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备胎?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303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张靖眉头紧锁,打破了办公室里沉重的寂静:“只要咱们能从国外搞到足够分量的论文,我就有把握让他们主动来求咱们合作!”

他目光灼灼,扫视着在座的几位同仁,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每个月都能为期刊争取到一篇含金量极高的海外论文译稿,有了这块敲门砖,那些科研单位为了能定期在我们这儿发表文章,肯定会主动向我们抛出橄榄枝。”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又带着一丝凝重:“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对论文进行验证?如果要验证,又该采取何种方式?”他略作停顿,抛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是仅仅浏览一遍,从数据层面进行逻辑推理,确认无误后就予以通过?还是严格地将所有的实验步骤都一丝不苟地重复一遍?”

沈祁略一沉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还是以数据推理为主吧,这样一来,我们现有的人手勉强还能应付得过来。”他解释道:“如果要把所有实验都重做一遍,验证周期实在太长了,有些科研成果的验证过程甚至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咱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经费支撑。”他语气略带无奈地补充道:“就算咱们的期刊最终成功创办,上面也不太可能给我们提供重点扶持。”

夏卫华重重地叹了口气,言语中充满了惋惜:“这次农协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了!如果不是他们从中作梗,这件事原本十拿九稳的。”

眼见众人情绪有些低落,张靖反而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容:“各位,换个角度想,这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并非全然是件坏事。”他试图振奋士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乐观:“他们农协要做大而全,那咱们就做小而精,确保每一篇论文的绝对精准。”

他语气一正,提出了一个核心原则:“以后,咱们期刊发表的每一篇论文,都必须经过三位不同领域的专家独立审阅,在互不沟通的前提下,全部认可通过后,方可发表。这是我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底线!”

他环顾四周,目光中充满了期许:“今天大家都在,正好趁这个机会,咱们把期刊的具体规则和纪律好好讨论一下。”

人群中,有人声音低沉地嘀咕了一句:“这期刊能不能办起来,现在还都是个未知数啊……”

张靖听出了大家心中的疑虑,坦诚地说道:“这确实还是个未知数,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他着重强调道:“首先要跟大家明确一点,我们创办这个期刊,并非是为了与农协那边一较高下,而是为了做一个备选方案。”

他进一步解释道:“如果农协的期刊能够良性发展,那么我们的期刊,后续可能会转型到其他领域,或者直接选择关闭。但如果农协利用期刊谋取私利,那么我们就要挺身而出,坚守底线!”他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沉声问道:“大家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此刻,留下来的人都是真正心怀理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即便他们心里清楚,跟着张靖,可能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但他们依然选择留下,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小张,你放心大胆地去做吧,我们都支持你!”说话的是之前被胡成贤呵斥过的老马,他声音洪亮,语气中充满了信任。

方教授也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对,既然我们选择留下来,就不会再考虑其他,只管埋头苦干!”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支持张靖的决定。

大家的态度都在张靖的意料之中,但看到大家如此鼎力支持自己,张靖心中还是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感动:“谢谢大家的支持!”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把我的一些想法跟大家汇报一下,大家有什么问题,在我说完之后,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好好讨论。”

之前大家已经对期刊的相关问题进行过初步的探讨,现在,张靖将所有规则和纪律完整地阐述出来后,众人纷纷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每个人脸上的阴霾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腔热血和一股一定要把期刊办成功的决心。

在众人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下,整个期刊的规章制度逐渐成型。

张靖将大家提出的建议全部整理归纳,并当场起草了一份初稿:“大家看看这份规章制度。”他语气谦逊地说道:“这现在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方向,后续如果市里还有什么其他的意见和要求,我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众人依次传阅着张靖起草的初稿,这份凝聚了集体智慧的成果,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即便个别条款,还有一小部分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也在之前的讨论中达成了妥协。

胡成贤率先表态:“基本就这样了,大家如果没有其他意见的话……”

初稿最终回到了张靖的手中,他说道:“那我设法把这份初稿多复印一些出来,尽量做到人手一份。”他补充道:“大家回去以后也可以再仔细研究一下,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后续我们肯定还会继续开会讨论,到时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要是等到期刊正式创办下来之后,再修改规章制度就会比较麻烦了。”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大方向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小问题到时候再商量。”

“现在只要期刊能顺利办下来,其他的都好说。”有人补充道。

张靖敏锐地察觉到,在场的所有人对期刊的未来都有些缺乏信心。毕竟,农协的威胁确实太大了!

经过一下午的紧张讨论,考虑到各位老教授年事已高,张靖主动提议大家散会。

第二天一大早,张靖便主动去找了温宏昌。

这次会面进行得还算顺利。

温宏昌看到张靖的到来,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的意外之色,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来找我的。”

他继续说道:“这几天我也一直在考虑你的事情,原本还想着给你打个电话,让你过来一趟呢。”

张靖迫不及待地问道:“是不是有结果了?”

温宏昌说道:“说实话,你这个事情我还是非常重视的。我还特意在市里的例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都认为你的方案还是比较可行的。期刊对于我们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听到这些话,张靖反而更加警惕起来,他心里清楚,事情绝不会如此简单:“温书记,以我的经验来看,你跟我说这么多客套话,那就说明这个事情,肯定存在很大的麻烦。”他直截了当地说道:“你还是直接跟我说结果吧。”

温宏昌斟酌了一下语气,缓缓说道:“是经过我们慎重的考虑,我们还是觉得,你们来办这个期刊不是那么的合适,交给农协来办,可能更加的稳妥一些。”

听到这个回答,张靖心里确实有些不服气。一开始的时候,他对这个事情抱了很大的期望,尤其是对温宏昌这个人,他觉得温宏昌应该是一个有魄力,有担当的领导。

“温书记,农协的人是什么想法,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张靖试图说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