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京城风波再起,神女初显身手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558更新时间:25/09/14 02:06:06

京城,这座繁华却暗流涌动的都城,此刻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洗礼。萧伍元,这位本应意气风发的萧家三公子,此刻却被侄子萧剑鸣的一番话弄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没有这样教你!”萧伍元急忙捂住萧剑鸣的嘴,生怕这孩子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来,“而且,我也不需要你来养活!”

萧剑鸣被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茫然,只是低垂着头,小小的脸上写满了困惑,似乎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惹得爹(姑父)这般不高兴。

一旁的方苓,看着这祖孙二人尴尬又有些心酸的画面,心中不忍。她轻轻走到萧剑鸣跟前,蹲下身子,温和地注视着这个孩子:“不如这样,你来帮我一个忙,这样你也能赚一些银钱,就能多买些好吃的食物了,你觉得怎么样?”

萧剑鸣闻言,稚嫩的眉头紧锁,似乎在认真思考着什么。片刻之后,他点了点头,声音依旧带着孩童的清澈:“爹娘总是不高兴,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小叔叔也不高兴,我还是不懂。”

方苓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怜惜,随即化作一抹温柔的笑意:“大人的要求啊,总是很高很难的。我觉得你很厉害,真的,就是太厉害了些,所以让大人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你看,别的孩子只知道玩,可你却懂得想着照顾大人,多好呀!”

她觉得这个孩子,真是有些特别。年纪小小,却异常的早熟,仿佛已经看透了许多世事,但同时,又带着孩童特有的那种不谙世事的天真和笨拙。懂得的道理似乎很少,却又硬生生地要支撑起一个“小家庭”,这让方苓觉得他可怜极了。她不禁猜测,他身边那些长辈,究竟是怎样一番风采,才会教导出这样一个既懂事又迷茫的孩子。

而萧剑鸣,此时此刻,只觉得眼前的这位大姐姐,如同他的母亲一般,眼神里充满了温暖和善意,让他倍感亲切和喜欢。他毫不犹豫地跟在了方苓身边,心里早已盘算着,如何才能保护好这位让他心生好感的大姐姐。

方苓作为一名年轻的女大夫,在行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怀好意之人的指点,或是那些胆敢动手动脚、偷偷占便宜的无赖。每当这时,萧剑鸣总会立刻生气地站在方苓身前,仿佛一个小小护卫。就连原本跟在身边的萧伍元,看到这些场景,也忍不住皱眉,感叹世间无耻之徒竟如此之多。

然而,方苓对方苓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些外界的纷扰,她只是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按部就班地行医。那些意图不轨者,她不会主动去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但她总能用一种笑眯眯的、看似无害的方式,巧妙地威胁对方,那软绵绵的刀子,却足以让那些人又惊又怕,望而却步。

在方苓的身边,萧剑鸣也似乎渐渐放松了下来,开始乖乖地帮方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个小小的、忠诚的跟屁虫,形影不离。

这片区域,死亡的消息仿佛从未断绝。起初,对于这些生老病死,萧剑鸣似乎有些麻木,无动于衷。

可方苓不同。她是一名大夫,即便表面上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但在夜深人静回到家中时,她常常会为自己不能救助更多的人而感到难过,为自己能力的不足而忧伤,更为这世间生命的脆弱而黯然神伤。在她眼中,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每个人,都有其值得怜悯的理由。

萧伍元渐渐地,也察觉到了萧剑鸣身上发生的变化。

“以前,好多叔叔都和我说,人终究是要死的,所以不能害怕死亡,否则就不敢杀敌了!可是我刚刚觉得小英子不该死,她真的好可怜。”这是萧剑鸣第一次,心中涌起对生命的同情。小英子,是他的小伙伴之一,与他年纪相仿,但身体却一直很孱弱,最终,一场突如其来的风寒,便夺去了她幼小的生命。

