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郡主回京,国公府被怼懵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622更新时间:25/09/14 02:06:05

京城,一个足以让整个天下为之侧目的繁华之地,此刻却因为一位“咸鱼郡主”的归来,而搅动得风起云涌。兵部尚书此刻简直焦头烂额,看着眼前这阵仗,他简直想翻个白眼。郡主的大将军府门前,早已被严密围困,无数甲胄森严的士兵,个个精神抖擞,杀气腾腾。而那一路追着郡主责骂的御史们,更是唾沫横飞,恨不得将郡主直接淹死在口水海里。

若非这位兵部尚书是个武将出身,腿脚麻利,先一步赶到此处,只怕这好端端的京城,就要演变成一场惊天动地的混战。他赶紧上前,看着眼前这位看似轻松自在,实则浑身散发着“本郡主不好惹”气息的郡主,无奈地叹了口气,低声劝道:“郡主啊,您可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呀。您瞧瞧这阵仗,这若是还不算闹事,您又为何跑人家的府上作甚呢?”

这位兵部尚书心中所想,自然是万万不能将郡主的行为与“造反”二字扯上任何关系。一旦沾上这个词,那性质可就彻底变了。若是能用“玩闹”二字轻松带过,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毕竟,定南王府与朝堂的关系本就如同猫狗不两立,水火不容。若是郡主一踏入京城,就背负上“造反”的罪名,那定南王那个脾气暴躁的家伙,真有可能一怒之下,真的揭竿而起。

更何况,朝中还有其他藩王家的世子们,他们可比定南王更唯恐天下不乱。作为一个兵部尚书,他怎能允许这些诸侯世子们趁机搅动风云,将整个皇朝搅得天翻地覆?对他而言,维持表面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兵部尚书赶紧凑近郡主,压低声音,窃窃私语道:“咱有话就好好说,可是这国公府的人,究竟是哪里得罪了您?只要郡主您一句话,本尚书绝对为您做主。您先让这些将士们撤了吧,瞧着多吓人啊!”

“兵部尚书,你这话说的,当真是偏心这死丫头!”

“她来我的府上闹,倒还成了本国公的错?”

兵部尚书的话音未落,一声怒吼便如惊雷般炸响。他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得一激灵,困惑地看向声音的来源。他明明已经压低了声音,而且国公爷也并未挨着他,为何这国公爷还能听得如此清楚?

虞冷蕴,这位被称作“咸鱼郡主”的女子,瞥了一眼那满脸狐疑的兵部尚书,嘴角勾起一抹善意的微笑,轻声提醒道:“武将们的窃窃私语,和文臣们的小声说话,还是有所不同的。”

“哦。”兵部尚书这才恍然大悟,讪讪地笑了笑。他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嗓门实在太大了,即便是在低语,也足以让国公爷听个一清二楚。他原本是想安抚郡主,却不曾想,反而将国公爷给彻底惹恼了。

无奈之下,兵部尚书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试图劝解那怒火中烧的国公爷:“公爷何故同一个小丫头计较,她……”

“小丫头?”国公爷一听这话,顿时怒不可遏,他指着那边依旧闲情逸致地端着茶杯,悠然品茗的虞冷蕴,那茶香似乎都飘到了他的鼻孔里,让他愈发烦躁。

“你看她,哪有半点小姑娘家家的样子?都敢直接闯到本国公的府上来撒野!”国公爷的嗓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她这是将我们国公府的脸面踩在脚下,本国公若是再不给她一点教训,她怕是都要忘了,这皇城真正的主子,乃是皇上!”

“可不是他们定南王府!”

“国公爷,慎言啊!”兵部尚书急得恨不得捂住国公爷的嘴,这话说得,和直接点明定南王意图造反,又有何区别?他来这里,可不是为了看郡主真的造反的。

眼见国公爷似乎就要动手,兵部尚书连忙上前拉住他。然而,此时,一声轻柔的笑声却突然响起,让他不由得愣了一下。抬头望去,只见虞冷蕴正咯咯地笑得开心,而国公爷的脸色,却已经黑得如同锅底。

“这可真是个不怕惹祸的主啊,”兵部尚书在心中暗自腹诽,“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在挑衅国公爷。”他看着国公爷被气得浑身发抖,若非他力气大,还真的拉不住。再看虞冷蕴,似乎还打算继续闭嘴,不再多说。

“国公爷,要说放肆,也该是你放肆。”虞冷蕴突然开口,语气依旧轻柔,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你说什么!”国公爷气得浑身都在颤抖。

“国公爷年岁大了,或许是有些耳聋,本郡主能够体谅。”虞冷蕴一脸“体贴”的表情,全然不顾那即将暴怒的国公爷,依旧笑盈盈地说道,“可国公爷也不能仗着长辈的身份,随意污蔑晚辈吧?”

