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十年约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463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农药、化肥对土地的侵蚀,至今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张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若能有效解决这些弊端,必将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刘善书欣慰地点头,脸上堆满了笑容:“你能有这般觉悟,实乃幸事。尤其是你父亲,更是深感欣慰。”
沈祁捋了捋胡须,目光慈祥地落在张靖身上:“起初,我还曾担忧你会在名利场中迷失自我。如今看来,我的担忧实属多余。切记,莫忘初心。”
张靖爽朗一笑,自信满满地回应道:“爸,您就放宽心吧!当初我毅然选择扎根县里,投身实验田,便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既已做出抉择,便不会轻易动摇。”
沈祁闻言,频频点头,脸上写满了欣慰:“我一直想找个机会与你好好聊聊,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今日听你一席话,我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起初,我还觉得你难成大器。后来,你带着灵珺回来,我看到了你的蜕变。说实话,当我发现你在农学领域有如此高的天赋时,我甚至动了将你调到哈市农大任教的念头。现在看来,我的想法实在是多虑了,你早已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
张靖闻言,心中泛起一丝涟漪。他没想到,沈祁竟对自己寄予了如此厚望。
他意识到,沈祁的期望,不仅仅是对他个人,更是将对沈国强的期许,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张靖的心中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压力,因为他坚信自己能在农业领域取得一番成就,而且绝不会止步于平庸。
他只是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沈祁会如此看重自己。
“爸,我的事您不必太过操心,我心中自有打算。”张靖语气坚定地说道,“至于农业发展,我向您保证,绝不会让您失望。不出十年,我定能让我国的农业基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心中盘算着,再过几日,分田到户的政策即将落实。届时,他所做的一切便能全面铺开。新品种的种子也即将问世,一个全新的农业格局即将形成。
沈祁赞赏地看着张靖,语重心长地说道:“张靖,我在农业方面你的天赋异禀,这段时间你给大家写的课题指导意见,更是让我刮目相看。若是以往,你说出这番豪言壮语,我或许还会心存疑虑。但现在,我深信你有这个能力。只是,在这条道路上,你必然会遇到许多阻碍。若有任何困难,尽管告诉我,我在这个领域浸淫多年,也积累了一些人脉,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定会竭尽全力。”
一旁的刘善书也附和道:“我也有些许人脉,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们定会鼎力相助。”
张靖心知肚明,在农业研究方面,他或许不需要他们的帮助。但在人脉资源方面,日后可能还真需要他们伸出援手。
沈祁和刘善书的许多同学,都在从事农业研究。他们遍布各地,有的在南方,有的在西北。若日后进行实验需要前往这些地方,仅凭自己单枪匹马,想要找到合适的资源和土地,无疑难如登天。若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自然会事半功倍。
张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感激地点头说道:“爸,刘伯伯,你们放心,若有需要,我定会向你们求助。日后我们肯定也需要去南方,到时还得仰仗你们的帮助。农业发展并非我一人之力可以完成,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毕竟,我一个人闭门造车,即便废寝忘食,所能取得的成果也终究有限。”
沈祁欣慰地拍了拍张靖的肩膀:“你能有这样的认识,很好。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单凭一人之力就能撑起来的。你需要许多人的帮助。以后有机会结识更多的人,能结交善缘就尽量结交。即便无法结交,也尽量不要交恶。真到了不得不交恶的时候,也不要害怕,我们永远是你的后盾。”
沈祁是真的希望张靖能带领国内的农业走向辉煌。他也知道,张靖的性格可能会有些偏激,一旦脾气上来,便会不顾一切地怼回去。这样的性格固然有好处,但也容易得罪人。
张靖笑着说道:“爸,您就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事情的轻重缓急我还是能分得清的。有你们在背后支持我,我心里也有底气。”
沈祁这才满意地点头:“你能这么想,那就最好了。”
刘善书笑着打趣道:“老沈,说得差不多就行了,你一下子跟他说这么多,别给他太大的压力了。张靖还年轻,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沈祁也意识到,自己今天说的话可能有些多了:“行了,不说了,不说了。我也是看到今天这么多教授专程跑过来请教你,心里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