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荒漠求索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437更新时间:25/09/14 02:06:20

若是换作往日,冷令天的心情定然会无比糟糕。然而,与这位未来的“老丈人”许彦庆的数番交锋,却让他深刻认识到两人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差距与不足。因此,即便此刻老黄和刘娟在他面前如此嚣张跋扈,冷令天也选择了一忍再忍。并非他拿不出证据反唇相讥,甚至直接毁掉这两个人的前途,而是他觉得,这些人对他而言毫无意义。他坚信,若有朝一日他能堂堂正正地重返市政厅大楼,这两人恐怕连跪在他面前舔鞋底的资格都不会有。因此,做大事者,怎能被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羁绊?

冷令天拎着自己的箱子,刚走到门口,便被两三人拦了下来。他将箱子放在桌上,似笑非笑地说道:“这是要进行检查吧?用不用搜身?”

老黄擦了擦额头的汗,挥了挥手:“你可以走了,东西检查完我们会还给你。”

冷令天“哼”了一声,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办公室。反正他已被“打落尘埃”,又无专人前来交接,便这样堂而皇之地走出了办公楼,开上那辆破旧的座驾,迅速汇入了滚滚车流之中。出去兜兜风,放松一下心情,也为接下来的计划做准备。

他驱车离开了市区,一路向着一片荒凉之地驶去。这里是大片的荒野,风沙漫天。冷令天并非漫无目的地游荡,他所来的地方,正是新蓝区。

新蓝区,是东陵市外围规划的一块经济开发区域。此前,东陵市已建立了两个经济开发区,分别位于东部和北部。新蓝区则位于西部。由于南部地区已被蔬菜水果基地覆盖,是主要的“菜篮子”和市场,因此,唯一可供开发的区域就只剩下了这片新蓝区。当然,新蓝区的占地面积并非极其广阔。相对于热闹非凡的东陵市区,这个规划中的开发区显得异常荒凉。而且,这里以前是工业用地,周围少有农田,因此,尚未完全开发的“新蓝区”看起来十分突兀,甚至可以用“光秃秃”来形容,说它是荒漠也毫不为过。

冷令天下了高速,沿着一条有些破败的省道继续前行。又开了一段路,他停下车,下了车,掏出手机,调出了图纸。这张图纸,正是传说中被动手脚的那一张。不仅在他之前掌握的资料中出现过,后来在谢雪晴的U盘里也有,只是这两张图纸之间仍存在一些差异。其中一个关键的差异点,在于这个地方的一个核心项目:由东陵市第二建筑公司承建的电商物流中心,占地面积超过十万平方米,但至今仍是“纹丝未动”。

望着这片荒芜的地界,冷令天点燃一根香烟,狠狠地抽了几口。随后,他回到车里,开始用手机调阅新蓝区的相关资料。尽管两手空空,冷令天却能通过手机进入组织部的档案库。出门时,他已将新蓝区和市政的资料通过手机下载。此刻,他正在仔细查阅,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并不确定自己会被安排到新蓝区的具体位置,冷令天将目光锁定在新蓝区区长刘顾和副区长赵小岚身上。这两人算是许彦庆的嫡系,而且,此次新蓝区企划案的推行,也与他们息息相关。然而,由于建筑公司坐地起价,疑点主要集中在权钱交易上,而作为财政局局长的谢雪晴,自然首当其冲。

实际上,冷令天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表明,这个案子异常复杂。最终的结果是东陵市政府损失了一个多亿,而建筑公司坐地起价。通过对市政厅、新蓝区内部以及建筑公司进行多方查证,竟然引出了三条线索。建筑公司方面,自然是图纸泄露,线索直指许彦庆的秘书;新蓝区的调查虽然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但内部数据泄露的线索,也有指向许彦庆授意的痕迹;而市政厅的查证则更为诡异,因为在反复调查中发现,建筑公司与财政局的资金往来存在异常,线索最终指向了财政局局长谢雪晴。

然而,这三条线索,无一例外,最终都指向了副市长许彦庆!但新蓝区企划案实际上牵涉了七八个部门,如今三条线索都指向许彦庆,这反而让冷令天产生了怀疑。因为这种指向性过于明显,许彦庆“背黑锅”的可能性实在太高了。实际上,新蓝区最初的项目设立背景,几乎与“615工程”如出一辙。许彦庆在市政会议上曾公开反对过新蓝区企划,而反对的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晓。作为“615工程”案的受害者赵安国的儿子,赵源,也就是现在的冷令天,非常清楚许彦庆是因为“615工程”而唯恐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