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太子宠妻,不惧风雪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49更新时间:25/09/14 02:06:23
贺芸今日一改往日的慵懒,精心梳妆打扮。翠玉明珠的发簪在云鬓间熠熠生辉,一身霞彩千色的牡丹宫装更显娇美。她端坐在铜镜前,细致地用银质挑棒蘸取朱红色口脂,轻轻描摹着双唇。平日里她偏爱玫红或樱桃色,今日却选择了更为庄重的宫廷正红,只为配合宫中盛大的宴会。
侍女捧来丝绵,贺芸接过,指尖轻柔地晕染着唇的轮廓,勾勒出饱满润泽的唇形。妆容甫毕,她转身看向刚刚分发完赏银进来的贴身宫女小暖和小虹,带着几分不确定的问道:“瞧着可还成?”
殿内侍奉的宫女们早已看呆。何止是“可还成”?这般姿容,简直是冠绝六宫!她身姿窈窕,骨姿亭亭,灼灼的容颜足以与天边明月争辉。
一声“玥玥,什么可还成?”打断了宫女们的惊叹。太子殿下的声音从殿外传来,随着门帘掀开,他裹挟着一身风雪的气息走了进来。外面风雪渐大,太子殿下墨色的披风上沾染了点点霜华。小关子连忙上前,为他脱下厚重的大氅,随后带着其他宫人悄然退下,留下暖阁内的一室旖旎。
贺芸转过身,手腕轻搭在妆台上,转向太子宁㳐临,问话的语气已然有了几分羞怯:“我今日抹这般口脂,是否太过了?”
宁㳐临缓步走近,身上还带着些许空旷的风雪气息。他垂下眼眸,双手捧起贺芸的脸,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脸颊,视线落在她鲜妍的唇上,温声说道:“玥玥无论如何都是美的。”
说着,他俯身,唇轻轻地在她的唇上印下一个吻,带着一丝浅浅的啃咬。贺芸“呀”地一声,连忙推拒着他,带着嗔怪道:“持珏!我好不容易才画好的口脂,再画就又要重来了。”
宁㳐临闻言,抬头抿了抿唇,手臂环住她的腰,安抚地轻拍着,语气却莫名地染上了几分沉重:“离宫宴开始还有一个时辰,我已经让小关子在长信殿备了小宴,我们先过去用膳。今夜,玥玥还是留在东宫吧。”
贺芸微仰着头,仔细打量着宁㳐临的神色,声音带着一丝犹豫:“可是,会出什么事端吗?”她从未见过宁㳐临眼中流露出如此冰冷的神色,那眼神中似乎隐藏着即将血刃相见的锋芒。即使那锋芒并非指向她,也让她全身的神经都紧绷起来。
近半个月来,皇宫的气氛一直有些诡异。今日,这里一个太监死了,明日,那个备受宠爱的昭仪也不见了踪影。宫中的娘娘们都默契地减少了“偶遇”,纷纷龟缩在各自的宫殿里。贺芸心中升起一种近乎恐怖的直觉。
宁㳐临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父皇要在宴会上再次下旨,奉灵和教为国教。今晚,恐不会太平。玥玥只需称病,安稳地待在东宫便可。”
他心中所想,并非完全告知。这其中关乎他与靖穆帝之间一场生死未卜的博弈。即便他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愿让贺芸独自承担这份未知的风险,只希望她能安心等待。
贺芸张了张唇,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只化作一句:“持珏,今晚我在寝房等你。你不归,我便不睡。”
她心中依旧疑惑,为何宁㳐临会提前知晓靖穆帝的打算?即使靖穆帝再次下旨,朝臣们最多也不过是再次联合上奏。为何他要她留在东宫,仿佛那场宫宴会危及性命一般?
朝堂之事,贺芸虽不甚了解,但从宁㳐临这寥寥数语中,她已能察觉到那平静表面下涌动的暗流。那是一种潜藏的血腥味,令人心悸。
……
除夕宫宴,歌舞正酣,朝臣与各国使臣们推杯换盏,气氛一时融洽。
靖穆帝放下手中的金盏,那常年挥之不去的病态气息越发明显,近几日头痛愈发严重,寻常汤药皆无济于事。他目光扫过殿下众人,开口道:“今日各国使臣前来庆贺,朕甚是欢喜。恰有一事,与诸位共庆!”
话音刚落,刘林从后方缓步走出,手中展开一张圣旨。他心中百般不愿,却只能以一种悲怆而高亢的声音宣读:“朕承天运……凡我朝臣民,当虔敬灵和教!”
圣旨落下,宴会瞬间如同被投入一颗巨石的湖泊,激起了滔天巨浪。
“陛下!不可啊!玫昭仪已故,陛下怎能再被这等异教所蛊惑!”
“陛下,请陛下收回圣旨!天下万民的血书,难道还不足以让陛下动容吗?!”
“吵闹!真是太吵了!”宁㳐临的脑海中传来一阵刺骨的疼痛,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撕扯着他的神智。他强忍着不愿露出任何破绽,紧抿着唇,口腔中弥漫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陛下!……陛下!”群臣跪倒在地,连附庸国的使臣们也只能随之跪下,哀声乞求。
靖穆帝用手撑着额头,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他脑海中隐约响着一个轻柔的女声:“陛下,难道您不愿奉灵和教为国教,不愿我魂灵归世,再次出现在您身旁吗?您明明已经证实了灵和教的确拥有真正的仙法,不是吗?”
“朕意已决!”靖穆帝猛地从御座上站起身,眼神狠戾而阴翳,一字一句仿佛都在咀嚼着血肉,“谁敢有异议?便拉下去斩首!”
一直跟随在靖穆帝身边的老臣们见他状若疯狂,不禁老泪纵横。其中一位老臣借着酒劲,不顾一切地指向靖穆帝,高声喝道:“陛下!你莫不是被灵和教的厉鬼夺了身?你!你分明已是亡国昏君之相!”
“你难道忘了,曾经我们殚精竭虑的日子吗?!你忘了你曾经对老臣说过,你要创造出一个河清海晏、四海升平的盛世吗?!”
宏伟的大殿,本该是庄严肃穆的除夕盛宴。而今,这本应锦绣一片、君臣和睦、四方来贺的场合,却变成了这般凄凉的境况。
宁㳐临看了南王一眼,南王会意,立刻从席位上起身,语气尖锐而严肃地说道:“陛下,微臣曾为陛下远赴边关,护我国土安宁,属下十不存三。微臣在何家佛庙为他们请了香,点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