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故院新主暗藏玄机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653更新时间:25/09/14 02:06:23
“哎呀……”李小淑拿着帕子,微微扶着额头,语气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贺老板,你可别这么叫我了,我们两年交情了。”接着,李小淑斯文秀气地饮了一口茶水,给身旁的丫鬟使了个眼神,悠悠地叹了口气:“是被火烧了,可是我还是想留个念想,人总是对曾经得不到的事物,心存执念。”
丫鬟随即递给了贺芸一份文书,上面赫然是转让契约,看来是早有准备。契约上赫然写着五十两的高价,这已然是其市场价值的三倍有余。贺芸将文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秉持着“有钱就赚”的原则,在文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白夫人不签吗?”她问道。而另一边,李小淑的名字却并未签上。
李小淑笑呵呵地将装着银两的荷包放在贺芸手中:“总归就是签个名字的事情,不急。”不一会儿,白县令就回来了。虽然蓄着胡子,但瞧着年岁并不大。白县令和李小淑看起来十分恩爱。李小淑简单地说明了一下情况,白县令便吩咐手下人给贺芸的户籍文书办妥了。贺芸自然看出夫妻俩有话要说,便自觉地表示要离开。李小淑则害羞地让她的丫鬟送送贺芸。
贺芸在经过走廊时,瞥见了一位落柳扶风般的女子。那女子情态极美,只是被丫鬟搀扶着,看起来身子骨不太好的样子。“那是谁?”贺芸随口问道。丫鬟嗫嚅了两下,这才开口:“那也是夫人,我们家夫人是平妻。”
盛夏三伏天,烈日炎炎,连风都仿佛消失了,空气都好似凝固粘稠地搅在一起。
“走吧。”贺芸将目光从那女子身上收回,神情泰然自若,声音平和冷静。这是李小淑选择的路,也是她想要的,贺芸不会多加置喙。人只要能照顾好自己,就已经是非常好的结局了。户籍文书到手,贺芸心中最后一桩事情也算是放下了。
另一边,宁㳐临并未在通州停留多久,便快马加鞭地赶回了大云朝的首都云城。他的归来,预示着一场血雨腥风的到来。
皇后的坤宁宫内。
“太子殿下到!”
“皇儿终于平安归来了!”何皇后满脸喜色,亲自站在殿门口,旁边的嬷嬷小心仔细地搀扶着她。何皇后常年执掌凤印,一身气度雍容华贵,相貌也是端庄典雅。她看着不远处的宁㳐临,眼眶微微发红。
“儿臣参见母后!”宁㳐临躬身行礼问安,清隽华美的脸上依旧冷静沉稳。
“皇儿受苦了。”何皇后微微颔首,情绪也渐渐平复。她仔仔细细地将宁㳐临打量了一番,两个半月不见,他倒是更添了几分凛冽冷啸。太子蟒袍加身,比皇帝的威严更甚。
“皇儿进来吧。”何皇后转身进了殿内,声音也不复刚才的激动了。她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她的这个嫡子,从小天资出众,可是越长大,却越少了人情味,性情冷薄得让人难以接近。
殿内,香炉里燃着安神香。近来后宫又闹出了些事情,何皇后好几日都睡不好。妃嫔们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手段何其下作阴毒。太子和何皇后对案而坐,旁边奉茶的侍女端上两杯上好的天池茶。宁㳐临低眉顺眼地喝了一口,茶水的雾气柔和了他锋利的眉眼。他不说话时,更显得神姿高彻、轩然霞举。
“皇儿,荣王那边你可有对策?”何皇后开口问道。宁㳐临手指摩挲着光滑的杯盏,品质极好,是上好的窑洞烧制的,与贺芸家中的完全不一样。那样劣质的杯盏,只能承担最基础的用途。贺芸。宁㳐临拧起了眉,放下了杯盏:“母后放心,荣王那里儿臣自有对策。”无非就是虚构罪名,陈列真真假假的罪证。荣王入不入套都无所谓,他都得舍些官员出来。
“造孽啊,手足相残。”何皇后踌躇半晌,最终还是开口了,此时此刻,她才微微显露出几分疲态。何皇后一手撑着额头,显然头有些疼了。何皇后是个手段狠辣之人,但凡事都得有个过程。她刚入宫时,难免存着几分心善,便放任了一个皇子的出生,就在嫡子出生之前。“皇权更迭,哪有不见血的。”太子理所当然地说出这句话。手足兄弟的血也是血,宁㳐临抬起冷冽的眸子:“母后,荣王是庶长子,他的出生本身就是个错误。”这句话无疑将宁㳐临薄凉冷清的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出生即错,何其的恣睢独断!宁㳐临自幼被皇权浸养长大,在何家和南王(注:此处原文为“南王”,但联系上下文,更可能是指其他亲王或封号,为保持原文风格,暂不修改)的奉养中学会了玩弄权势。无人教他心存善念,想来他也是学不会的。
“本宫倦了。”嬷嬷扶着何皇后起身,她对着宁㳐临说道:“皇儿,你走吧。”她心想,这哪里是什么母子间的谈话,这分明是皇后对太子,何家人对效忠的君主。“儿臣告退。”宁㳐临轻撩衣袍,姿态从容清越地起身。
等宁㳐临出了坤宁宫后,何皇后进了寝殿,她得睡一觉了,心力交瘁。后宫、前朝、丈夫、儿子、皇帝、太子,太多的事情压在她的心头。何皇后抬了抬手,嬷嬷服侍她褪去了织金绣凤的宫装。“本宫的皇儿,当真适合当皇帝,和他父皇如出一辙的冷血。”嬷嬷不敢回答。
……
太子安然无恙地回到了云城,那些个眼皮子浅、加入了荣王阵营的朝臣纷纷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