萧伍元本想为侄子的转变而感到一丝高兴,但一想到那个小小年纪便香消玉殒的孩子,他内心的喜悦便荡然无存,只剩下浓浓的哀伤。

过往的岁月中,他总觉得自己是孤单一人,因为家人都不在身边。他一直无法理解,为何大姐方苓宁愿一个人待在清冷的观星台,也不愿回到家中;他也无法理解,为何父亲以及两位兄长,都能如此决绝地离他而去,为了那些所谓的战争,不惜出生入死,仿佛根本不在乎是否会把他一个人丢下。

他偶尔也会生出一些自私的念头,不希望自己孤苦伶仃。然而,在这边住了一些时日后,他对自己的碌碌无为,心中竟然开始生出几分愧疚。如今,京城内外,人人都在称赞他文武皆通,是个难得的好儿郎,但他自己却始终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怀揣怎样的志向,应该走向何方。

他对那些高官厚禄并不感兴趣,他也清楚,自己远不如大哥二哥那般有天赋,更不可能成为像曾祖父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所谓的进学,不过是他多年来的一种习惯罢了。萧伍元的内心,对自己未来的道路,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阿晏兄弟,你怎么了?”方苓是个心思细腻且聪慧的女子,仅仅相处了没几日,便敏锐地察觉到了萧伍元的异常。

萧伍元闻言,下意识地想要掩饰自己的失落,只是勉强挤出一丝温和的笑容,转而问道:“方大夫,你将来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是想做个名垂青史的官员,还是想成为一位悬壶济世的医者?”

方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深思,而后开口道:“阿晏兄弟,我终究比不得萧国师那般惊才绝绝,无法独自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所以我选择顺应天命,随遇而安。若有一天,这世道能够允许女子成为医官,那我或许会去尝试一下,但若是不行,那也无妨,我也可以安守在我家的医馆,做个普普通通的大夫。”

她看着萧伍元,眼神中带着几分洞悉:“你是在忧虑自己的前途吗?这些日子相处下来,我知道你们萧家的身份肯定非同寻常。阿晏兄弟,说实话……你能选择的道路,应该有很多条吧?”

萧伍元听着,心中泛起一丝羞愧:“我自然是想成为大哥那般的人物,也渴望像二哥那样,能够为了家国大义奋不顾身,但……我却又实在放心不下他们。”

萧家,始终需要一个人留守在京城,成为家族的根基。所以,他不能轻易踏入军营,除非,除非有一天,萧剑鸣能够成长起来,能够承担起这份责任。

他从未怪罪过帝王的多疑,因为他深知,无论谁坐上皇位,都必须保持这份警惕,这关乎着天下苍生的安稳。只是,方苓与他们不同,所以,他不希望将萧家作为“吉祥物”的责任,也转移到方苓的身上……

“你可知道佐药?”方苓忽然问道,她看着萧伍元,语气平和,“佐药看似不如君药和臣药那般举足轻重,但实际上,我们在配伍药方时,却绝不可缺少它。哪怕只需一点点,可若是少了这微不足道的一点,便无法将药效发挥到极致。”

她心中大概也已经猜到了萧伍元的真实身份。毕竟,萧剑鸣偶尔也会提及他的父母,这让她不难联想到。眼前这位,应该便是那位传说中的萧家三公子了。

“佐药?”萧伍元若有所思地琢磨着这个词,随后,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或许,方苓说得对。父兄们都希望他能有所作为,如果有一天,他能够冲杀在前,那么,萧家自然也会有其他的“佐药”来配合他的步伐。只是,人一旦孤单久了,就总容易胡思乱想,自寻烦恼。

不过,在这里,萧伍元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感,甚至让他生出了一种舍不得离开的念头。他喜欢这里的热闹气氛,更喜欢方苓那和煦的性情和她总能一语点醒梦中人的开解。而且,他觉得萧剑鸣似乎也特别适合与方苓相处,方苓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人性光辉,似乎能够轻易磨去他身上任何的戾气,让他变得无比平和。

就这样,萧伍元竟在这边安顿了下来,一待就是好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