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点石成金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99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目前来看,这个课题启动时间不长,但就现有进展而言,他所指的方向,的确精准无误。”刘善书也笑着附和道,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小张也为我指点了一个课题方向,说实话,这是我做过最顺畅的一次研究。”
“简直像开了挂一样,一路绿灯,几乎没遇到任何阻碍,眼看着就要水落石出,已经初步显现出一些成果了。”他继续眉飞色舞地描述着,“照这个势头,说不定明年就能彻底攻克这个课题。”
在座的各位心知肚明,沈祁和刘善书跟张靖关系匪浅,但这两位毕竟是德高望重的教授,断然不会拿学术声誉来开玩笑。这番话语,反而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都想知道,张靖究竟给他们出了什么锦囊妙计,又取得了何等突破性的进展。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问道:“沈教授、刘教授,不知小张给你们的课题属于哪个领域?”他话锋一转,略带疑虑地补充道,“若是课题过于简单,恐怕难以产出高质量的论文,这对我们期刊的学术声誉也并无助益。”
课题的难度,直接决定了研究成果的含金量。一个期刊想要在学术界站稳脚跟,高质量的论文至关重要。通常来说,课题的规模越大,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果也就越显著。
这就好比,研发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其过程漫长而复杂,但每一步进展都可能孕育出重大的发现,甚至有可能荣获诺贝尔奖级别的殊荣。反之,如果只是研发一种普通的消炎药,即便最终成功,其学术价值和影响力也相对有限。
沈祁和刘善书声称研究进展迅速,即将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场的都是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听了他们的描述,心中难免有些疑虑,觉得他们的课题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分量。
沈祁微微一笑,解释道:“我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大豆新品种,老刘则是小麦新品种。”他顿了顿,语气中充满了自信,“根据张靖给出的方向,如果我们的项目能够顺利完成,最终成果超出预期。”
“那么,我们培育出的品种,其产量至少比国内现有的所有种子都要高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他进一步补充道,“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成果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甚至有可能突破百分之三十。”
沈祁的这番话,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人群中炸开了锅。在座的各位都是农业研究领域的专家,自然深知增产百分之二十意味着什么,那将给整个农业生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夏卫华迫不及待地问道:“沈教授,您确定增产幅度能达到如此惊人的程度?”他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先不说百分之三十,哪怕只是增产百分之十,那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了!”
沈祁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冷静:“现在还没有最终定论,我自然不敢把话说得太满。”他略作思忖,补充道,“但就目前的研究进度来看,我个人认为增产10%应该不成问题。”
“而且,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经足够写一篇小论文了。”他继续说道,“基本上,一个月可以发表一篇小论文,两三个月就能出一篇质量还不错的文章。”
论文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发现有多么惊天动地,有时候,一个微小的发现也能成就一篇论文。举个例子,如果某个物质是否具有粘性,此前从未有人进行过研究,那么,有人专门研究并确定该物质具有或不具有粘性,就可以撰写一篇论文,并将研究过程中的数据详细记录下来。
这类论文看似微不足道,但很多研究工作都需要类似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如果有人需要使用某种材料,并且需要确定其是否具有粘性,可以直接查阅相关论文,而无需自己再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这正是张靖创办学术期刊的初衷。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更多的研究人员节省宝贵的时间,并降低研究经费的支出。
方教授也是一位小麦研究专家,他忍不住向刘善书请教道:“刘教授,不知我能否参观一下您目前的研究课题?”他解释道,“我手里也有一个关于小麦新品种的课题,目前在抗病性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增产方面,一直难以找到突破口。”
刘善书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当然没问题,稍后我会将目前所有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来,然后给您送过去。”
方教授听后,顿时喜出望外:“那真是太好了!”
胡成贤见两位教授都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果,确信他们所言非虚,于是转头问张靖:“小张,咱们这里有三十多个人,其中有二十多人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这么多人,都需要研究方向,你一个人能提供这么多的课题吗?”
张靖自信地回答道:“没问题,我可以根据大家的研究方向,量身定制不同的课题。”他继续说道,“无论是土壤、化肥、农药,还是种子,我都可以提供相应的研究方向。”
“但我不能保证每个人的研究都能一帆风顺,毕竟我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指导。”他补充道,“具体的研究工作,还需要大家自己去努力。”
对于许多基础研究,张靖可以提供充分的提示,因为那些都是后世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这些基础知识是每个研究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张靖对此心知肚明。
只是,有些种子的具体培育过程,张靖也并不完全清楚,但他可以大致指明一个方向。只要有了明确的方向,研究工作就会变得更加顺利。
胡成贤笑着打趣道:“你能指明一个方向,而且这个方向没有太大的偏差,那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总不能你凭空就把所有结果都写出来,让我们只需要去验证就行了。”
“你要是真有这么厉害,那咱们的农业研究也就不用进行了,你坐在书房里写论文,我们根据你的论文去执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