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暴君赔礼,公主哭唧唧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148更新时间:25/09/14 02:05:56
“正是。”苏学士的语调中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转圜,“陛下,关于那位嚟国公主前来告御状之事,您,又有何打算?”
君天涛那张本该如美玉般温润的面庞上,瞬间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讽。“嚟国,乃是我大秦的重要邻邦,更是咱们稳固的盟友。此事,朕自然会格外重视。”他顿了顿,笑容中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阴险,“不仅要将公主原数送回,更要准备一份厚重的赔礼,以示我朝诚意。”
“这‘厚礼’,朕已下旨,让礼部亲自操办,并要在朝堂之上,公开宣读。”
苏学士那双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随即便笑意盎然地拱手,“如此,甚好。”
一旁的欧阳树宜,看着眼前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仿佛早已串通好的模样,心中满是疑惑,不知他们两人在打什么哑谜。
然而,当她顺着君天涛的思路细细一想,心中悚然一惊。暴君不仅要送回公主,还要赔礼道歉,更是强调了“厚礼”,还要让礼部在朝堂上公开宣读。
国库里那点可怜的银子,在场的文武百官心中都门儿清。
本就拮据不堪,还要拿出大量财物去赔礼道歉,这无异于雪上加霜!试问,百官们怎能心生喜悦?
更何况,康王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抢夺本该属于暴君的嚟国公主。所以,这桩桩件件,都要怪罪到康王头上!
险些破坏两国盟约的,是康王!
让本就贫瘠的大秦,不得不筹措赔款的,是康王!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抢夺皇上之人的,还是康王!
康王,此刻已然成了千夫所指的众矢之的!
想到这里,欧阳树宜禁不住浑身打了个寒颤。这帮古人,一个个心机深沉,满肚子坏水!
苏学士的神色微微一顿,随口问道:“只是,老臣却听闻,那位嚟国公主,似乎有意留在宫中?”
欧阳树宜瞬间来了精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黎国公主看上暴君了?天呐!她是不是又能第一视角观看一场精彩的“小电影”了?而且这次,还是个异国风情的洋妞!
君天涛敏锐地捕捉到了某人那蠢蠢欲动的气息,不悦地轻轻咳了两声。
欧阳树宜搓着手,压低声音,用只有她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咕哝道:“宿主大人,您真的不考虑一下吗?您虽然有点‘厌女’,但那说不定只是针对秦国的女子呢?这位洋妞……哦不,是黎国公主,说不定就不在您的‘厌恶’范畴之内呢?”
她真的好想看啊!
那样一个绝美的异国佳人,光是想想就让她激动不已!
君天涛心中暗自恼怒,却又不敢直接回应她。
“她确实有留下来的意愿,但朕,绝不会同意。”一字一句,君天涛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
如果可以,他此刻恨不得将某些“占用”他身体的家伙,直接抹杀掉。
苏学士闻言,长长地松了口气。毕竟,如今皇上后宫空虚,而皇上已经答应了三个月后迎娶他的孙女——苏梓里!这可是他孙女一步登天的绝佳机会!
在梓里有孕之前,他绝不允许任何其他女子踏入皇宫半步!
君天涛转而淡淡一笑,语带双关地说道:“朕的后宫,怎会容纳外族女子?况且,那位嚟国公主与康王早已眉目传情,他们二人能够得以‘共度春宵’,亦有朕的成全之功。”
苏学士闻言,亦是哈哈大笑起来,“高!陛下当真是高明!”
此事,便就此敲定。
两人又就其他国事闲聊片刻,苏学士便告辞离去。
在浩浩荡荡的宫人簇拥下,君天涛前往膳堂用午膳。
却不经意间,听到了某支“笔”发出的幽幽叹息:“哎呀,真是太可惜了,那么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君天涛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低声说道:“别忘了,某人可是极力自夸过自己洁身自好的。”
“……”欧阳树宜顿时语塞,哑口无言。
片刻后,在膳堂伺候的宫人们惊讶地发现,今日的皇上,胃口异常地好,单单是大米饭,便硬生生干了三大碗。
自从与君天涛闹翻之后,康王便毫不留情地将嚟国公主赶出了康王府。黎国公主原本打算直接入宫,却被君天涛的人半路截住,直接送往了一处偏僻的行宫。
随后,有专人奉命前去,委婉地劝说这位公主。他们解释说,皇上不能收留她,因为一旦皇上留下她,便会与康王彻底撕破脸,届时,公主您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他们还安慰公主,让她不必委屈,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您太过美丽,秦国有一句俗语叫做“红颜多薄命”,还有一句更贴切的叫做“红颜祸水”。
这番话,犹如一记重锤,将嚟国公主吓得胆寒。她不敢再提起留在秦国之事,生怕两人一旦真的闹起来,她会莫名其妙地被杀人灭口。她毕竟是尊贵的公主,还要享受荣华富贵,怎么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
几日后。
朝堂之上,早已乱作一团。
礼部官员宣读完那长长的赔礼清单后,群臣先是一片寂静,随后便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愤怒。
苏学士一派的官员们,更是直接开骂,可惜康王不在,他们便将矛头指向了蒋学士一派,阴阳怪气地指责。
蒋学士和骆学士一派的官员们自然不甘示弱,纷纷回怼。然而,随着争论的深入,他们的声音却越来越小。因为就连蒋学士和骆学士的人,心中都不得不承认,康王简直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祸害!否则,人家黎国好端端地送来礼物和美人公主以示结盟,怎么就落到了如今理亏还要赔罪的地步?
更要命的是,康王竟然还敢把人家的公主给睡了!
蒋学士和骆学士的老脸一阵红一阵白,最终,本应占据人数优势的一派,只能单方面地承受着对方的谩骂。
经过此事,本就在朝中名声不佳的康王,更是声名狼藉,如同过街老鼠。
无人知晓的是,在蒋学士和骆学士一派的官员中,已经有一些人,开始悄然动摇。
大朝会结束。
随着“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响起,文武百官恭敬地退出金銮殿。
苏学士一派的人,昂首阔步,精神抖擞,大声嚷嚷着下值后要去畅饮一番。
反观蒋学士和骆学士一派,却如同斗败的公鸡,丧家之犬,灰溜溜地离开了金銮殿。
蒋学士和骆学士两人肩并肩走着,一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
蒋学士见骆学士面色阴沉,不由得叹了口气,低声说道:“骆老弟,不必如此生气。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说了,这件事,我们可没有丝毫物质上的损失,反倒是他们,实打实地从国库掏出了银两。”
骆学士依旧默不作声。
“而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蒋学士将声音压得更低,眼中闪烁着阴险的光芒,“骆老弟,你难道就没想过,苏家那小子,去了边坝城这件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