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油菜妙计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952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看完之后,我简直觉得是天降神作!”一位教授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文件,脸涨得通红。

沈祁看着这群平时稳重的老学究们如此失态,心中也升起一股自豪感,他笑着说:“各位教授先请入座,我去请张靖出来。”

“好好好,我正有些问题想好好请教请教这位小张同志呢!” 众人忙不迭地点头,脸上写满了期待。

沈祁转身进了屋,不多时,便把张靖带了出来。张靖刚走到门口,就被一群人七手八脚地围住了。

“小张啊,你写的那个新品种油菜指导意见我看过了,真是太妙了!依我看,至少有七成的把握能成功!不过,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这个矮杆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杂交,中间的诱变过程,用什么方法效果最好?”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急切地问道。

“是啊是啊,还有这个白菜型油菜的诱变,需要怎么控制,才能保证新品种拥有如此优异的早熟特性?”另一位戴着眼镜的专家也迫不及待地追问。

要知道,油菜主要分为三大类: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又分南北品种,特点是成熟期短,但产量相对较低;芥菜型油菜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属于国内原生品种,特点是耐旱,榨出的油带有辛辣味;甘蓝型油菜则是从国外引进的,株型高大,产量喜人,但成熟期较长。

这三种油菜各有千秋,特性迥异。

张靖刚想开口回答问题,就被其他专家们给打断了,他们一股脑地涌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道:“小张,我这儿也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

张靖连忙摆手,示意大家冷静:“各位老师,大家先别着急,有什么问题咱们慢慢问,我保证一个一个地回答。”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地说:“今天我一定尽我所能,把大家的所有问题都解答清楚。”

“这样吧,我们先坐下来说,大家觉得怎么样?” 张靖提议道。

沈祁也赶紧帮腔:“张靖就在这里,又不会跑,大家一个一个来,全都挤在一起,反而会耽误时间。”

大家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座位上。一位坐在最左边的专家迫不及待地说:“小张,我的问题最少,要不你先帮我看看?”

立刻有人表示反对:“话不能这么说,凡事都要讲究个先来后到,我可是比你们先到的!”

眼看众人又要争执起来,张靖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各位老师,大家别争了,不如这样,咱们就从左到右,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来解答。大家今天专程来找我,应该不会赶时间吧?”

众人见张靖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再争,纷纷表示同意:“那我们就听张靖的安排。”

坐在最左边的专家立刻开始提出自己的问题,张靖则聚精会神地听着,认真分析,然后给出自己的推测和见解。

起初,大家对张靖的实力还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他们都知道张靖在农学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也颇具天赋。

但农业领域细分下来,门类繁多,而张靖的年纪毕竟还轻,所以大家都以为他只是在某个特定项目上比较专精。

可今天来的这些专家,研究方向涵盖了多个领域。

出乎意料的是,不管大家提出什么问题,张靖都能对答如流,侃侃而谈。有些回答,一开始他们还觉得不太靠谱。

但随着张靖深入浅出的解释,他们才逐渐意识到,张靖的思路可能是正确的,只是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就在张靖全神贯注地为大家解答问题的时候,后面还在不停地有人前来拜访。

这些人都是在看了张靖给出的课题指导意见后,才如梦初醒,猛然意识到张靖之前说的并不是空话,而是真的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这一忙活,就到了华灯初上的傍晚。所有专家的问题解答完毕后,众人又意犹未尽地留下来,就农业相关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只要是从事农业研究工作的人,就绝对绕不开“农村发展”这个话题。

农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后续的研究路线。

不同的种子有着不同的特性,农村走不同的发展路线,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那么,种子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大规模种植的种子,和小规模精细化种植的种子,肯定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种子都混在一起用,最终的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好不容易把所有的专家送走,张靖也感到身心俱疲,他忍不住感慨道:“看来我得抓紧时间给大家写出指导意见才行,忙完这段时间,我就得赶紧回县城了。要是这些专家教授天天都跑来找我,我可吃不消啊!”

刘善书笑着打趣道:“你小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就你这个年纪,能有这么多专家教授跑来请教你,这份成就不知羡煞多少人!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来,你倒好,直接就想撂挑子不干了。”

张靖也有些无奈:“刘伯伯,话也不能这么说啊。我也想做自己的研究课题,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这上面,我哪有时间搞研究啊?”

刘善书听了这话,觉得也有道理,便点了点头:“你要是这么说的话,倒也说得过去。不过话说回来,你给出去的那些指导意见,似乎都能让那些项目成功,你把这些项目全都做成了,几乎是别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成就啊!”

张靖摇了摇头,解释道:“我给出的那些项目指导,或许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成功,但如果全部都留着自己来研究,那就要消耗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交给其他人去研究,我就能继续专注于某个领域,把这个领域研究得更加透彻。”

张靖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是种子。

至于化肥、土壤和农药,张靖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的深度绝对没有种子那么深入。

而且,张靖还想继续捡起以前没有做完的研究,最好能提前解决国家未来在农业发展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