修改过来时,沈祁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因为那些错误,都是他自己犯下的。
沈祁学的也是俄语,两年前才开始接触英语。由于平时既要搞课题研究,又要承担教学任务,所以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多。
原本,他对自己的翻译成果还颇为满意,毕竟是他查阅词典,反复确认后才翻译出来的。
可现在,看到张靖行云流水般地划掉那么多地方,他顿时感到一阵羞愧。
不到一个小时,张靖便将整篇文献全部翻译完毕。
甚至,他还做了详细的注释,因为这份文献引用了一些其他的国外研究成果,而国内很可能没有这些成果的资料。
沈祁接过张靖翻译的文献,仔细地阅读起来。他指着其中一个单词,疑惑地问道:“a line是不育系?我还以为是‘一条’之类的意思。”
“还有这个absorption obstacle,原来是吸收障碍啊!”
“张靖,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专业术语的?”沈祁忍不住问道。
张靖解释道:“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农业专业英语词典,虽然里面有很多词汇都没有收录,但也涵盖了大部分常用的英语词汇。”
“我就是自己摸索着对照,慢慢积累的。”
现在虽然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农业英汉词典,但还很不完善,里面缺失了很多专业词汇。
这就导致,很多文献普通人根本无法看懂,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深厚的农业知识,再借助这些并不完善的词典,才能勉强理解文献的内容。
这些条件结合在一起,就显得非常苛刻了!
沈祁点了点头,说道:“我把这份文献拿去给学院的专家核实一下,如果确认没有问题,其他学院我不敢保证,但我们学院的翻译任务,我肯定可以帮你争取到一部分。”
“要不,你们再多住一天?”
多待一天,或许就能有结果。
哈市农业大学是省里的重点大学,农学院下设农学系、植物保护系等多个系。
沈祁正是农学院的教授。
张靖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可以!那就再等一天,明天早上我们再回去。”
沈祁也想尽力帮张靖一把:“那你在家等我,我现在就去找一趟胡院长。”
农学院的院长名叫胡克坚,和沈祁的关系说不上有多好,但也不差,只要能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他肯定会卖沈祁一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