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权臣喋血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49更新时间:25/09/14 02:06:38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陆山兀自吟咏着,眼中却流露出冷漠的疏离。事态平息,他却连一丝问候的言语都未曾施舍给那人,此刻的他,心如磐石,早与那人离心离德。
“陆山,你这等忘恩负义之人,何以为国效力?”陆山暗自忖度,眼神愈发决绝。看来,他必须速速了结手中要务,以免夜长梦多,徒生变故。
陆山长长地舒了口气,心头已然勾勒出一幅蓝图。待自己登临九五之尊,这满朝的碍眼之徒,一个不留!即使是此刻在他面前,笑得如此灿烂的裴鹄与谢黄陵,也难逃此劫。
“二位大人,何事如此开心?不妨说来听听,本侯也能与二位同乐一番。”陆山皮笑肉不笑,言语间透着一股阴森的寒意。
裴鹄得意洋洋地拱手道:“无他,下官幸得皇恩,与谢兄略作寒暄罢了。”
“皇恩?裴大人此言差矣。”陆山言语讥讽,尖刻道,“虞元德前车之鉴,尚在眼前,那颗脑袋瓜子,就连户部侍郎何问天都不愿接的烫手山芋,你竟当作美事?莫非你糊涂了,还是我陆某人眼花了?”
裴鹄闻言,不仅不恼,反而火上浇油:“莫非陆大人昨夜被那恶鬼缠身,高烧不退,脑子也烧坏了?虞大人丢了性命,可非是因为担任户部尚书之职。俗话说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陆大人,您这脖子,究竟是招惹了什么,引来了恶鬼啃咬?”
陆山听得浑身哆嗦,胸口剧痛,脖颈上的伤口仿佛被扯动,一阵撕裂般的疼痛让他龇牙咧嘴,一张脸憋得通红。
“听说虞双儿中了剧毒,尸骨化为一摊污血,反滋养了陆大人府邸的草木。不知夜深人静之时,她的冤魂是否会前来游荡?啧,想想董段明父子,下官真是为陆大人捏一把汗啊。”裴鹄啧啧嘴,那带着死亡气息的眼神和言语,让陆山毛骨悚然。
“不必费心!”陆山强忍剧痛,声嘶力竭地厉声道,“人死如灯灭,哪来的什么冤魂野鬼?”
“那可未必。”裴鹄继续火上浇油,“还有,听说陆公子右臂已断,双腿尽失,五脏六腑皆已损毁,不知是否还活着?还有陆小姐,年方二八,竟得了失心疯,唉……陆大人,您究竟是造了何等滔天的罪孽,才会招来这般灭顶之灾啊?”
“你……你给我闭嘴!”陆山再也按捺不住,歇斯底里地咆哮起来。伤口被这番激动牵扯得愈发疼痛,鲜血淋漓,让他头晕目眩,几乎要跌倒在地。
就在这时,顾鹤眠匆匆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住了他。
“陆大人息怒,下官一片好心,未曾想惹大人动怒。都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大人可千万要牢记在心。”裴鹄故作一本正经地劝道,“何况,陆大人遭遇此等邪恶劫难,恐怕陛下和太子日后都会有所忌惮,不敢与陆大人和陆皇后亲近了……”
谢黄陵在一旁忍俊不禁,连连点头附和:“确是如此,我等皆知趋吉避凶。陆大人,您确定伤口清理干净了?万一还有余毒,您这……唉,世事难料啊……”
陆山脑海中浮现出那具面目全非、早已腐烂的女尸,想到自己或许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脸色顿时惨白如纸。“你们……你们竟敢诅咒我?”
“罢了,既然陆大人不领情,咱们也不必在此浪费口舌了。”谢黄陵说着,一把拉住裴鹄,“裴兄,咱们赶紧走,别沾染了晦气,夜里被鬼啃了脖子。”说着,两人仿佛被鬼追一般,急匆匆地离去。
顾鹤眠闻言,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松开了搀扶陆山的手。
“你、你们……哎哟……”陆山气得几乎要吐血,但脖颈处的剧痛让他不得不忍气吞声。
顾鹤眠缓过神来,仍是咬牙搀扶着陆山,将他送上轿子。
临行前,顾鹤眠心事重重地开口道:“国舅,裴鹄所言,并非全无道理。皇家规矩森严,您觉得陛下和太子会不会因此而疏远您?”
“你给我闭嘴!没人把你当哑巴!”陆山几乎要被气疯了。
两人低低的对话,随风飘入前方裴鹄和谢黄陵的耳中。他们相视一笑,心中明白,离间陆山与崇灵帝父子的关系,正是他们此番行动的关键。否则,想要扳倒根基深厚的陆氏一族,将难上加难。
“赵元帅刚刚离开时,给了我这个。”谢黄陵将手中紧握的纸卷递给了裴鹄。
裴鹄展开纸卷,迅速浏览了一遍,随即将其放入嘴中嚼碎,吐入锦帕之中,妥善收好。“三更议事,必是事关重大,咱们须得小心行事,悄悄跟上。”
“嗯。裴鹄,如今陆家以军饷粮草短缺为由,罢兵避战。你身兼户部尚书之职,该如何筹措军需?若不能及时供给,岂不是给了陆山弹劾你贻误战事的口实?”谢黄陵为裴鹄担忧道。
“正因如此,我必须尽快查实陆家暗中中饱私囊的证据。我身在户部,办案多有不便,不如借此机会,顺藤摸瓜,一网打尽。”裴鹄反而安慰谢黄陵道,“谢兄不必为我忧心。如今国舅府上鸡犬不宁,想必他心神大乱之下,定会露出破绽。况且,赵元帅和韩尚书约你我议事,他们或许另有良策,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谢黄陵点了点头,叹息道:“昏君无能,奸臣当道,只苦了天下黎民百姓。做这般窝囊官,还不如回家耕田种地来得舒心自在。”
“乾坤未定,终有云开雾散之时。”裴鹄望着宫道上空聚散的白云,语气坚定地回应道。
次日,裴鹄“秉公办事”,仔细查验了“竹鱼”的户籍底细,并将文书送往东宫,呈报给了太子朱书凯。这份文书,裴鹄更是反复核查了数遍,确保万无一失。除了竹鱼的姓名、年龄、性别、婚配等基本信息外,籍贯被填为赵七叔之名,家庭成员、家产等也做了妥善安排。
朱书凯对此事极为重视,竟然派遣贴身宦官,亲赴赵七叔的家乡,按照户籍文书上的记载进行实地核查。
两日后,朱书凯派人将裴鹄宣至太子府。同在太子府的,还有高崭、张砚清以及顾鹤眠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