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甘霖至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118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其实专家们在讨论时,早已将那点微薄的补贴抛诸脑后。每月区区二十元,不过是张靖力排众议,想方设法为大家争取的一点心意。
温宏昌紧锁眉头,陷入沉思。的确,区区二十元,想要驱动三十多位专家,去做成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这成本已然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温宏昌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疑虑:“办公场地呢?你们有吗?”
张靖闻言,胸有成竹地回应道:“这个交给我来解决。我先去哈市农大或者农科院碰碰运气,看能否借到一隅之地。”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补充道:“若是他们都无法提供,我便自掏腰包,租一间办公场所。”
张靖继续说道:“市里只需解决每位专家每月二十元的补贴,以及期刊的印刷问题。”
他掷地有声地承诺:“就连水电费,我都可以一力承担。以后绝不向市里伸手要一分钱,也无需任何嘉奖。”
张靖目光灼灼地望着温宏昌,恳切地说道:“温书记,这本期刊,我们必须办成啊!”
温宏昌眼神深邃,似要看穿张靖的内心,他沉声问道:“你当真没有其他的想法?”
倘若张靖真的毫无私心,那他便是温宏昌这辈子见过的,最为纯粹之人。
张靖坦然一笑,反问道:“我能有什么想法呢?”
他略作思忖,又补充道:“如果非要说我有什么想法,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我只是希望我们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期刊,以此来加速农业发展的步伐。”
张靖语气诚恳,进一步表态道:“如果温书记不信任我,我可以不在期刊单位担任任何职务。”
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这本期刊办成之后,与我没有任何瓜葛。”
张靖的决心和坦荡,深深打动了温宏昌。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缓缓点头,应允道:“可以!”
温宏昌承诺道:“我让市里每月补贴你们一千元。”
他略作思索,继续说道:“至于办公场所,我会尽力帮你们想想办法,看看哪里能腾出空地来。”
温宏昌补充道:“期刊的印刷,最好选在报社。他们有自己的印刷部门,而且地理位置也比较优越!”
他摆了摆手,示意道:“至于水电费,就不用你个人承担了。这是国家应该负担的,占你个人便宜,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张靖见温宏昌终于答应,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说道:“好,多谢温书记!”
他拍着胸脯保证道:“您放心,我说的这些,一定说到做到。”
张靖语气坚定:“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温宏昌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他提醒道:“一千元对于市里来说,虽然不算巨款,但也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张靖心领神会,回应道:“这个我明白。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我们这些专家,绝对是有决心的。”
走出温宏昌的办公室,张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
对于期刊能够成功创办,他其实早有预料。
然而,当这件事真正尘埃落定之时,内心深处的那种激动之情,依然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回到家中,张靖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沈国强。
这两天,沈国强一直忧心忡忡,担心期刊的事情会功亏一篑。
如今,尘埃落定,他也激动得难以自持。
“真是太好了!”沈国强兴奋地说道:“我得立刻通知所有人!”说完,他便迫不及待地起身,准备挨家挨户地通知这个喜讯。
由于现在通讯不便,有些单位可以打电话通知,但有些单位规模较小,尚未安装电话,只能亲自跑一趟。
张靖连忙拉住沈国强,说道:“大哥,有些事情,我得先跟你交代一下。”
他解释道:“这次,我跟市里争取到了每月一千元的补贴。”
张靖特意强调道:“这是给专家的补贴,每人每月二十元,算是交通费用和辛苦费。”
他补充道:“我知道,这些钱肯定是不够的,但也是一份心意。”
张靖嘱咐道:“还有,剩下的钱,你一定要精打细算,用在刀刃上。”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这个负责人,可能会做得有些窝囊,要钱没钱,要权没权。”
张靖继续说道:“到时候,你还得招几个人,帮你协调人手,派送论文,排版等等。”
沈国强现在正处于兴奋状态,他满怀信心地说道:“放心吧!这些事情,我早就考虑周全了。”
他拍着胸脯保证道:“就算没钱,我苦一点,累一点也没关系。我一定会把这个期刊给办好的。”
张靖点了点头,说道:“你可能要先给我留一个职位。我有个朋友可能会调到市报工作,到时候,他可以帮你负责排版。”
他解释道:“他跟我说,可以免费帮忙。但你每个月尽量给他一点报酬,就算不多,十块二十块也行。”
张靖继续说道:“他老婆也在县里工作,如果他来市里,他老婆可能也要跟着过来。到时候,可能会安排在你这里工作。”
他说道:“一个月给她四十块钱差不多了,这个职位,你帮她留意一下。”
沈国强闻言,顿时有些担忧地说道:“现在期刊还没有正式创办起来,你就往里面塞人,这会不会不太好啊?”
张靖反问道:“如果我朋友的媳妇没有工作能力,那确实不对。但如果她的能力没问题,又有什么不妥呢?”
他进一步解释道:“再说了,你现在去外面招聘,就一定能招到有能力的人吗?”
张靖补充道:“而且,你那里的人手,市里可能会安排,这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他无奈地说道:“我们拒绝不好,不拒绝也不好。”
如果期刊顺利成立,那也算是一个正式的单位了。
现在市里有很多待业青年,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尚未解决。
对于市政府来说,能解决一个就业岗位,就算一份功劳。
到时候,市里会往期刊里安排多少人,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安排进来的人,都是能干实事的人才,那自然是好事。但万一都是一些不服管教的“关系户”,那简直就是请来了一堆大爷,平白增加管理难度。
张靖原本也想和温宏昌商量一下这个问题,让他尽量不要往这边塞人。
可既然已经答应接受市里每月一千元的补贴,张靖也不好意思再开口提这个要求了。
毕竟,拿了人家的钱,总得替人家办点事。
沈国强觉得张靖说得也有道理,便点头说道:“那这个位置,我先给你留着。”
他补充道:“至于市里什么时候安排人过来,安排的人又是什么情况,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张靖“嗯”了一声,表示赞同,然后说道:“也只能这样了。你先去通知大家吧。”
他补充道:“再跟大家说一下,这周末,我们一起开个会,商量一下期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