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疑是故人来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963更新时间:25/09/14 02:06:29

“简直就像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呵呵。”沈璎的一双秋水般的眼眸中带着几分调侃,目光在郭东海身上逡巡。

郭东海原本悬着的心,听到这话,终于落了地。他干笑一声,连忙谦虚道:“沈部长过誉了,都是年轻人的一点心意。”

沈璎掩口轻笑,一双精致的眉眼弯成月牙:“这倒是真的。听说是单位上的年轻同志们出的主意,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后生可畏啊!”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你们这个方案,构思巧妙,内容详实,我看大有可为。”

闻言,梁思枫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浑身上下的血液仿佛都在欢腾雀跃。这是他来到文联的第一个重要任务,竟然能得到县领导如此高度的评价,他怎能不激动?他多么希望此刻郭东海能够说一句,这方案是他梁思枫亲手所著。从那篇发言稿,到眼前的这份方案,几乎都是他一人之力完成的。

然而,他并不知道,郭东海之所以让他一同参加会议,仅仅是为了在沈璎提问时,能有人随时解答,以防他和张辉措手不及。沈璎的目光,也并没有过多停留在他身上,只是在与梁思枫目光交错的瞬间,似乎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

事实上,沈璎此次前来调研,仅仅是个幌子。她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亲自会一会梁思枫。

沈璎拿起那份方案,仔细翻阅着,随后说道:“我会将这份方案带回常委会,请各位领导审阅。依我看,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项目启动,宣传部将牵头负责,届时可能需要从你们文联抽调人手,希望郭主席能够多多支持。”

郭东海闻言,微微一愣。他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沈部长放心,我们文联都是一群笔杆子,定能胜任这份工作。”他心里清楚,搞出这个方案的初衷,便是为了争取发展资金,他可不想这到手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溜走。

“不过,这次的牵头单位,还是宣传部为主。”沈璎的声音不容置疑,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毕竟,项目启动后,还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

座谈会就此结束,沈璎旋即起身告辞。

望着沈璎离去的背影,郭东海脸上写满了难以掩饰的失望。文联,终究只是一个清水衙门,在权力格局中,话语权微乎其微,不被重视是常态。算了,反正自己也快到点了,不再与人争抢什么了。

他将张辉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今天的调研会你也参加了,应该听出来了吧?”郭东海语气沉稳,“宣传部很可能会抽调一个人去协助他们工作,这对你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张辉闻言,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可是,那个方案是梁思枫写的,让我去……合适吗?”

“我又没跟沈部长说过,方案具体是谁写的。”郭东海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早知道沈部长不怎么提问,就不该让梁思枫一起过来参会的。”他转而叮嘱道:“你回去后,把这份方案仔细研读一遍,最好能背下来。里面提到的人物,你也可以从网上查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平事迹。”他拍了拍张辉的肩膀,“这对你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张辉听后,顿时喜上眉梢。他早就厌倦了在文联这个冷清的衙门里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的日子,更受不了身处体制内鄙视链最底端的尴尬境地。宣传部,那可是更广阔的天地!“谢谢郭书记给我这次机会,我张辉感激不尽,永世不忘!”

郭东海“嗯”了一声,叮嘱道:“不过,这事还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你切不可张扬出去。”

“您放心,郭书记。对了,今晚我父亲想请您一起吃顿饭,好久不见了,我选个好地方。”张辉殷勤地提议道。

“可以。”郭东海欣然应允。他和张辉的父亲张伯清是大学校友,私下关系一直不错。

另一边,梁思枫下了班,回到自己租住的小屋,一头栽倒在床上,用力地给了身下的被子一拳。

才到单位一周,他就深刻体会到了体制内的险恶。那些“肥肉”,似乎每个人都想上来咬一口,哪怕这块肉是你辛辛苦苦弄来的,可若没有扎实的人脉关系,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在一旁享用。

但愤怒于事无补。梁思枫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坐到书桌前,开始撰写他父亲梁万里的生平事迹。沈部长既然要推进这件事,肯定需要组织采写一批先进人物的事迹。而父亲的事情,除了他,没人比他更清楚了。趁着现在有时间,他得赶紧动笔。

第二天上班,梁思枫依旧如常,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喜怒不形于色,这在体制内,已是最基本的要求。

周五下午,高中同学的微信群突然冒出来一条新消息。“各位老同学们,今晚有没有空?大家出来聚一聚呗,就在云岭宾馆,能来的吱一声。”

发消息的是郑建国,他是梁思枫高中同学里家境最殷实的,父亲在银行担任主任职务。

群里立刻有人响应。郑建国随即@了梁思枫,问道:“思枫,听说你也回云岭了,一定要来啊!”

难得有和同学们聚会的机会,梁思枫回复了一个“好”字。

云岭县城并不大,下了班,他步行约十分钟便来到了云岭宾馆。不少同学都已到场。

见到梁思枫,郑建国热情地打招呼:“思枫,恭喜你‘上岸’,考上了文联,真不错。”

梁思枫听后,微微有些愕然。他没想到,郑建国的消息竟然如此灵通。

一旁的李静笑着补充道:“郑建国这次考上了教育局,这可是个‘肥差’!以后大家的孩子上学,说不定郑建国还能帮上忙呢。”

经过一周的适应,郑建国已经完全适应了体制内的角色,他带着几分傲然,口中却说着:“为大家服务嘛。”

教育局,这可是比文联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的单位。在同学们的纷纷祝贺声中,原本就备受瞩目的郑建国,此刻更是显得光彩照人。

梁思枫打量着李静等几位女同学,几乎认不出来了。女大十八变,如今个个都出落得亭亭玉立,经过一番精心打扮,换上时尚的衣裳,与高中时的青涩模样判若两人。

见大多数同学都已到齐,大家也开始收起了扑克牌,准备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