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惊鸿一瞥,祭坛惊魂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22更新时间:25/09/14 02:05:59

谢姚立于静室之中,周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却掩不住他内心的不安。他看不清晏清昼的神色,只听到那温润如玉的嗓音,带着几分关切:“十殿下安好。在东宫住得可还习惯?”

耳畔响起一阵欢快的奶声奶气:“可好啦!”那小小的身影,便是十皇子,正攥着晏清昼华贵的玉带,晃悠着,软糯地汇报着东宫的点滴:“太子哥哥天天给我吃玫瑰酥、糖蒸酥酪,昨儿还让人做了……”

谢姚望着那粉雕玉琢、眉眼弯弯的小脸,恍惚间竟觉得熟悉,像极了那个曾经爱吃东西的钱大飞。一阵风吹过,谢姚忍不住又偷偷掀开衣袖,瞥了一眼。这一瞥,险些让他惊叫出声!太子萧曜栋身旁站着的那个男孩,赫然是周睿的翻版!刹那间,谢姚终于了然,为何周睿总是亲昵地喊萧曜栋“哥哥”。

“见过太子殿下,九殿下。”晏清昼清润的嗓音再次响起,打破了谢姚的思绪。

谢姚强忍着惊异,目光却难以自控地黏在了九皇子身上。那张与周睿如出一辙的脸庞,此刻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郁,全然不见了周睿往日的阳光灿烂。那张脸,如同被阴影笼罩的明月,令人心生怜惜。

晏清昼落座时,指尖不着痕迹地拂过衣袖,那修长的手指轻轻一点,仿佛在安抚着他心头那股躁动不安的谢姚。谢姚果然稍稍收敛了些,但好奇心依旧驱使着他,忍不住一次次偷瞄两位皇子。十皇子正捧着精美的点心,腮帮子一鼓一鼓地小口啃着,那模样可爱极了,简直让谢姚手痒,恨不得伸手去捏捏那粉嫩的小脸蛋。

谢姚已然记不清在这虚幻的境地里煎熬了多久,是三年,还是五年?时间仿佛在此停滞,又仿佛在无声地流逝。每日晏清昼下朝归来,总会来静室与他闲谈。说来也怪,尽管隔着千年光阴的鸿沟,与晏清昼相处,却总能让他忘却所有的烦忧,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

这日,谢姚又絮絮叨叨地提起了江木飞。晏清昼听闻,却忽然轻笑一声,带着几分了然:“这已是今日第七次提起那位道长了。”

谢姚索性将脸埋在案几上,闷闷地嘟囔道:“那你想听什么嘛?”

“随你。”晏清昼一边执壶斟茶,一边动作优雅地抬手,衣袖轻轻拂过案上的落花,仿佛在拂去岁月的痕迹。“横竖我独处时也寂寥。”

“那我给你讲个八卦!”谢姚精神一振,猛地从案几上支棱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八卦?”晏清昼挑了挑眉,似乎对此颇感好奇。

“就是……别人的私密事?”谢姚挠了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晏清昼将温热的茶盏推到他面前,语气平和:“但说无妨。”

谢姚清了清嗓子,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我们那儿有两个小子,一个叫李正阳,一个叫陆萧……” 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个关于这两个少年的故事。

晏清昼静静地听完,片刻的沉默后,方才轻叹一声:“情之一字,最是磨人。”

谢姚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身体不由自主地凑近,好奇地问道:“那你呢?你没喜欢过谁吗?”

晏清昼摇了摇头,指尖轻轻拂过案上的书卷,目光悠远:“天下未安,何以家为?”

谢姚听得云里雾里,又顽皮地将话题拉了回来:“那你说,陆萧那事儿,该怎么办?”

晏清昼沉吟片刻,望着窗外飘落的梨花,缓缓说道:“李正阳赤子之心,实属难得。倒是那陆萧……少年意气太重,再过些年岁,自会明白。”

谢姚依旧没太明白,见晏清昼起身准备离开,急忙拽住他的衣袖,央求道:“带我一个!”

晏清昼无奈地轻笑,宽大的袖袍一卷,将谢姚轻松地拢入怀中,应允道:“好。”

当谢姚再次被放出来时,他已然置身于祭坛最高处的石阶之上。他托着下巴,居高临下地望去,顿时屏住了呼吸,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不已。

初升的朝阳,万丈金光如同泼墨般洒满了九层祭坛。晏清昼身着一袭玄色祭服,临风而立,衣袂翻飞间,露出内里朱砂红的衬袍,在晨光中如同雪地里绽开的一枝傲骨寒梅。十二旒玉冠垂下的珠帘在他眉目前轻轻晃动,却丝毫无法遮掩那双映着晨光、深邃如同古井的眼眸。

“吉时到——”礼官的长喝声响彻云霄。

晏清昼广袖一展,手中青铜剑映着朝霞,划出一道流虹般的弧线。他踏着古老的禹步起舞,腰间的玉珏与剑穗随之飞扬,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地踩在星斗的方位之上,充满了神秘的力量。祭台下跪着的百姓们仰起头,满怀敬畏地望着他们的国师。只见他剑尖轻挑,将符纸在香炉上方一旋,刹那间,黄纸化作翩翩起舞的金蝶,四散飞舞, 迷人的众人。

谢姚看得入了迷,连眨眼都忘了。当晏清昼转身时,飞扬的珠帘后,露出了眉心一点嫣红的朱砂,更衬得他整张脸如同庙中供奉的玉像,庄严而神圣。然而,当晏清昼俯身将祭酒洒向大地时,他低垂的眉眼又显得无比温柔,仿佛在安抚着受惊的孩子。

“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清朗的祝祷声在天地间回荡。

台下,有老农偷偷抹着眼泪。晏清昼的目光扫过那些皲裂的手掌和佝偻的脊背时,他的剑尖忽然轻微一转,多洒了三杯酒。那一刻,谢姚忽然明白了,在这庄严宏大的祭祀之中,唯有那三杯不合礼制的酒,才真正代表了那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晏清昼。

晏清昼的广袖一卷,谢姚又被卷回了那片带着淡淡檀香味的黑暗之中。

“你刚才帅炸了!”谢姚扒着晏清昼的袖口,小声地赞叹道。

晏清昼脚步微顿,却没有给予任何回应。这一次,他没有返回国师府,而是直接入了宫。

“陛下,”晏清昼伏跪在玉阶前,玄色的祭服如同墨砚般铺展在地上,声音沉稳而有力,“卦象所示,九殿下与十殿下乃将星临世,若遣往西境,可拓我大雍疆土。”

谢姚在袖中听得一愣——这番信口开河的瞎话,定然是太子萧曜栋教的。正当他琢磨着,却忽然感觉晏清昼被人扶起。他悄悄探头一看,只见太子萧曜栋正站在晏清昼身侧。

“父皇,”太子声音清朗,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请允明承、明延为儿臣开路。”

然而,谢姚的注意力却被殿门外一闪而过的影子吸引——那抹仓皇逃开的衣角,怎么如此眼熟?分明像是……九皇子?

回到静室,晏清昼衣袖轻展,谢姚骨碌碌地滚了出来,四仰八叉地瘫在地上,半开玩笑地抱怨道:“你这一天天的欺君罔上,真不怕掉脑袋啊?”

晏清昼竟然也难得地卸下了平日里的端庄,与他并排躺下,望着房梁,悠悠说道:“死有何惧?只怕该做的事未做完——比如,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