“我何时踩着你们的脸面了?又怎么算是围着你们的府上了?”虞冷蕴的眼神锐利起来,“本郡主不过是回自己的家罢了。”

“怎么,难道有什么律法规定,我不能带着侍卫,围着自己的府上?”

“你……”国公爷被虞冷蕴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气得简直要笑出来。他也不再需要兵部尚书的阻拦,冷嘲道:“你回你的家?何时我国公府成了你的家了?郡主,本国公的孙儿,可从未与郡主有什么婚约之谈。以郡主今日这般做派,我郑家的后宅,也断然容不下你这般女子!”

“唉,国公爷还真是人老了,脑子也糊涂了。”虞冷蕴慢悠悠地回了一句,语气文雅,却带着一丝丝的嘲讽,“难不成,我家的后宅,还能容得下国公爷您不成?”

国公爷的面色一阵青一阵白,见周围已经有人开始指指点点,更是勃然大怒。“你……你这是信口雌黄!”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此宅,乃,乃戚老爷子当年相赠,他……”

“哦?既然是相赠,那转赠的地契又何在?”虞冷蕴适时地打断了国公爷的话,语气平静,却字字珠玑,“你既然说,此宅是戚老爷子当年赠予你的,那请问,赠予的地契又在何处?”

国公爷闻言,脸色顿时变了又变。他本想以此为借口,堵住虞冷蕴的嘴,却没想到,虞冷蕴竟然如此直接地问起了地契。

虞冷蕴看着国公爷那副哑口无言的样子,继续说道:“实话说,这座宅子,可并非国公爷您的。此宅本就属于戚家,也就是我祖母的娘家。”她的目光扫过周围围观的众人,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每个人都听清楚,“想当年,国公爷您的父亲,那位郑老爷子,赌性颇大,输光了家产,连宅子都抵押了出去,弄得一家老小无处安身。”

“那时候,郑老夫人还怀着身孕,与我祖母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乃是闺阁密友。她挺着个大肚子,求到了我外曾祖母,希望能暂时收留他们。”虞冷蕴的语速不疾不徐,仿佛在讲述一个早已熟稔的故事,“我外曾祖母心善,便将他们一家留在了府上。后来,我祖母出嫁到了扶桑郡。”

“外曾祖母只有我祖母一个独女,二老也不忍心与女儿骨肉分离,于是戚家便举家搬迁到了扶桑郡。这宅子,乃是戚家的祖宅,他们一直不舍得变卖。再加上您父亲母亲苦苦哀求,我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便将宅子暂时借给你们居住。”

“您父亲当年还立下了字据,言明待他入了朝堂,拿到俸禄之后,便会离开。哪曾想,你们郑家还真是出尔反尔,说是借住,直到如今我来到皇城,你们还赖在这里不走,甚至连戚家的门楣都换成了郑府!”虞冷蕴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冷笑,“莫不是你们郑家飞黄腾达了,就想仗着权势,强占了这宅子?”

“国公爷,真是好大的‘脸面’啊!”

“你……你……”国公爷气得说不出话来,嘴唇不住地颤抖着,脸色时青时紫,仿佛随时都会被气晕过去。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平日里被传言为“咸鱼”的郡主,竟然如此牙尖嘴利,而且,她说的这些陈年旧事,竟然还如此清晰准确。

兵部尚书在一旁看着,心中暗暗惊叹。他本以为这只是郡主的小打小闹,却没想到,这背后竟然牵扯着如此一段恩怨情仇。他看向虞冷蕴的目光,也多了一丝敬佩。

“国公爷,您还有何话说?”虞冷蕴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

国公爷最终还是被虞冷蕴的话逼得无话可说,他只能狠狠地瞪着虞冷蕴,却再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而周围的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看向国公府的眼神,早已充满了鄙夷和不满。

这京城,因为这位“咸鱼郡主”的到来,注定不会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