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圣旨如风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41更新时间:25/09/14 02:06:45
紫禁城内,太监尖细的嗓音一遍遍回荡,仿佛要把宫墙都震碎。一道道金黄色的圣旨,如同沉甸甸的铁链,套牢了朝堂上的一众臣子。他们一个个垂首跪地,接受着那新授予的官职。原本稀疏的官位,此刻像是被施了魔法般,瞬间多了许多身影。就连那原本不起眼的陈少阳,也幸运地被顶替进了工部,成了其中一名主事。而他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充当工部与如日中天的大兴书局之间的桥梁。这下好了,陈少阳依旧能光明正大地在书局这边做事了,只是名头换了一个。
第一个太监的嗓音已经嘶哑得不成样子,他终于念完那长得有些离谱的圣旨。紧接着,另一位太监接过圣旨,声音依旧洪亮,开始宣读封赏的旨意。
“第一道圣旨,赐予苏芊芊郡主封号,慧敏郡主!食邑一整个府!圣旨曰:苏县主携苏秋绵,开创大兴书局,为我皇朝学子呕心沥血,使万千读书人从中受益,更让寻常百姓得享便利……”
封赏的词句如同潮水般涌来,一句句的嘉奖,都落在了苏芊芊和苏秋绵的身上。郡主之位,食邑一府,这意味着这一个府的税收,将源源不断地流入苏芊芊的荷包,她只需按照朝廷的规矩,上交一部分,便可坐享其成,更别提那丰厚的郡主俸禄了。而苏秋绵,则被封为大兴书局局长,这是一个全新的官职,正是出自苏芊芊之手。他的职责,便是统管整个书局的运作。这对兄妹俩的封赏,何其丰厚!在场的官员,不少人眼中都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紧随其后,大兴书院的陈山长也得到了封赏,他的官职比以往更高,被冠以“院长”之名,成为了大兴书院的首任院长。
一场盛大的封赏仪式过后,紧随而来的,又是一道冰冷的圣旨。这次的旨意,如同寒冬的北风,席卷了闵大人的府邸。闵大人的家被当即查封,汪书林的家也难逃此劫。闵大人一家,尽数被打入大牢,而汪书林全家,则被勒令遣返回乡,并且三代之内,不得为官。至于闵大人一家的罪状,朝廷表示将进一步审理。
从昏迷中醒来的闵大人,第一时间接到的便是这道如同晴天霹雳般的圣旨。“苍天啊!为何要亡我!”闵大公子望着这宣旨的太监,心中一片茫然。昨日,他还在为自己与陆飞雁公主的婚事筹谋,今日,他竟已沦为阶下囚。今晨,他才得知公主竟然爬上了拔拓皇子的床。他当时还在想,定然是皇子那高大的身躯,强迫了公主。就在他斟酌着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公主时,圣旨已如期而至。
当闵大公子被押送往大理寺的大牢时,马车经过顾氏如今居住的小院。他忍不住探长了脖子,想要看一眼顾氏和自己的孩子,然而,院门却紧紧地闭合着,一丝缝隙也未曾漏出。
一同被押解的闵尚书,此刻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庆幸。将顾氏休弃,或许反而保全了闵家的一点血脉。他被推进牢房的那一刻,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顾氏进宫,正是为了皇上要保全顾家,才让她与自己和离。而他,却为了那一时的利益,未能洞悉这一切。如今才明白,若顾氏仍在府中,或许一家人的性命尚能保全,顶多是不能为官罢了。而眼下,他自己,他的妻子,两个儿子,以及那些庶出的子女,都将身陷囹圄。他只能寄希望于顾氏,能够善待他年幼的孙儿。
几乎是与此同时,苏芊芊一家正在书局,恭迎王公公亲自送来的圣旨和赏赐。听着王公公那略显沙哑的嗓音,苏芊芊心中暗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鸭嗓’啊!”对于再次被晋封为郡主,苏芊芊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兴奋。她向来宣旨的王公公奉上厚重的礼品后,便与苏秋绵一同,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书院那边,陈山长也收到了圣旨,升任院长。自此,大兴书院彻底成为了全皇朝的焦点。尤其是那些来自邻国的学子们,纷纷提笔写信,将这里的盛况告知各自的国家。
当夜,北茗华与苏芊芊结束了“运动”,他搂着怀里疲惫的小人儿,打趣道:“郡主娘子,你的爵位是越来越高了,我也跟着水涨船高了。日后还得娘子养活我呢。我倒是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该辞了这相位,回家吃软饭了。”
苏芊芊累得连翻个白眼都提不起力气。“这家伙,明明是个柔弱的书生,怎么就这么能折腾人?”
北茗华:“……” 柔弱?娘子,是我刚才表现不好,让你觉得我太弱了吗?
仿佛是为了证明什么,北茗华再次翻身上马,准备二次“耕耘”。然而,却被苏芊芊伸出手抵住了胸膛,她有气无力地说道:“相爷,不要了。”
北茗华低头,在她额头上盖了一个章:“乖,你躺着就好。你不是说过,女人说不要,就是还要的意思吗?娘子的需求,为夫怎么敢不答应?”
苏芊芊一愣,瞪大了眼睛还没来得及反驳,身下的“船”便再次入港。又一次的折腾,让苏芊芊第二天彻底起不来床。
京城一片祥和,而远在苏家村,却已是乱成一团。近来,梁氏的病情日益加重。起初,苏璇还能每日抱着她到屋外晒晒太阳,看看村中的山水,看看对面山头上的儿子。然而,今晨,苏璇却发现梁氏已然神志不清。人虽然还活着,但却像失去了灵魂一般。
自回到苏家村后,苏璇就在这间屋子里铺了两个床,他的床紧紧地挨着梁氏的床。他不敢睡梁氏的床,他说自己不配,但他却想尽力照顾好梁氏。从回来那天起,梁氏的一切大小事务,都由他亲力亲为,为她洗脸,为她擦澡,为她更换衣物,甚至包括如厕。梁氏抗拒,他就温言哄劝。梁氏哭泣,他就紧紧抱着,一遍遍说着“对不起”。梁氏渐渐习惯了他的陪伴,目光也开始追随着他。