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新人初露锋芒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376更新时间:25/09/14 02:06:29

梁思枫第一次踏入云岭县文联的大门,内心有些忐忑。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与陈旧纸张的气息,与他想象中的文化艺术殿堂略有不同。接待他的是办公室主任翟恒,一位看起来颇为干练的中年人。

“欢迎新同事,小梁。”翟恒的笑容很官方,但语气还算温和。“我是翟恒,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

梁思枫赶紧上前一步,双手递上自己的名片,毕恭毕敬地说道:“翟主任您好,我是梁思枫,以后请您多多关照。”

翟恒接过名片,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嗯,小梁,好好熟悉一下环境。文联虽然被戏称为‘清水衙门’,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务必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您放心,翟主任,我一定努力工作,虚心向前辈们学习,把本职工作做好。”梁思枫连忙表态,他知道,初来乍到,留下一个好印象至关重要。

跟随翟恒走进办公室,梁思枫见到了未来的同事们。办公室里一共有五个人,除了翟恒,还有两位年近五十、头发日渐稀疏的男士,分别叫张春和朱文彬。一位年纪与他相仿的年轻姑娘,名叫巩凡凡,看起来活泼开朗。最后是一位四十多岁、气质温婉的大姐,周芳。

翟恒一一为大家做了介绍:“这位是新来的梁思枫,小梁年纪虽轻,但文笔相当不错,以后大家遇到文字方面的问题,可以多找他切磋。”

梁思枫急忙又与大家打了招呼,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个初学者,还需要向前辈们多多学习,并恳请大家日后多多指教。

新人的到来,无疑给这个相对沉闷的办公室注入了一丝活力。特别是周芳和巩凡凡,看到梁思枫这样一位年轻、精神、仪表堂堂的小伙子加入,脸上都绽放出喜悦的笑容。她们似乎终于摆脱了长期面对两位“油腻中年”的尴尬。

热心肠的周芳更是第一个打破了僵局,她上下打量了梁思枫一番,笑着问道:“小梁,有对象了吗?周姐这里可是有不少好资源,都是体制内的,我给你介绍一个?”

这个问题让梁思枫瞬间有些措手不及,脸颊微微泛红。他没想到刚上班第一天,就被如此热情地“关心”个人问题,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应。殊不知,在党政机关的圈子里,单身女性的数量早已泛滥成灾,而像梁思枫这样既年轻帅气,又拥有“铁饭碗”的优质单身男性,简直就是稀有动物,自然会成为大家争相“争夺”的对象。

梁思枫的工位被安排在了巩凡凡的对面,靠近门口的位置。这个位置,在翟恒看来,或许是为新人准备的“锻炼”之地,方便大家随时“监督”和指导,但在梁思枫看来,这显然是办公室里位置最不理想的角落,一眼就能被人瞧见。

上班的第一天,梁思枫显得有些拘谨。除了必要的生理需求,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翻阅着手中的资料,努力熟悉文联的各项工作流程和文化背景。

临近下班时,他的手机响了。是赵丹阳打来的。

“思枫,第一天上班感觉怎么样?还适应吧?”赵丹阳的声音带着一丝关切。

“赵叔,一切都好,您放心。”梁思枫回答道。

赵丹阳“嗯”了一声,接着又叮嘱道:“别忘了我跟你说的那件事,你找对象的事情,我包了。不管是谁给你介绍,你都给我一口回绝掉。过几天,她就去云岭县了。”

梁思枫听后,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两天,梁思枫逐渐适应了文联的工作节奏。他认真地学习文件,积极地与同事们交流,虽然话不多,但总是虚心请教。

上班的第三天早晨,办公室主任翟恒便给他安排了第一个正式的任务。“明天,郭书记要去参加县里的一个文艺工作座谈会,需要准备一份讲话材料。主题是如何讲好云岭故事。你抓紧时间起草一下。”

这是梁思枫到文联后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认真起来。

翟恒交代完任务后,巩凡凡便凑了过来,小声提醒道:“小梁,郭书记对材料的要求可严了,一是要有文采,二是要有干货。这稿子,不改个十几遍,估计是过不了关的。你最好做好通宵加班的准备。”

梁思枫听后,感激地看了巩凡凡一眼,她提供的信息无疑是非常宝贵的。他心里明白,“有文采”和“有干货”是这次任务的关键。

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陷入了沉思。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声音”的口号响彻全国,但真正能够将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巧妙融入,从而引起广泛共鸣的案例却并不多见。即便是某些城市因为某个事件突然爆红,能够抓住机遇,将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品牌,更是凤毛麟角。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梁思枫沉思了半个多小时,脑海中逐渐勾勒出清晰的思路。他敲击键盘,打出了一行醒目的标题:

【讲好云岭故事的关键——先讲好影响历史的云岭人故事】

他决定,开篇就为整篇发言材料定下基调。接着,第二段开始,他计划着重介绍云岭县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县城,发掘出几位能够代表地方精神和文化传承的历史名人,并非难事。

他构思着,要详细阐述如何深入挖掘这些人物的故事,比如组织当地作家协会的成员进行采风,创作具有吸引力的脚本,甚至可以邀请专业的纪录片团队进行拍摄,将这些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最后,再通过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以达到引流和传播的目的。

一个多小时后,一份洋洋洒洒近千字的发言材料便呈现在梁思枫的眼前。在列举历史名人的部分,他特意将父亲梁万里的名字也写入其中。他认为,在整个云岭县的历史上,能够为国家立下赫赫功勋的能有几人?单凭这一点,父亲就该在族谱上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儿子,如果不能将父亲的事迹广泛传播,那便是最大的不孝。

梁思枫又仔细地通读了两遍,对其中一些用词进行了精细的修改和润色。随后,他打印出这份材料,便起身去找翟恒交差。

翟恒接过材料,看到梁思枫这么快就完成了,脸上露出了些许诧异。“这么快就写完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红笔,开始审阅。

然而,越看,翟恒越是惊奇。他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修改的地方。作为在文联工作多年的“老笔杆”,他深知写材料的难度,尤其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写出这样一份既有深度又有文采的稿子,实属不易。

翟恒反复阅读了两遍,最终站起身,看向梁思枫,眼中充满了探究:“小梁,你跟我说实话,这材料……不是从网上抄的吧?”

梁思枫坦然地回答:“不是。”

“好!”翟恒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亢奋,“走,咱们一起去郭书记办公室汇报一下!”

翟恒走在前面,梁思枫紧随其后。来到书记办公室门口,翟恒轻轻敲了三下门。

“进来。”

郭东海的声音从里面传来。翟恒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书记,咱们文联可算是招来了一个宝贝!这小梁,非常有文采,这是他写的讲话材料。”说着,他将手中的稿子递给了郭东海。

郭东海接过材料,目光在翟恒脸上停留了片刻,问道:“翟主任,这是你改完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