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夜半遇险,别有用心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516更新时间:25/09/14 02:06:08

换言之,长安若想与姑苏富庶之地取得联系,洛阳必是最重要的纽带。无论米粮丝绸,还是盐务、茶叶和香料,基本都要靠大运河的水路运送。如此一来,洛阳城内官匪勾结、官商勾结严重,加之前唐末期宰相篡权、宦官当道,皇室基本上被架空了。所谓树大根深,明德帝即便再有雄心壮志,终归双拳难敌四手,那么与其继续定都洛阳,让腌臜小人在背后算计,倒不如彻底连根拔起,回到长安重新开始。

大家都站在同一起点上,自然谁的地位高、权势大,谁便说了算。如此,可还有能钳制住明德帝的终极势力?当然,除了这些,明德帝定都长安,还有抵御外强、平衡南北关系的打算,总之,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崭新王朝来说,长安确实比洛阳更适合定都。白雯本也不是愚笨之人,秦卿稍加点拨,他便听懂了,当下好一番感叹:“看样子,我等还赶上了好时候,最起码没在前唐末年间饿死。”

才说完,便听身后白茗呵斥道:“竖子!休要浑说!”秦卿和白茗同时一愣,果见前后皆有人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他们。二人心头凛然,再不敢交头接耳、胡说八道。

到了驿站,李夜亲自安排饭食,众人吃过,云岚却又来传话,道洛阳府衙已备好官船,要连夜出发,改行水路。这决定对于秦卿来说,简直棒极了。如果继续骑马,她都不敢想象抵达常州时,自己的大腿会溃烂成什么样儿。可,要不要这般着急?即便今上登基后数番整治,运河两岸却依旧匪盗猖獗,白日行走倒也无妨,匪盗们见是官船,且无半分银两,一般不会前来招惹。但大晚上,就不好说了。毕竟从长安出发时,最担心的便是节外生枝。

秦卿心里藏不住事儿,有了这层担心,她自然要找机会去问李夜。李夜听完她的陈述,却轻描淡写一笑:“区区河患匪盗怕甚?只要敢来,我等剿杀便是。倒是你和众衙役的腿,更重要些。”秦卿隐约觉得李夜话里有话,却又参详不透,只道李夜受明德帝密旨,顺便沿河剿匪。这理由倒也充分,毕竟破案带三五人足矣,若是不够,也可以随时从常州府衙借调。可李夜此行不但带了七十名千牛卫,还从大理寺和京兆府各精挑细选出十五名身强体壮、功夫颇好的年轻衙役,将将组成了一百人的队伍,一路上浩浩荡荡行进。

这一百人与正规军队发生冲突自然不够看,但对付普通河患匪盗,想必,足够了。不过李夜发了话要顺便沿河剿匪,秦卿便多留了个心,还专门交代白茗和白雯,上船后不要睡得太死,且警觉些,以防生变。秦卿本以为洛阳府衙准备的,是那种一次性可容纳百余人的大型官船。不料,抵达码头一看,竟皆是十人乘坐的船只。想他们从长安远道而来,在洛阳一带人生地不熟,夜间行船,将人员分开,万一真遇到河匪将船只冲散,岂不糟糕?有心再去问问李夜,却因身份受限,无法逾越。

心事重重登上船,秦卿压根不敢睡。可上半夜风平浪静,连只水鸭子都看不到,同行几人实在熬不住,纷纷回船舱去睡。白茗见白雯哈欠连天,秦卿的小脸上也满是疲惫,不由心疼道:“你们俩也进去睡一会儿吧!我留下值守便好。”确实没必要全都干熬着,秦卿点点头,跟白茗一同进去船舱。

迷迷糊糊睡了一个多时辰,她被尿憋醒,心道早知如此,晚膳不该贪嘴多喝下那碗鸡汤,她闭着眼睛去如厕。走到甲板上被冷风一吹,连连打了好几个激灵,人立时清醒了,这才想起自己在船上,哪里有茅厕,又去找恭桶。一回身,却发现白茗不知何时,竟趴在甲板上睡着了。秦卿心头猛地打了个突。白茗的性子她太过了解,为人憨厚老实,说话做事一板一眼,他说自己值夜,便是天塌下来,也绝对不会打瞌睡,怎么可能睡成这样?心知事情有变,她悄悄绕过船舱,缓缓靠近船头。

果然,原本有两名船工负责开船,此时却只剩一名。且,这名船工的背影,竟比秦卿印象中的两名船工,足足宽厚了一倍。暗道来了,她悄无声息想潜回船舱唤人。脚步将将迈出去,一只大手突然从身后伸来,猛地捂住她的嘴……这一惊非同小可,秦卿险些吓出尿来。但她反应荏快,见对方将她往死角黑暗处拖,伸手就去摸怀里的飞镖。才动作,鬓边却一热,那挨千刀的贼子,竟将嘴贴在了她耳朵上:“嘘!”这声“嘘”,将秦卿所有怒气全都嘘没了。居然是李夜!登船时,因为身份受限,秦卿与其他京兆府的衙役们同上一条船,无法和李夜在一起。且她当时记得清楚,李夜让顾淑带着大理寺和京兆尹的人打头阵,自己和千牛卫们,却留在最后一条船上压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