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太子妃的旧怨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60更新时间:25/09/14 02:06:23

悠悠宫阙,岁月流转,曾经的小太子妃,如今已是九五至尊的帝王。自她登基以来,宫中便悄然流传着一位“公子”的传说。这位公子,名叫雀奴,伴君两年,已然成为皇宫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众人皆尊称他为“公子”。

这一日,暖阁之中,日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雀奴一身晴山色锦袍,衣襟处绣着青竹纹样,墨发仅以一支温润的玉簪束起。他恭顺地跪坐在软榻前的脚踏上,手中轻轻摇着一把团扇,为小憩中的帝王宁钰稷送去一室清凉。

宁钰稷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便是雀奴那张清丽的面庞。两年时光,足以让这位曾经稚嫩的伴读重新寻回失落的仪态。他的容颜清润,气质温和,举止秀雅,仿佛被宁钰稷细心雕琢过的美玉。

“陛下,林大人求见。”暖阁外,总管太监的声音适时响起。

雀奴抬眸,恰好对上宁钰稷苏醒的目光。那双曾经威严的眼眸中,此刻竟泛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缱绻。他轻唤一声:“妻主。”

半年前的某个夜晚,宁钰稷也曾这样望着他,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她曾对他低语:“以后不必唤朕陛下,就唤妻主吧。”此后,雀奴便从偏僻的后西配殿,搬到了侧殿的乐悦阁,与她同住。

宁钰稷伸出手,指节修长,指尖洁净。雀奴依稀记得,在作为太女的时候,她的指尖曾染过丹蔻,只是如今,这位帝王似乎已无暇顾及这些细微的妆点。他将脸颊轻轻贴在妻主温热的掌心,感受着那份掌心的温度,低声摩挲。

宁钰稷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轻声道:“去吧。”

“是。”雀奴应声,提袍起身,动作间衣袂飘动,优雅而从容。他走到门口,躬身给来人行礼:“见过林大人。”

这位林大人,是曾任礼部尚书的林大人的幼女。她曾是宁钰稷的伴读,如今亦官拜从三品,前途不可限量。林大人也回以温和的点头,称呼道:“公子。”

雀奴谦逊地回了一句“不敢”,随即合上门,悄然退至一扇精美的屏风之后,不愿打扰她们谈论朝事。

“陛下,您吩咐的事情,微臣已经查清,整理成折子呈上。”林大人将一本厚厚的折子放在案几上,动作间,眼神似有若无地瞥向屏风后隐约晃动的身影。

她自然知晓雀奴的真实身份。她的父亲曾与赵太傅是故交,与雀奴也算有些交情。见他如今落得这般境地,林大人心中不免涌起一丝唏嘘。这位帝王的心,究竟是冰冷还是炽热?她虽能摒弃人性的慈悲,却又实实在在地垂悯众生。

宁钰稷披上一件外衣,缓缓坐起身子,一头青丝如墨般倾泻而下。今日是休沐日,她原本打算一觉睡到申时。林大人拿起案边的一支紫玉钗,细心地为宁钰稷绾起长发,语气恭敬地说道:“查了半个月,绝不会出错。”

“嗯。”宁钰稷应了一声,目光落在折子上的一个个名字上,韩关湖……赵赫慕……她的声音淡然,“如今朝堂清明,天下也平和,替他们翻案,倒也容易。”

七年前,她初登基时,南方水患,北方干旱,天灾不断。南王年迈,交出了所有兵权,边关亦不太平。偏偏在此时,高氏一案爆发,牵连甚广。为了巩固江山,宁钰稷不得不狠下心肠,数十乃至数百人的性命,在她眼中,比不上天下万万百姓的福祉。

“是啊,也能洗刷他们身上的冤屈了。”林大人轻声感慨,唇边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其实微臣哪有这般本事,能在短短半个月内理清如此繁杂的卷宗。是家父在一旁协助,他老人家念叨着,他的那些老友,一生清白,总算能重见天日了。”

“嘣!啪!”一阵清脆的杯盏碎裂声,突然从屏风后响起。

宁钰稷合上折子,转头对林大人说道:“明日上朝再详谈,你先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林大人恭敬地行礼后,转身离去。

雀奴从屏风后走出,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嘶哑:“雀奴不慎打碎杯盏,求妻主恕罪!”

“雀奴,到朕跟前来。”宁钰稷的声音依旧温和。

雀奴乖顺地来到宁钰稷面前,脸色惨白如纸,身体忍不住地颤抖。他越是害怕,却越是靠近宁钰稷,几乎是倚靠着她。他低声说道:“雀奴明白,明白陛下的英明,明白陛下不可不为……可……”

“可雀奴无法控制自己不怨恨朕,对吗?”宁钰稷替他补全了未尽的话语。

满门抄斩,徒留他一人受尽折辱,这份恨意,如何能够轻易抹去?然而,宁钰稷是否后悔?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时光倒流,她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啊!”雀奴七年来的悲苦,化作断断续续的泪珠,滚落而下。他脸上写满了绝望与无助,痴痴地望着宁钰稷,似乎在寻求一个答案。他发出的声音,如同濒死动物的哀鸣,带着一丝绝锐:“陛下,雀奴该怎么办?雀奴该怎么办?!”

宁钰稷俯身,将他轻轻揽入怀中,动作异常轻柔。她再次问道:“翻案之后,朕会恢复你的身份。你可愿意嫁给朕,做朕的皇夫?”

雀奴的神态惶恐,不住地摇头,眼神中充满了抗拒。

或许是宁钰稷为他取的名字太过贴切,他就像一只无时无刻不在哀鸣的雀鸟,注定要被囚禁在金笼之中。而他又不愿化身为浴火重生的凤凰, so 宁钰稷也无法成为他栖息的梧桐。

翌日上朝,由林大人先行上奏,引出了为赵赫慕等人翻案之事。得到风声的朝臣们纷纷附议,高呼“陛下圣明!”

下朝后,宁钰稷并未返回永定宫,而是换上常服,悄然出宫,前往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